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强文
放飞纸鸢
古诗中的“纸鸢”指的就是现在的风筝。古时候,最早的风筝有军事用途,在战场上被用于传递情报。直到唐代开始,放风筝这一活动才慢慢转向民间,成为古时儿童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
在《风鸢图诗》中,“柳条搓线絮搓棉”这一句是在写放风筝前的准备工作。放风筝需要线,孩子们就用柳絮般的棉花,搓成柳条般细细长长的线。搓成千尺长线后,让风儿把风筝带到高高的天空中。搓线这么单调又费力的事,孩子们却不觉得乏味,可见他们对放风筝是多么期待,连续三个“搓”字更写出了他们认真又急切的样子。
高鼎也曾在古诗《村居》中描写过孩子们放风筝的场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早春时节,青草发芽,乌儿飞来飞去,孩子们放学早,迫不及待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享受这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戏蝶捕虫
当然,春天不光有温和的风,还有复苏的生命,其中包括种类繁多的昆虫。追蝴蝶、捉虫子,也是古时候的孩子们很喜欢的游戏。
古诗的第一句中,“篱落”和“一径”点明了诗人所在的地方是宁静的乡村。“儿童急走追黄蝶”这一句,我们仿佛能从中看到孩子们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赶蝴蝶的欢快场景。原本幽静的田园景致因为“急走追黄蝶”的孩子们而顿时喧闹起来。当黄色的蝴蝶飞进油菜花丛中,同样的颜色把孩子们搞得晕头转向,根本找不到蝴蝶的踪影,原本热闹的场景戛然而止,一切又归于平静。
除了春天的蝴蝶,秋天的蟋蟀也是孩子们喜爱捕捉的昆虫之一。
叶绍翁在《夜书所见》中描写到,“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促织”就是蟋蟀,有的地方叫“蛐蛐儿”。
夜深了,孩子们还提着灯笼在篱笆边上寻找蟋蟀。晚上找蟋蟀,主要靠听。蟋蟀的叫声独特,极好分辨。孩子们通过听声音来定位蟋蟀,再用细树枝轻轻翻动泥土,将蟋蟀捉出来。
捉到蟋蟀之后呢?当然是斗蟋蟀了。一群孩子围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夸耀自己的蟋蟀,然后使出各种技巧让它们相互打斗。只见有的一动不动等待战机,有的则迅速展开攻势,“可惜旌旗兼壁垒,指挥都是小儿童”,好不热闹。
泛舟采莲
在天气炎热的夏日里,孩子们的乐趣就大多和水有关了。
诗人杨万里乘船路过安仁的时候,两个小孩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们虽然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还收起了撑船用的竹竿,把船桨也放在一边。更让人奇怪的是,天上并没有下雨,他们却打着伞。原来他们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这充满童趣的玩法,令杨万里赞赏有加。
同样充满童趣的一幕在白居易的《池上》中也有体现:“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年幼的孩子偷偷划着小船,去河里采了莲花回来,正暗自得意瞒过大人、能躲过大人的责备时,却没意识到自己的行踪早已经暴露了: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小孩子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这首诗就像一组镜头,把小孩子偷采白莲的画面都记录了下来。
斗草酣兴
在古代,还有一种游戏也深受孩子们喜欢,那就是——斗草。
在这首《观儿戏》中,白居易描写了孩子们斗草的欢乐情景,并由此怀念起自己的童年时光。
在古代,五月春夏之际,大家会结伴到郊外采集草药。采药的过程中,人们自然而然会相互比较,于是就有了“斗草”。
斗草分为文斗和武斗两种。文斗比的是谁采的花草数量多、种类新奇;武斗则比谁的花草韧性好——从自己的花草里挑出茎叶最粗的,和别人的搭在一起,再用力去拉,谁断了谁就输了。
斗草在唐代时已经非常流行了,到宋代时则更加风靡,宋代诗人陆游写下“懒随年少爱花狂,且伴群儿斗草忙”。跟白居易在一旁羡慕感怀不一样,陆游则是加入孩童中,和孩子们一起斗草,玩得不亦乐乎。
古时候,乡下的孩子们从小就要帮家里做农事。对于活泼好动的他们来说,做农事也可以变成玩,也能从中找到乐趣。
对古时候的孩子来说,放牛是再熟悉不过了。
牧童一边悠然自得地放牛,一边唱着歌,歌声在树林里回荡。但是唱着唱着忽然停住了,因为他想去抓树上的蝉,怕歌声把蝉吓飞了。机灵的牧童最后有没有抓到蝉呢?诗人没有写,留给大家自己去想象。
牧童们放牛可谓是花样百出。有的牧童自己睡在草丛里,“不管群牛食豆花”;有的牧童一边放牛一边采花,“归去山花插满头”。对他们来说,放牛就是玩儿,留下一路欢声笑语。
除了放牛,孩子们偶尔也会做其他农事,比如织鸡笼、剥莲蓬。
孩子的年龄不同,分工也不同。大儿子锄草,二儿子织鸡笼,最小的儿子任务自然最轻:剥莲蓬。只见他趴在小溪旁,一边玩儿一边剥刚摘下来的莲蓬,或许还一边吃莲子呢,等他剥完估计莲子也没剩多少了。
有的孩子,不会耕也不会织,但也不闲着。比如范成大在诗中所描写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从小耳濡目染,孩子也在桑树底下学起了种瓜,充满了童真童趣。
我把古詩画成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