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人文发展战略路径研究

2022-07-07 03:09潘光繁
贵州民族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贵州省文化遗产物质

潘光繁

(西北大学 科学史高等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127;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贵州·贵阳 550004)

2003 年10月1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32届大会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获得了官方给予的权威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贵州山地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根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以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深入交叉与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数字人文,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令人不可忽视的强大的研究力量。以数字科技推动人文学科为发展路径,实施数字人文发展战略,促进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突破传承困境,是推动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此举对赓续贵州山地文脉,乃至弘扬中华民族团结精神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提出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人文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实现“植根千年文化,拥抱数字时代,走入千家万户,非遗的传承保护迎来了更大的机遇,也必将为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贵州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居住的美丽家园孕育出了魅力无穷、含义深远、体量庞大、地域广阔、种类繁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其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归为同一个门类,这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上述十大门类。据统计,截至2021年6月10日,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有99项159处,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布在贵州省内9个市(州),其中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三个自治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占到全省的68%,在三个自治州中,黔东南州所占的比重最大,高达49.2%,如下图所示。

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空间分布图

上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遍布在贵州大地之上、根植于民族聚居区、传承于民族古村落,其集中地体现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厚重性和民族性,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所在,在贵州文化兴省和文化兴旅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发展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呈现出来的往往是一种动态和活态的过程,其传播途径则主要是以人为载体,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达到传播的目的,实现其内容和形式的代际传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贵州各种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向发达省份,导致贵州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劳务输出大省。贵州“大量青壮年纷纷外出,直接导致了农村精英(包括文化传承者)外流,农村出现了‘空心化’发展趋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广大农村这种“空心化”现象对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极为不利,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生依附于人,并且离开了人就不复存在。而物质文化遗产在形成后则不依附于人,以其有形的状态独立存在。从这一点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天然的‘以人为本’的属性”。就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群体而言,从年龄上看,老年人居多,而可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轻人绝大多数已外出务工。随着年长者的不断离世,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上出现断层。农村“空心化”的出现,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传承、发展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土壤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彻底性改变,导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上出现后继无人的困境,使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走向衰落和失传的境地。

挑战与机遇共存。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前所未有,从国家层面进行立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保护与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对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目的是为弘扬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可行路径,此举就促进贵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言,将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非凡的意义。面对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我们采用何种方法、运用什么技术手段,才能让其得到有效发展,这是一件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事情。对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数字人文发展战略,是解决当前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困境走向发展的重要路径。对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不仅让贵州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同时对寻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都能提供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生生不息的民族凝聚力。

二、通过数字人文催生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格局

数字人文源于人文计算,数字人文是计算机科学和人文学科进行高度交叉、融汇的学科,它的本质是将数字理念和数字技术充分地应用在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中,然后再通过对图像、文字、声音、文本等相关信息进行数字化,在数据整合和数据挖掘之后,形成一种新研究范式和新展示模式的方法。近年来,随着数字人文理念和数字人文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作为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数字人文充满着生机蓬勃的活力,科技和人文的结合,为数字人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数字与人文的融合,让两者相互促进,数字人文为传统人文研究提供了跨学科的研究范式,同时人文精神又不断引领数字技术的发展方向。

2022 年1月26日,国务院公开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打造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品牌。加快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推动景区、博物馆等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和旅游品牌。”就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而言,我们应以此次国家对贵州实施的政策优势为契机,通过数字人文技术手段,催生出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格局,为解除当前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发展上面临的危机和压力,提供切实可行的新路径。

就传统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以文字、图片为展示平台,由于展示平台形式单一,缺乏全方位描述和立体式呈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智能传递和信息瞬息万变的当下,很难达到传承的效果。贵州省应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各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融合,形成系统、完整的基础数据。在建设具体的数据库时,要从源头上,提高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平台的准入门槛和对接标准,在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过程中,应筛掉不良数据和劣势数据,确保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质量高标准呈现。“数字人文视野的长处即在于通过巨量史料的计算,可立即带给研究者巨观的数据结构线索,研究者可从数据线索中快速掌握巨量史料里的重要文献,进行精读与辨析,最后再结合数据结构线索去进行验证、修正。”因此,要实现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范式的转变,其前提是必须要熟悉掌握计算机科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者之间的对接之处和内在联系。当前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机构之间,数字壁垒现象尤为突出,这种现象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建立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平台的直接指向是为了加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让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发展上走出原有的信息孤岛,从而达到数据信息共享的目的,实现破解数字壁垒的初衷。

推动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单靠个体的力量必然势单力薄,要使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发展,就必须整合政府职能部门、非遗传承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企业及公众等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上述资源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过程中,无论是著录、采集、存储还是交换,都必须做到统一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严的技术规范、高的标准要求,推动数字平台高质量转化,实现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共享与共用,不断丰富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的功能体系。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智能+”传承,不仅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牵头领导,还需要社会各种优势资源的互通有无,在优势互补中,才能合力、有序地打造出优质、高效的数字平台,从而不断催生出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格局。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发展,日趋成熟的数字技术被运用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迅速、快捷、即时等优势尤为明显。新时代不仅造就数字化,还呼唤数字化,就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而言,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可以催生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格局。通过数字人文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处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分析的优势,促进蕴含传统文化基因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代表现代科技的数字技术顺利实现深度融合,可为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新的机遇,使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活起来的文化需求。

三、借助数字人文开启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新维度

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已经成为新时期贵州的发展定位,《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中国建设探索经验。”贵州省可以此为契机,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开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新维度。

