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芬
这是一个常被问及的直觉问答题,意思是必须不假思索、直觉作答:“如果流落荒岛,只能带一本书,你会带哪一本?”
依直觉反应,只能在脑中稍一略过,于是,所有读过的书,一本本、一页页出现脑海,是故事、寓言,还是医学常识,或者,来一本生活实用书才恰当?
荒岛,意味着孤独、寂寥,于是陪伴着的这一本书,将是截至目前,生命中最重要,最能打发漫漫长日,也能安慰寂寞心绪的一本书。……
生命中,能找到一本让自己可以稳定下来、镇静下来的好书,是无比幸福的。美食会馊坏,花朵会凋零,朋友会离去,只有书,再如何发黄老旧,还是那些字句、那些词语、那些组合排列、那些字里行间挥发出来的灵气。
那些字句、那些词语,曾在你最快乐时与你同欢;曾在你最悲苦时懂你的心痛。有的书,来自最亲密友人的馈赠;有的书,是一次辛勤工作后的自我犒赏。于是,书不仅是书而已,它还写着浓浓情感,深深怀念,它还印着一首美丽的歌,一曲愉快的舞蹈,虽然,别人看不见、听不到,对自己独具意义的书,在别人眼中可能只是一本“印着字的、装订好的”纸制品。
要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一定会面露微笑,开心回答:“不管是哪一本,我都喜欢。”荒岛之上,只要有书,不论是哪一本,便可以解忧忘烦。当然,能带一箱子书,一柜子书,更好。
不过,这毕竟只是一道假设问答题。我们该庆幸,大部分的现代读书人,不但能拥有许多书,读完之后,还能跟好友讨论这本书,那就更美好了。所以,如果流落荒岛,最“不幸中的大幸”是:带着一本书;最“不幸中的完美”是:除了一本书,还有一个可以谈书的朋友。
荒岛之书是会变的,随着年龄增长,生命经验变迁,心中最浩澈庞大、足以一读再读的好书,当然也会改变。
以前我最爱钱锺书先生的《围城》,因为那是本将人性描写得极度透彻又极度幽默的小说。光是脑中演练书中人的嘴脸、想法,就让我有如电影放映师般,享受眼前浮现一幅幅精彩画面。我曾搜集十多种不同版本的《围城》,并且将它列为我的荒岛之书。我可以在無人岛上,仍在小说中阅读这些人性喜剧与悲剧、闹剧、讽刺剧。
几年后,想到的另一个选择是《百科全书》。如果荒岛上,还有机会能阅遍世界上所有已被发现的知识、趣闻,简直是“贵族读书人”等级。虽在荒岛,亦像住在文字的豪宅华宇,坐拥天下智慧。……
如今,我又更改了,如果流落荒岛,残酷的规定只能带一本书,我要带《唐诗三百首》。我一向喜爱诗,三百多首辉煌时期的金字佳句,可供我吟诵再吟诵,低回又低回;可以练习背诵功力,也可以试着白话诠释。困在荒岛,一本古诗集,绝对能伴我度过无数个日与夜。
唐诗中,我最爱的一首是刘长卿的《听弾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这首诗,以荒岛做背景,气氛实在搭配得太好了;纵使世人不理解我,也可以自弾自唱,吟哦着清冷中却十分宁静的古调。
荒岛之书,也许正是救命仙丹。有一回我的学生竟回答:“到荒岛,我要带一本笑话。”仔细想想,这也是个好选择呢,完全能一解荒岛的精神苦闷。
你的荒岛之书是哪一本?下回再有人如此发问,请大声说出答案。生命中拥有一本“懂你”的书,你便是有福之人。
(本栏目内容选自张建军主编的《新编语文全阅读》五年级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第1版。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