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2022-07-05 15:11张嘉豪王亚婧
商业文化 2022年18期
关键词:劳动力农村发展

张嘉豪 王亚婧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任何一个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时期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表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最近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此背景下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关于振兴农村经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复杂,城乡如何发展始终是中国发展进程中重点问题。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根据政策倾向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内部就地转移阶段、乡镇企业转移阶段与深化城镇转移阶段。第一个阶段,就地转移阶段是指自1978年至1983年之间,党和政府就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的一系列政策改革,此阶段间采取的限制劳动力转移政策主旨为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农业内部化分流。此阶段根据时间节点可细分为两个时期,初步探索期与适应完善期,初步探索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萌芽时期,该期间内出台的相关政策提倡以就地转移为主要手段,通过限制劳动力流入城镇,转为向农业内部各行业分流的方式,以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大的容纳空间。渡过初步探索期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适应完善期,此期间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细化劳动力流向,为实现劳动力分流转移奠定了基础。如1979年中央工作会议强调,要解决全民所有制单位计划外农村劳动力人员溢出现象,动员其中部分人员回村建设,改变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流向,同时改善城镇大量人员待业的现状。再如有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各地农村地区通过开发多种经营模式、兴办社队企业的方式,就地安置农村多余劳动力,以控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可以说只有在利用好多种经营的本土模式前提下,充分开展社会分工,才有利于动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内部细化分流的举措,也为其向农业以外领域产业流动转移做足了准备。中央领导层在此期间也首次强调要以动员农村人力资源为目的,支持并引导开展多样化生产经营,从而实现由“小农业”转向“大农业”,由單一粮食种植业向林牧副渔业等跨领域多行业间经营模式的转变。第二个阶段,乡镇企业转移阶段是指1984年至1991年之间,在此时期由于改革开放的红利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却使农业对劳动力的相对需求量和绝对需求量均呈下降趋势,以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严重,以农业内部分流的老办法已然行不通,如何扩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成为新难题。随着各地区乡镇企业的兴起,乡镇企业的兴盛发展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新空间,其所能发挥的重要影响受到中央领导层的青睐,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如强调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原则、贯彻农村内部的一二产业之间的转移等政策。由此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政策趋势发生逐步转变,由强调内部化分流转变为以扶持发展乡镇企业为重点。第三个阶段为深化城镇转移阶段,该阶段以1992年十四大为起点,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央领导层也开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着眼新去处,届时发展迅速的各地区小城镇无疑为最佳选择,城镇作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桥梁,一方面可以起到沟通作用,有利于打破我国二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促进城乡地区融合发展。另一方面以小城镇为据点可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缓冲平台,劳动力的转移并不单单指的是人员流出后身份、职业的变化,还有其生活观念、生活习惯等问题同样需得到重视,城镇相较于城市更贴合农村地区,以城镇作为劳动力融入城市的中转点,可以起到有效缓冲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了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作用,提出发展小城镇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结构调整.....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难看出,在此阶段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倾向从乡镇企业为重心过渡为以城镇为重心,以城镇为主要据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几十年来的实践经验已然证明,小城镇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化城镇转移阶段的一系列政策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和身份的双重转变奠定了良好根基。

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大幅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脱离林、牧、渔业,城市的高收入吸引着大多数劳动力转移,由此导致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就业面发生改变,由第一产业流入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近两年来具有关调查显示,在第二产业中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人数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且该比重有稳定持平趋势,从事制造业的比重高于建筑业农民工。从事第三产业的人群占三分之二,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在第三产业中,从事零售业与服务业的农民工人数占比五分之一,较往年上升幅度较大。我国经济结构的改革使第三产业具备了更强大的就业承载能力,较年轻一代的农民工更青睐于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从事批发和零售的比重最高。

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分析

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往往面临残酷的社会汰选,目前就业环境中,最为常见的筛选因素为年龄与学历,这也就意味着农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年人往往更容易实现转移。而其他剩余劳动力则会涌向对学历与年龄要求较低的工作职位。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中约有60%左右人数具有初中文化水平,10%左右人数具有中专文化水平,高中以上文化水平人数大约仅为10%。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完善,以及多方面教育政策的普及,农村教育程度也在普遍提高,已然基本消除文盲现象,但与发达城市相比整体仍有较大差距,教育资源的差异化也导致了他们在城市就业市场上的劣势地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地区分析

由于现阶段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向呈现为从落后地区转向发达地区。目前来看,主要流向是东部地级以上的一线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河南省转移就业的1523万人中,有一半的人群在本县域就近就业,另一半人群则跨县转移就业。且近年来农民工的输入输出地大致流向没有发生变化。随着近年来互联网以及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如快手、抖音等提供了网络直播平台,不少农村个体户通过互联网直播、带货等方式提高了生活水平,也使得许多人不再产生离乡打工的想法,劳动力转移有了一个明显的转变是跨省就业的农民工比重下降。

