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助力高校劳动教育多元化路径探索

2022-07-06 12:38黄静瑜刘强
客联 2022年10期
关键词:非遗劳动教育高校

黄静瑜 刘强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有力见证,它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多元文明。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开展非遗传承和保护,在促进多元文明对话、增加文化软实力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是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的一大重要议题,而高校承担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的职责使命,借助非遗助力高校的劳育实践输出,可以更好地发挥高校大学生非遗传承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将非遗融合高校资源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非遗;高校;劳动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有力见证,它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多元文明。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开展非遗传承和保护,在促进多元文明对话、增加文化软实力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而高校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是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的一大重要议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思考在新时代下如何助力高校劳育实践,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

新时代下,高校承担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的职责、使命,非遗传承和保护对于大学生劳动实践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如今,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服务性劳动的责任和意识,特别在当今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因此,高校有义务和责任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合非遗文化的输入,让学生也能在文化实践育人中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本色。

非遗教育重在引导广大学生了解非遗知识、感受非遗魅力、研究非遗文化、体验非遗实践,并且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融合高校劳动育人、劳动实践的目标和方向,在文化传承中更关注学生的非遗实践经验,注重劳动观念树立、劳动能力培养、劳动精神培育、劳动习惯和品质养成。

近年来,高校也在人才、智力等输出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特别是一些点对点帮扶,高校都在充分地利用着自身的资源,对对点单位、社区等进行教育扶贫、智力扶贫,输出高校智慧,这是高校一直在践行教书育人的实践过程。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尝试将非遗融入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通过非遗劳动实践将文化传承立于心、践于行,对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高劳动实践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第二,将非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让学生在富有非遗文化情趣的环境熏陶中感受劳动之美,激发大学生们参与非遗劳动实践的兴趣。第三,完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结合现有学校的资源,探索出有特色的劳动教育路径,实现学校劳动育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探讨非遗如何助力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是很有必要的。

一、“专业输入”到“实践输出”

劳动实践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全盘输入新知识后有渠道、有方法去输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真正的输出,非遗文化的输入,为的是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高校非遗文化的输入不应该只局限于学校课堂、社团活动和社区组织等,还应该积极拓展延伸,校园内外教育联动、线上线下学习互补,通过跨学科整合、跨专业背景融合,以产出为导向,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的性质和特点,输出更多的高校智慧。让新时代大学生们更了解非遗、从专业实践中的传承、传播非遗的历史使命。

二、点对点对接,传播非遗文化

文章以广州市某区SL镇为例,该镇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主题,打造休闲农业为出发点,衔接民间信俗,元宵灯会,洪拳等民俗文化,而作为高校的点对点帮扶村镇,高校不仅有责任和义务帮其宣传、推广,输入更多的高校智慧。而高校,也可以借此机会进行更为深入地交流探索,真正起到高校教育教学的传、帮、带的作用。借力大学生新时代、新手段、新功能、新媒体等方式方法,助力该镇民俗文化得以传播、传承,又可以让大学生们在非遗的传播实践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非遗文化在高校校园中、课堂上落地,切实实现了高校-乡镇的共生、共融,也夯实了乡镇的文化底蕴,提升了乡镇知名度,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劳动+非遗”教育路径。

三、培育非遗传承人、培育高校非遗社团,孵化非遗文化基地

首先,高校学生为非遗文化代言,高校可适当引导师生通过非遗物质文化教学,让学生体验非遗物质文化的魅力,师生可通过现代化短视频、公众号、直播活动宣传高校当地特色文化和非遗物质文化,使优质的农产品和非物质文化同时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促进人们对农村文化产品和农产品的消费,以文化提升促进农村振兴。如,我校一直致力于培养专、精、尖、优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育人的导向,在全国激烈的角逐中,2022年,我校两位学生获得了“高校青年非遗传承人”的光荣称号。这是我校深入践行非遗传承,潜心传播中国好文化的有力佐证。

其次,培育1-2个非遗、劳动教育协会、社团,由专业的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探索建立一支发挥高校“非遗”传承与推广积极作用的以“非遗”传承为主体的校内外专兼职教师队伍。参与非遗相关系列活动的非遗、劳育宣传活动、知识竞赛、征文大赛、手工大赛等将定期举办。如,指导老师带领着学生参观非遗展览馆,陈列馆,参加与“非遗文化”的时空对话,畅谈学生如何助力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又如,分享非遗故事,让非遗文化在校园里活起来,切实做到人人都是自己的勞动实践主体,人人都应把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当作自己的使命,提升大学生们的参与度,活跃校园非遗传播氛围,把爱国主义思想写在心里、刻在心里。

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的孵化,能够切实地把劳动育人的目标落到实处,非遗文化的传承其实是作为劳动实践的一种形式或者说是发力点,可以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孵化出更多的非遗文化基地,以实现一地多用,赋能非遗传承和发展的新活力。“非遗”基地的落地,将大大促进学生德育教育改革,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德育素质体系的优化和发展。

四、善用高校资源,实现多方协同发展

非遗传承与高校教育发展协同机制的建立也应该根据非遗自身的特点考量,并结合高校属地地域优势,设置如劳动教育偏非遗、艺术偏非遗、音乐偏非遗等相关专业,有针对性地、有选择性地传承民俗类非遗,让民俗类非遗的地方特色得以展现,并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方案相融合。提升传统非遗文化影响力,打造区域文化特色品牌。大学生们在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艰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一定的劳动能力的同时,也在非遗文化传承和非遗技艺实践的过程中收获了文化的自觉和自信。赋能“劳动育人+非遗传承”的新风尚,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高工匠精神的劳动实践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劳动实践能力。让广大学子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本色,以文化实践育人。学校在劳动教育视域下探索非遗传承和发展、开发实施以及评价机制,对区域非遗教育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学校“劳动+非遗”特色形成。但应劳动教育在高校的发展中只是刚起步,高校配套的资源并不完善也不具体,因此,应结合多方平台共同打造“劳动+非遗”的“高校+乡镇”共同体,多方协同发展,切实把非遗的文化底蕴和精髓传播出去,输出高校智慧、高校人才、高校使命,全力以赴,实现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莹.国外劳动教育经验及对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启示[J].才智,2022(25):1-4.

[2]王秀梅,赵梦瑶.劳动教育与高校非遗进校园教学活动的融合与反思[J].文化月刊,2022(03):135-137.

[3]张海生.高校劳动教育的意涵、价值与实践——一种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21(01):53-59.

[4]谢白杨,卿斐.“双高”建设背景下非遗银饰、刺绣、蜡染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究——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西部皮革,2022,44(04):41-43.

[5]孙舫南,陆小路.基于“非遗”项目的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设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7(25):193-196.DOI:10.19980/j.cn23-1593/g4.2021.25.049.

[6]林加.中小学“非遗进校园”课程的研究现状与反思[J].非遗传承研究,2021(01):22-27.

作者简介:黄静瑜(1987—),硕士研究生,中级社工师,研究方向:高校劳动教育、非遗、社会服务。刘强(1973—),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劳动教育、非遗、大学生礼仪。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規划 课题《非遗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创新模式与路径研究——以广州灰塑为例》(2022GZGJ164);佛山市2022年度社科规划项目:非遗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创新摸式与路径研究--以佛山市为例(项目编号:0000002141)。

猜你喜欢
非遗劳动教育高校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