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立新
有天早上一上班,主任就让我跟她去C区,说C区二楼昨天搬来了新住户。
我们穿着工作服,到了二楼那户,敲开201室的门,开门的是位六七十岁的老人。稀疏的黑发丝里夹着银丝,因长年风吹日晒,粗糙起皱的脸,打着种田人的印记。
进门玄关处,堆着红色大米蛇皮袋、绿色化肥蛇皮袋等行李包裹。显然,一家人还没安顿好。
“您好,阿姨,我们是社区网格员,欢迎您加入我们社区,我们是来了解您家情况的。”主任微笑着作了自我介绍。
老人木讷地点点头,说:“我,我不会,写字,字呀……”没想到,老人说话口吃很严重。
“您慢慢说,我们给您登记。”主任耐心又诚恳。
用了很長时间,我们终于登记完了她家的基本情况。刚出单元门,一楼的李嫂就过来说:“主任,我汇报个情况,前天,亲戚给我们送袋土豆,屋里热,我就放在了楼道里,晚上,土豆不见了。”李嫂在小区里是红人,嗓门大,知道的新消息多,平时总有人爱“李嫂、李嫂”地跟她拉话。
“有多少土豆,是什么颜色的袋子呢?”我问。
“一个红色蛇皮袋子,装大米的袋子。”
听李嫂这么一说,我们立刻想起,二楼老人家里各种颜色的蛇皮袋。
主任领李嫂上楼,不一会儿,就拎着个装土豆的红色蛇皮袋下来了,后边还跟着那位老人,老人脸上堆着笑,跟李嫂一遍遍地解释,她尽管说话磕磕绊绊的,但仍然竭尽全力地解释着,意思是因为搬家,来的人多,手杂,拿错了。老人的解释很合理,我们都十分理解,但李嫂的脸,那天一直紧绷着。
本以为这事到此为止了,可没想到几天后又出了一件事。
那天,小区门口开来一辆卖苹果的车,小区住户都围着买。但是下午,李嫂却站在小区院里喊上了:“谁拿了我家的苹果?苹果钻天上了楼了?”还拿眼睛剜着二楼人家的阳台窗户。
原来,李嫂买了两袋苹果,因为沉,她把一袋搬进屋,另一袋放在楼道里,还没来得及搬就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等吃完饭想起来,才发现苹果不见了。
她吵嚷声越来越大,引来好几个人围观,但没人承认自己拿了。不一会儿,二楼的那位老人背着袋苹果下楼了,她把苹果放到李嫂面前,李嫂打开,是红红的苹果,说跟她买的一模一样。但其实,每个苹果袋子都是一样的,袋里的苹果也是一样的。
不过李嫂不吵吵了,老人什么都没说,安静地上了楼。
第二天早上,一楼楼道里突然多了袋苹果,不知道是谁放那儿的,始终没人拿。一个月后,苹果渐渐腐烂,发出刺鼻的味道,才被清洁工人当作垃圾收拾走了。自打这事过后,李嫂在小区里的人气渐渐没有从前那么高了,反倒是二楼那位老人,因为初来乍到,找不到菜市场粮店啥的,只要一打听,总有热心人给她指路,甚至还帮着把她买回的重东西搬上楼,或者耐心地跟她聊住楼房的生活经验。
在面对怀疑、揣测甚至猜忌的时候,语言常常显得很乏力、很空洞。这时,不妨试着选择沉默。沉默,有时是种很高贵的语言,是维护尊严的好法则。
(编辑 高倩/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