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志娟 杨振霞 李金云 熊伟伟 董纪娟 刘方
摘 要:学生作业设计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双减”背景下落实减少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重要内容。经过长期观察发现,目前以成绩论的惯性思维仍然存在,简单粗暴的作业布置也经常出现。这些与双减相违背的问题就督促着各地学校和老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改进作业设计。本文经过长期结合实际的调研,得出教师要转变观念,作业要与教学、课程、学生、整体相结合,并紧紧围绕以育人为目的。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教学;育人
一、前言
“双减”是当前教育教学的热门词汇也是高频词汇。“双减”政策中明确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要改进学生的训练方式,构建学生的训练体系,要大力开发习题对于促进学生主动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功能。要使作业真正为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務,使之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加强作业问题研究,开展作业改革是我国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学生减负,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实践。
二、中小学常见的作业问题分析
目前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推行双减政策,老师们也越来越重视减轻学生的负担。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和追求一时以及某个阶段教育“成绩”的短视行为还没有完全消除,因此,在学生作业方面也表现出一些问题,值得注意和重视。
1.书面作业明显偏重,忽视形式的多样性。在很多学校和教师的眼中,作业等同于“写作业”,不动笔和没有呈现在作业本上的学习活动不被视为正规的作业,由此也导致学生作业的书写量居高不下,学业负担不能够有效减轻,由作业带来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不能够明显体现,学习本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没有在作业上充分地体现出来。
2.复习巩固取向独尊,轻视作业的生成性。作业在很多教师心目中主要是用于达到复习巩固课堂所学、避免知识遗忘和技能弱化的目的,因此很多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学得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拓展学习所得,致使学生不能达成新的体验和领悟,机械性和重复性的学习在所难免;更有甚者,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还基本局限在反复的抄写背诵及做题上。
3.作业布置以本为本,淡化作业的设计性。作业不只是教材编写者预留的习题或活动,同样是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状况量身定制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任务,以利于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师不能在作业布置过程中简单地以“请翻到课本××页,做第××题”了事。此简单粗浅的“作业”无疑增加了学生无意义学习的负担。
4.作业要求整齐划一,无视学生的差异性。为了确保作业有意义和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布置有差异的、分层级要求的作业,从而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作业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学习的持续进步和提高,而不是所有的作业一律以必做题的形式布置给所有的学生。对于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作业应以复习巩固为主;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业宜加大认知拓展和问题挑战的难度。
5.作业批改处理粗简,弱化反馈的指导性。作业的批改和反馈是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教师需要花费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来评判和分析学生的作业,发现作业出现的错误及其成因,而不能简单地以“对错”标记,甚或以“阅”字、当天日期等来表示看过,因为处理粗简的作业批改反馈弱化了对学生更为精准、更为必要的指导,以至于学生经历这样的作业批改后,所暴露出的问题依然不能够被有效解决。
上述问题的产生与存在,既有部分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的因素,也有部分教师自身对专业发展追求不够积极主动的原因。能力不够往往造成的是作业设计的盲区和误区,而追求不够则往往导致的是作业处理的简单和草率。
三、中小学作业设计的策略探究
从教育部到省、市、县,已出台了许多“双减”政策文件,“双减”究竟要怎么减?各地都在埋头研究,作为一线学校,我们也在摸索,也在寻找适合自己学校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真正地减负提质,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对优化作业设计的探索。
1.教师与最新的教育观念相结合。“双减”背景下,作为一线老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不能用传统的眼光来看等新鲜事物。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适应现在的课堂。要从原来的“老师怎么教”转变成“学生怎么学”,在课堂上,要知道把学生放在何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双减”的目的就是要解脱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和校内课业负担,让孩子有更多自我选择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发展自己的特长,更好地践行教育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目标。
2.作业与教学相结合。老师在备课时要把课后作业纳入备课环节,上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解答课后作业的方法点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作业时无障碍,中下层生做作业感觉不会吃力,这样就节约了做作业的时间,作业上交不齐的问题也会缓解。老师在备课时布置作业这一栏要把作业写清楚,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你对这些作业指导的方法。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不能超前布置作业,对作业中知识点的答案要准确,不能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存在答案模棱两可的现象。
3.作业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作业应该跟课程内容一致,可以是长周期作业,也可以是短周期作业,有些难度大的作业不能今天布置,明天就上交,这样学生的作业交不齐不说,还会打击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有些容易的作业也不能用时太长。要充分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来确定上交作业的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的作业质量会更好,更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4.作业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作业也应该有一定差异性,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某篇课文的作业,以前布置的作业都是背诵课文并默写,如果分层次布置就是:请以导游的口吻对书中的美景进行演说,要说出美在何处和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作业质量就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所以作业布置要动脑筋,作业形式要创新,读书、演讲、听故事,为课文配插图,画漫画,制作手抄报,成语接龙,社会调查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的作业。
5.单科作业与整体统筹管理相结合。各科作业量要互相协调,总体要保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框架内,如语文作业多的,数学就适当少一点,数学作业多了,英语作业就少一点,班科任要互相协调,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引领的作用。例如可以每个班设置一个作业公示牌,每天科任老师上完课就把作业写在公示牌内,里面有作业内容和作业时长两项,班主任在放学时根据各科布置的作业量和时长,有效调控每天的作业量,年级长对本年级各班的作业进行监督。
6.作业与育人目标相结合。从深层次讲,作业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优秀的老师是很看重作业的,作业是学生和老师进行沟通、对话以及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每天都有很多评价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过程性评价比终结性考试评价更重要。
四、结尾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意义十分重大。教师要快速转变观念,以育人为中心目标,将作业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各科作业量布置作业。这样学生避免了做那些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一些开放性、实践类作业进入了学生的视野,他们对作业的兴趣会日益高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这样就真正把“双减”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骆盈盈.基于“双减”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研讨【J】.教育论坛,2021(3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