分布式发电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分析

2022-07-07 12:42费云婷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继电保护分布式发电

费云婷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青阳县供电公司 安徽省池州市 242800)

在经济带动下,工业技术快速发展,能源危机全球化趋势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燃料的短缺情况加剧,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新时期,可再生资源技术应用广泛。面对电力紧张局面,以可再生能源为能量稳定性较高的分布式发电,备受业界关注。相较于集中式发电,这种新形态发电技术投入低,同时运用方式灵活,发展前景广阔。当前分布式发电技术,融合了风能、光伏发电优势,已成为流行趋势。基于此,文本将对分布式发电影响细致剖析,并得出分布式发电的发展策略。

1 分布式发电的实现原理

分布式发电兴起时间晚,属于先进的理念,相较于集中式供电,这种供电形式会更贴合用户需求。分布式发电,主要采取分布设置方式,即在用户数区域内完成优质电源的安装,同时调控好发电的容量,借助容量调节,对指定区域内的用户提供满意用电服务,将其作为集中式发电补充。实践证明,这种发电形态意义显著,值得大面积推广。分布式发电的实现,需掌握用户实际需求,在用电需求深层次剖析和综合评估基础上,尝试采用灵活用电设计,确保分布式发电效果理想,提高供电针对性。研究发现,发电运行模式中,主要形态有两种,一种是并网;还有一种是孤网。孤网模式较为特殊,总体特征是与其他电网不连接,这是其显著特征,从性质上来看,孤网属于自治系统(分布式发电的),同时匹配度较高,可实现需求有效调整,应用水平理想。而并网模式,实质是依托完整的并联手段,将电网框架重新梳理,完成电网负荷调节,可确保用电高峰期内,电网供电的持续稳定。研究发现,当前供电形式较固定,依托的手段为集中电网系统,随着社会化程度提升,电力需求与日俱增。在这样趋势中传统的发电方式,造成发电水平较低,无法达到现代化发展的用电供给要求,基于此,加强发电方式研究,合理控制能源消耗,优质提升电能质量,是现代社会讨论重点。为了改善现状,分布式发电以其优势脱颖而出,在新的供电模式保障下,可实现长远距离运输,借助合理机制维护,保障随时随地发电,在此前提下,科学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噪音、辐射等,提高电网应用水平。

图1:分布式发电系统结构

2 分布式发电技术分析

2.1 燃料电池发电

通过系统分析可知,燃料电池发电属分布式发电基本形态,具体工作思路是将燃料电池作为持续发电的能源,这种技术手段,是存储设备的积极创新,借助化学反应,可优质达成化学能转化,促使电能的生成。燃料电池密度高,除了阴极和阳极部分,还囊括了众多电解质,其原理的实现主要为化学反应下,借助科学手段,将电子转化成离子,在综合措施保障下,确保电池持续发电。想要持续发电,不断的供应催化剂是连锁反应基础性保障,综合下来成本较低,适用于特定行业。燃料电池发电效率并不是固定值,其实就是能量转换效率,用公式表示为:输出电能/输人能量×100%。

2.2 风能发电

风力发电应用优势强,主要是将风能转化,该技术应用成本较低,同时低耗能的特点鲜明,推广效益极高。风能是可再生资源,借助技术手段将其转化,可有效提高环境效益,满足节能环保需求。现阶段,风力发电推广范围大,属于重要发电形式。风力发电技术要求高,主要有并网和离网不同方式。考虑到自然风的影响,所以风能发电技术还是比较依赖于并网形态。并网型系统,即在发电厂中借助多个性能稳定的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在其共同作用下构成风场,这样就可以凭借制作的风力,促使桨叶转动,不断积累动能,同时将积累的动力势能转化,最终得到稳定的电能。总而言之,风力发电技术要求高,并网技术是其重要依托,不容忽视。

在风能发电技术使用中,想要全面掌握风电场情况,就要搭建详尽的风速模型,其模型的修正公式如下:

2.3 光伏电池发电

最近几年,在科技的引领下,光伏电池使用面较广,渗透领域增多。光伏电池发电技术是新型发电技术的代表,应用价值较高。其技术原理简单,主要是将太阳能转化,在科学路径中将太阳能升级为电能,经实践论证,这种手段较贴合低碳环保理念,可以成为电力系统优质打造的主流能源。在分布式发电中,想要达到理想转化率,避免发电资源的浪费,需借单晶硅等半导体,在严谨的技术线路指引下,实施优质电能的转化。光伏电池发电除了供电稳定,采用优质新能源外,还可实现优质存储,白天的太阳能可通过科学路径存储,到晚上再使用,这样的技术实现方式,提高了资源利用便捷度,电力资源利用率也大幅增长,减少了浪费的情况。光伏电池发电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光伏电池发电系统

