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全媒体记者 李浩瑄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鲜明特征,是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路径。
为此,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在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作报告指出,要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加强流域生态保护,推进美丽四川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那么,大、中、小城市如何因地制宜落实全面绿色转型要求,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公园城市,对城市自身有哪些方面的要求?于生活其中的市民而言,公园城市有怎样特殊的意义?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就此采访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李后强。
廉政瞭望·官察室:不同体量的城市走绿色发展之路,都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的方式。这是它们的共性,那么对于大、中、小城市来说,走绿色发展之路时有哪些区别呢?
李后强:所谓区别,就是它们的个性。不同体量的城市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生态状况、产业结构设计目标和路径。
大城市,要体现一个“道”字,重点在战略层面的“制度创新”,建立治理体系,打通保护与发展的渠道。如何在守护绿水青山中获得金山银山,要从转化上做文章。
中等城市,要体现一个“术”字,重点在战术层面的“政令畅通”,建立监督体系,编制好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在生态价值转化和绿色产品实现上做文章。
县域城市,要体现一个“路”字,重点在乡镇基层的“落地见效”,建立执行体系,拿出针对性、操作性极强的细化措施,落实人头、奖惩兑现。
廉政瞭望·官察室:对于县域来说,怎么才能做到“落地见效”?
李后强:要建立“三线一单”环境管控体系,所谓“三线一单”就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四川的县域要在省“三线一单”环境管控体系的前提下,加快建立本地区的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到每一片土地。
各县域根据地方实际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引导地区各产业绿色发展。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使环境质量检测可视化、可控化。尤其是各县域要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制定出一张明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明确规定禁止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准入。
廉政瞭望·官察室:以四川各区域为例,应该如何因地制宜走绿色发展之路?
李后强:成都作为超大城市,目标是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国际大都市,因此在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上要有世界视野和国际标准。
川东北要建设成四川重要的新兴增长极和省域副中心,可以用好特殊政策,适当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和生态经济;而位于攀西经济区的县域应当把“钒钛”和“康养”两大产业作为今后的主导发展方向,根据地域属性形成产业集群发展,进而将攀西地区建设成“世界级钒钛产业集聚地”和“世界级阳光康养旅游度假胜地”;川西北作为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是我国天然的生态屏障,该地区的县域应当以“共抓大保护”为己任,以全域旅游、生态农牧业为主导产业,深度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同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发展高原生态农牧业,培育优质品种,坚持走中高端路线,进而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川南可依据自身的功能定位,选择性引进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推动地区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高质量发展。同时,引进先进经营管理理念,为地区产品经营、销售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引导地区绿色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从而给地区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廉政瞭望·官察室:成都是公园城市的首提地,也被确定为第一个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5 月18 日,成都还发布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 年)》。建设公园城市,对城市自身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李后强:建设公园城市,首要是建城为“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群众对城市生活的美好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持开放、共享的城市建设理念,“公园城市人民建,公园城市为人民”;其次在筑城作“园”,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要倡导多元场景和差异空间,使人在城中如人在园中,实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最后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城乡社会融合发展。
廉政瞭望·官察室:“人城境业”,“人”被放在首位,那么对于市民而言,成都建设公园城市有怎样特殊的意义?
李后强:公园城市再次强调了人民在城市中的主体地位,市民可以主动地融入城市建设,民主地参与城市治理,公平地分享城市发展成果,实现公园城市“共建、共治、共享”。例如,市民可以深度参与社区空间治理与公共空间建设,在城市更新、社区改造、场景营造等方面拥有更多话语权;市民可以享受均等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拥有生态宜居、宽松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空间,在居住、出行、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享受更多便利。
《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特别提到了交通、产业、教育、医疗、住房、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这是因为将公园城市简单地理解为生态城市是不全面的,公园城市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之所以突出强调生态环境,是因为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是人民对城市最迫切的期望和要求。人民对于城市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自然地包含了交通、产业、教育、医疗、住房、文化等方面。
在过去,城市发展的优先级是“产—城—人”,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导致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房价高企、晚婚少子等现象。在公园城市理念指导下,城市发展的优先级转为“人—城—产”,强调城市应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元诉求,让人民在城市中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廉政瞭望·官察室: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明确了成都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的战略统领,开启了成都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的全新探索。为什么要重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城市的现代化能为城市发展带来哪些改变?
李后强:城市是人类的主要居住地、生活地、工作地,是社会活动的中心,城市生活是人类主要的生存形态。2021年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意味着超过9 亿人居住在城镇。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大城市病”逐渐出现,对人民生活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城市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的幸福度,城市的现代化程度直接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达程度、体现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因此必须重视城市现代化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离不开城市的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分为物质现代化和精神现代化,包括建设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城市现代化首先有完善高效的基础设施,比如交通通勤更加便捷、医疗教育环境更加优良等。其次,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比如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等自然环境和城市建筑的时代性、民族性。
城市的现代化为城市发展带来的转变是革命性的,过去城市的发展依赖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依赖“土地财政”、依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在城市的现代化过程中,城市发展将更加依赖城市集聚产生的创新、学习、匹配、共享等外部效应,依赖人力资本的培育和高新技术的转化,依赖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消费,城市将获得更加生态、和谐、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
廉政瞭望·官察室:对我国其他城市来说,公园城市示范区有什么意义?
李后强:从发展范式转变来看,公园城市建设要求摆脱以往城市发展的路径依赖,探索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成都将在生态价值转化、创新动能培育、产城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做出示范。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公园城市的提出代表着城市规划理念的革命,成都将在城市空间布局、公园系统构建、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绿地规划、公共空间设计、消费场景营造等方面做出示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成都推动城市空间治理的全过程、全方位民主化进程,在基层治理、社区改造、城市更新等方面充分彰显人民主体价值,能给其他城市的人民民主实践做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