第一,借助GIS、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通过“数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全方位、立体式、系统性地构建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路径,不断开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新维度。以GIS技术为例,科学地运用技术优势,能开启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新维度。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空间事物的特征与地理位置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信息管理方式与组织方式,能够将其形象直观全面地展示出来。”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征,其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例如传统音乐项目,单从侗族歌曲来说,它就包括侗族大歌和侗族琵琶歌,其中侗族大歌共有3处,即黎平县侗族大歌、从江县侗族大歌、榕江县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也有3处,即榕江县侗族琵琶歌、黎平县侗族琵琶歌、从江县侗族琵琶歌。侗族传统音乐由于诞生地域不同,加上表演不一和唱法各异,就算是相同的歌曲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保留着各具风韵的民族风情和音乐特色。在研究过程中,通过GIS技术,可以打破这种地域不一带来的各种研究局限,由此建立起来的数字化系统,不仅可以充分展示侗族大歌和侗族琵琶歌的地域分布情况,还可以充分展示侗族地区传统音乐的唱法和曲调特点,能系统地将侗族音乐的空间信息、演唱方式、曲调特点等一系列档案数据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集中地呈现出来。

第二,借助数字人文,可以推进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朝深度和广度发展。数据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数据实现流通和共享的前提,应不断完善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的协同管理机制,推动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综合融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从研究者的角度来说,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正确与错误。数据是研究的基础,这就要求在转化和更新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时,除了严格遵循设定的标准之外,还必须严格遵守确定的规则,做到以数字人文为研究创新点,深入研究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体系,开创出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实现“出新”的新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作为传统的民众日常生活,当中大多数直接与一定的社群联系在一起,代表着社群的认同和特质,凝聚着群体的情感和记忆。”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贵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贵州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精神纽带。贵州省应顺应科技文明涌现出来的数字技术,发挥数字人文的功能和作用,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不断开拓出针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研究范式和新的研究领域。

第三,借助数字人文理念,深入挖掘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促进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借助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平台,促进数字平台向学界提供全面、系统的数据资源。数字人文的研究领域十分宽泛,需要计算机专家和人文学者组成研究团队,实现优势互补和深度融合。根据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门类设计出与之相适应、能够体现其本质特征的信息处理平台,依据数字信息实现理论分析,以数字技术始终展示和体现人文价值为原则,借助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平台,通过可视化、智能化等数字技术手段,可让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到保护和发展的同时,实现多维度展示贵州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的目的。

四、实施数字人文促进数字技术与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融合

对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数字技术不仅能为其传承提供新的路径,同时也为其发展开辟出了新的舞台。相对于传统的人文学科研究而言,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数字人文都呈现出全新的研究领域,虽然数字处理技术依靠计算机来实现,但在本质上,数字人文的指向依然是用数字技术来研究人文学科,所以数字只是手段,人文才是目的。要让数字客体深入阐释和准确表达人文主题,很大程度上要依托数字工具来进行,数据工具的完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因素。所以对数字人文研究者而言,对各种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处理与合理的意义阐释尤为必要。把新兴的、引领时代潮流的数字技术融入到传统的、饱含贵州山地特色和民族文化元素的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时,必须让数字技术和文化遗产实现互动融合,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数字处理和理论分析。在运用数字技术时,必须完整地记录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情况和概貌特征。除此之外,还要求研究者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制定数据转化、保存,以及分析过程中要遵循科学规则,坚决杜绝无章可循的研究,在交叉学科研究中,力戒无序化和盲目化。

实施数字人文,就是要塑造出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使数字技术与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互动融合。数字经济时代对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推动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必须塑造出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这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应根据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门类,设计出具有针对性、适合其传承、利于其传播的数字展现方式。运用数字人文方法可以将研究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要的信息,系统地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处理,然后通过编码等手段为专家学者和广大受众提供集成化、数字化以及可视化等一系列信息内容。在数字技术背景下,充分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以及混合现实与人工智能等数字手段营造出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虚拟场景,为公众提供一种能触手可及的沉浸式文化体验。

把握好数字中国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数字人文技术来推动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化,可让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智能化环境下得到创新性传承和跨越式发展。应把文化价值、审美元素注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技术让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使其能够以崭新的方式向世人呈现出它原有的文化内涵和衍生出来的价值意义。

贵州省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结合现代人心灵的需要,深化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创造出人民群众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文化模式,让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和文化导向实现融通共生。如何让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大众、使其真正地活起来,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现实课题。数字技术的融入可以让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广度得到空前提高;数字技术的推动,可以让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得到无限延伸,使非遗文化真正走进群众视野、融入群众生活,最终实现数字化传承与智能化发展。

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州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人文发展战略路径探索上,如何运用文化创意和数字技术推动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未来,关键在于将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能够接触或共享到的文化成果,因为只有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和精神需要的文化产品,才能助力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健康发展。大数据深度融入人类社会生活,并逐步影响人类的思维模式,贵州省要充分发挥贵州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应以数字技术为路径,着力打造出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运用数字技术深入挖掘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以集群的方式通过数字技术充分展示出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推动散发着传统魅力的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代表着新兴技术的数字人文互动融合,让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西南、在云贵高原真正地活起来,激活出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魅力,为实现贵州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贡献新力量。

五、结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其彰显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生活智慧及礼俗信仰等,因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不仅关乎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赓续,更关乎国家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善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延续中华文脉的重要途径。要运用数字技术,从源头上保护和传承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数字人文为技术突破口,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数字资源进行智能分析与应用研究,重塑和诠释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知识体系和文化价值。当前,实施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人文发展战略,是突破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困境的强有力路径。通过推动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人文发展战略,可以让门类多样、内容丰富的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进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贵州省文化遗产物质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17)》
贵州省第四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