分布式发电灵活性高。应用期间,分布式发电重要节点的设置较为分散,各个区域范围规模小,所以灾害事故不易显现,比传统发电系统,可靠性、保障性更强。分布式发电兼容性好,具有高经济性特点,在实施分布式发电阶段,想要保障效果,需充分参照用户需求,在此前提下进行供电区域设置。分布式发电,可以确保小的电力传输距离,这样在电力传输中消耗问题会有所缓解。再加上,发电阶段占据空间小,投资也比较少,可节约建设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实现供电效益最大化。

3 分布式发电的影响

3.1 对网架电压的影响

经研究发现,分布式电源接入后,会增强配电网的供给能力,影响电力系统的应用。分布式发电的技术渗透,会转变电力系统结构,使之出现一定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电力方向和大小上,其中网架电压影响较突出。随着分布式发电源的加入,会促使电压的增大。传统网架控制电压,想要维持稳定性,只需通过简单操作即可。但接入分布式发电源后,网架电压波动会相对明显,导致控制难度升级。

(1)影响接入回路。分布式发电接入多,意味着容量会变大,从而造成网架电压影响变大。

(2)在网架节点接入时,需高度关注节点用户情况,因为节点用户用电情况不出意外会被限制,再加上节点分布广,所以影响程度难估算。一般情况下,受法拉第效应作用,会促使首端电压抬升(主要线路的),所以接入分布式发电时,需辅助相应的措施,维持电压的稳定。

由此可以看出,在实操阶段,需精细控制各项要素。不仅容量控制手段要强,避免其对电压分布影响,弱化其影响效果,还要重视接入位置的影响范围。事实证明,接入位置的不同,也会改变影响程度,这一点毋庸置疑。使用期间,为了强化应用效果,不断缩小影响面,就需实施动态化管理,降低对网架电压的影响。如果分布式电源电压,受到了用户的限制,为了电压的后续稳定,需实施针对性调节,合理思路是利用节点去调节电压,提高电压维稳效果。总而言之,分布式电源的存在,会优化电网性能,同时也会造成电网波动,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般常规接入后,会在DG呈现正常数值的有效性前提下,减少无功功率。

3.2 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以往配电系统中,倘若有隐患出现,短路电流将会呈现出单一流向形态,从电源流向故障区。配电系统较为特殊,主要为放射状结构,在实际作用期间,可提高电力运行质量,提高操作简单性,同时加强电流保护经济性。但接入分布式电源后,该配电系统结构将会呈现不同变化,覆盖整体电源同时,形成网状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可充分连接电源与用户,组建完整的体系,引起潮流特征变化。基于此,可总结出在继电保护中,分布式发电的影响。

(1)DG运用过程中,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会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失衡,安全保护功效失去,丢失掉了应有效果。主要源于DG在运行时,会诱发故障电流,受到故障电流影响,会不断弱化流经馈线继电器电流,使其流量大幅减小,在此前提下,造成继电保护失效,为电网运行埋下隐患。

(2)通常情况下,DG接到电力系统后(特指配电网中),可能会形成误操作。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加剧馈线周边的故障情况,接连造成误跳闸。针对上述情况,如果想提升故障水平,维护好系统性能,则需要升级开关设备,提高开关运用能力。

通过研究发现,在发电厂电力系统中,形成的二次回路作用显著,其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将关联着继电保护性能,同时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现实中二次回路隐患排查需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可知,出现二次回路故障,就会诱发继电保护隐患,系统将会丧失灵敏性,同时无法敏锐捕捉系统运行信息,第一时间掌握电压情况等。长期处于这样环境中,也就无法判断系统危险,分布式电源接入后,易出现拒动或误动问题,从而影响系统运行。现实应用中,为了确保分布式发电应用稳定,需对继电保护运行机理实施周密分析,同时完成故障统计,针对二次回路落实好全面的故障排查,在此基础上,维护电力系统稳定。图3为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组成情况。

图3: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组成

通过对图3的观察,可知继电保护为此回路由多种元件构成,而不同元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各个元件的功能,如同时充分发挥,则会使继电保护运行。

3.3 对电能质量影响

分布式发电应用,除了对继电保护、网架电压存在影响外,还会影响电能质量。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非常关键,是有效的参考依据,囊括了电压质量、电流等内容,同时还会诱发用电质量问题。首先影响电压波动的诱因是在大型分布式发电运行阶段,分布式发电电压控制设备会彼此干扰,促使电压非常不稳。其次是谐波污染。现实应用中,整流电路技术应用,以及优质的逆变电路技术开展,需匹配大量的设备,例如:整流器、调压装置等。这些设备的共同使用,会形成谐波产生源,影响电压的平稳。通常情况下,谐波会弱化电网保护,随着转换器的数量加设,会不断降低谐波影响,进而让电能质量下滑。此外,电压闪变问题会变多,在分布式电源影响下,导致输出功率变化。