劳动力转移对乡村振兴的制约因素

传统农村文化消失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人数不断攀升,农村的人口在逐渐减少,许多人在经济需求面前渐渐迷失了初心,传统手艺逐渐被人淡忘,使得传统农村文化难以传承。为了避免农村空心化现象,许多乡镇采取了合村的方式,将各个乡村剩余人口进行集中,再将各乡村土地统一进行规模化商业建设。这种盲目合并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模式难以起到实质上的作用,反而会破坏农村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流失特色传统文化,并且进一步“赶”民进城,形成恶性循环,破坏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根基,也将使乡村振兴战略面临无处施展拳脚的窘境。

城乡发展差距大

自改革初期以来,我国一直以工业发展为战略重点,改革开放后更是将城市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在此背景下逐渐演变出了城市兴盛而农村落后的局面,城乡发展之间资源配置差异化逐渐扩大。农村中,有不少的年轻人都选择进城打工,农村劳动力外流的主要因素是为了脱离农村化标签。从而给后代提供更好的发展资源。我国目前仍然遍布着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由于资源配置的差异化,难以得到与城镇相同的资源配置,由此导致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农村地区相较于城市发展将一直处于劣势的地位。这些现状极易使农村地区人民产生了不平衡感,由此产生脱离农村的想法,人口的流失也会进一步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同时也将影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综上,城乡资源配置的差异化已然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失的另一关键因素。

村庄空心化

当前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严重,为了给自己的下一代提供更好的生活平台,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进城买房落户,以图逐渐脱离农村。在这种趋势下,农村地区的“空村荒地”现象日益严重。大批年轻劳动力的外流现象,也提醒着我们应对农村后续如何发展、土地种植如何保障。在劳动力流失的背景下,农村地区逐渐失去了发展振兴的有机力量,村内的经济形势更为严峻,任由农村人口流失将导致未来的农村地区成为 “空村”,而城市地区将面临人口密度压力,这是由农村劳动力外流所造成的最严重的一个危机。“空村化”现象不仅不利于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而且对城市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促进劳动力回流乡村振兴的解决对策

加强村党组织执政能力

村党组织作为领导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应坚持建设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将大片土地集中进行农业化生产。以本家乡临颍县为例,可发展村内辣椒种植的优势,通过村委会的宣传号召,由每户部分土地集中到一起建设的种植园区,村支书干部应落实扶贫政策支持,给予补贴,吸引人才种植。一家带头拢地,带动全村发展。可以有效避免因流转土地或劳动力外流产生的大片荒地现象,因此,村党组织需要对农村人民群众加强引导,在促进特色农业发展中,要以农民利益为先,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的考虑农民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协调好当地供需关系,利用各项土地资源,充分发挥本村优势,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开辟具有本土特色的发展道路。

健全留住人才体制机制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劳动力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基,加大农村资源投入,面对劳动力外流的趋势,应建设健全的人才留聘机制,重点加强产业引导扶持,充分开辟农村多元化的经济发展道路,发展本土特色养殖业和种植业,从而增加农村就业岗位,吸纳剩余劳动力。劳动力外流的根本是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的凸显,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平衡,收入低下,农作物种植风险大,医疗无保障,教育不均等,重点从医疗、教育等各方面给予资源保障,利用政策扶持、种植补贴等手段,营造“物质”“环境 ”双优。各乡村应主动吸引进城务工人员回归农村,可以利用兴起的互联网平台,对于开展电子商务创业的人群,应发送补贴启动资金,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带动村内经济的上升,促使农民增收。如某些地区通过家家携手的方式,共同形成全村范围内的农产品种植、初加工和工艺品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许多农村家庭利用种植网售“一条龙”的模式,基本家庭收入明显提高,为发展农村特色种植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留住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完善农村教育建设

教育乃固国之本,有教育才会有人才,除吸引外来人才相比最重要的是激发农村的内生动力,农村的教育建设不仅是指农村地区小初中高等学校的建设和教育资源的配备,还涉及农村居民贫困思想的消除,随着政策的普及,近年来农村地区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但相较于城市,农村的人均受教育水平仍然低下,扶贫先扶智,乡村建设离不开人才的献计献策。笔者建议应普及种植技术、专业种植知识的宣传,提高生产和发展技能,使农民群众能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财富,逐步摆脱对国家帮扶政策的过度依赖,激发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应逐完善乡村人才的教育培养机制,这是一项重要且伟大的措施,不仅能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振兴农村经济,激发农村内生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回流,还能为乡村振兴后续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人才保障。

结 语

我国农村如何进一步发展应综合我国国情及本土化特征综合考量,并非简单的先吞并后建设,而是应开辟一条打破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地位平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基于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分析,笔者建议后续相关政策应重点关注发展农村教育建设及健全人才机制,这是新时期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回乡的关键举措。当地政府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尝试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的资源,结合本土优势主动探寻具有本土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河南科技学院)

參考文献:

[1]董晶.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城镇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黄波,魏伟.个体工商户制度的存与废:国际经验启示与政策选择[J].改革,2014(04):100-111.

[3]刘鹏宇.农民工市民化的地方经验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2.

[4]卢红军.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的演变[J].中国集体经济,2009(06):48-49.

[5]魏勇强,黄郁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19(04):82-84.

[6]王艺洳,许伊.农村劳动力转移、空村隐患及乡村振兴战略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03):108-111.

猜你喜欢
劳动力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