4 分布式发电保护技术

通过上面影响分析可知,分布式电源使用后,会形成诸多方面的影响,降低固有系统的稳定性。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提高供电系统的效率,需充分运用分布式发电配套的保护技术,优化分布式发电应用成果,提高技术的应用价值。具体措施如下。

4.1 运用三段式电流

现实中,开展三段式电流保护方案,可从源头实现瞬时电流速断保护,避免设备性能下降,通过对瞬时电流速断各项参数的调整,特别是速度的控制,完成相关的定时保护,提高保护的有效性,消除电网应用隐患。同时,运用三段式电流,还可以保护储能电池,结合配电网络情况,进行优质配电运转保护。在各种保护机制下,解决系统故障问题,利用瞬时动作拦截,提高系统利用率,确保故障拦截成功。需要注意的是:现在这种方案之下,虽可以实现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但却很难实现全部线路综合保护,在其应用中需搭配其他技术手段。

4.2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除了采用三段式电流外,还可以借鉴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思路。反时限过的电流保护,应用效果较佳,值得合理的推广。实践中,这种方法运用能够兼顾故障解除,提高故障解决实效性,进而优化分布式发电方案,提高方案合理性。主要工作原理在于:保护工作启动,可确保闸装置自动重合,在此基础上,营造完整供配电系统,进而满足用户需求。

4.3 及时切除线路故障

想要实施精准的分布式发电保护,还要做好线路故障切除,提高供配电系统效率。当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的输送,基于此,分布式发电方式运用,可强化供配电保障工作,降低故障工作负面影响。在不同的母线中,一旦形成其他故障时,需确保独立供电的理想化程度,既能够在特定线路中,运用高效手段,将故障线路切除。与此同时,通过降低瞬时电压,完成优质的故障切断,加强与电网主网中各项指标和服务的反孤单策略。在系统运行期间,防止电力孤岛的发生,确保电力系统自动并且有效解列,形成稳定的电网运转保护,确保平稳与安全。

4.4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在科技的引领下,智能变电站技术作用空前,呈现出较强优势。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后,会造成电力系统紊乱问题,除了及时切除线路故障,采取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外,还要发挥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作用。站在实用功能的角度,现实中的智能变电站,其中间隔层作用显著,主要利用计量、测控等,直接操控一次设备,从而高效、全面收集信号,在此基础上,把相关信息传输,让信息抵达站控层,这样便可以进行严密保护。实践环节中,为了强化保护效果,需采用“直采直跳”实时保护。研究发现,“直采直跳”这种模式带来的效果十分理想,作为可靠的继电保护模式,实用性、可靠性较强。在该模式实施期间,光缆负责采集信号,这是中心模块,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同时将信号传输出去,确保电网的稳定,而智能终端采用的是控制电缆,这样可以有效消除分布式电源带来的风险,提高供电质量的同时,保障分布式电源实际应用效果,增强用电可靠性。“直采直跳”保护系统原理图,如图4所示。

图4:“直采直跳”保护系统原理图

5 技术应用优势分析

结合现实可知,分布式发电优势较强。首选,实际应用中,分布式发电适应性强,可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完成高效、平稳发电,作为集中供电有偿补充,可确保整个供电阶段的平稳性,从源头规避传统供电弊端,弥补集中供电的不足,减少电力瘫痪的隐患。其次,分布式供电不仅高效,而且安全性极佳。通过实践证明,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会提升诸多的便利性,在分布式发电保障下,可提高电网可靠性,实现优质、平稳供电,降低用电中断可能性。分布式发电环保型特点鲜明,比较贴合新时期要求,在能源紧缺今天,分布式发电值得推广。研究发现,应用太阳能、风能,可降低能源能耗,从源头依托科学路径实现生态环保。在电能输送过程中,分布式发电实现,需借助低压输电线路,运用这样的路径,可降低电磁污染,从而强有力保护生态,防止周围植物被破坏。在新的供电模式保障下,可实现长远距离运输,保障电力随时随地发电,提高电网应用水平,科学节约土地资源,同时实现减少噪音、辐射等效果。

6 结论

综上所述,在经济强势发展中,电网的负荷增加,基于此分布式发电迎来了高效发展时期,分布式发电应用可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电网运行速率,但与此同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是较难估量的。为此,需加大研究力度,实现分布式发电合理设计,推动电力行业可持续。

猜你喜欢
继电保护分布式发电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措施
摇晃发电小圆球
摩擦发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几点探讨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维协同仿真研究
西门子 分布式I/O Simatic ET 200AL
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