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微, 全丽娟
(中南大学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083)
创新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全方位支持高校教学科研,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任务与职责所在。由于出发点与角度不同,学者们关于科研支持服务的定义不一。鄂丽君等认为,科研支持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为科研人员的科研选题、研究发展、研究数据管理、研究论文撰写、研究成果传播等科研活动的多个环节提供的各种文献和情报服务[1-2],也有学者认为科研支持服务主要是围绕着科研生命周期,根据不同研究阶段的知识信息需求,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服务支持,广义是指整个科研生命周期,狭义是指某一特定方向的课题、项目等[3]。
国外对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案例研究与实践调查研究、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战略研究。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提出研究数据服务和发展建立数字学术中心将会是高校图书馆未来科研支持服务的趋势[4]。Starr Hoffman指出,学术型图书馆必须要考虑支持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如有可能可以将图书馆内部和外部联合起来开展跨部门和边界的合作,将科研支持服务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活动。
国内对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现状分析及比较研究、对国外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内容分析及经验总结、科研支持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相比较而言,国内对研究生的科研需求关注程度较低,国内高校图书馆在科研支持服务方面仍大多以传统的文献资源获取、科技查新、查收查引为主,对数据管理、数字人文、机构数据库、开放存取、学术出版等创新型科研支持服务开展得较少,缺乏系统的、贯穿整个科研生命周期的科研服务支持,深度与广度不够,针对性与精细化程度不够。
国内外高水平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科研支持服务内容,研究前期准备阶段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科研咨询服务、科研素养教育、学科服务、文献资源获取服务、科技查新服务;在研究开展阶段以定题服务、数字学术服务、论文写作帮助、科研工具支持和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为主;在研究后期成果传播和出版阶段主要包括科研评价服务、知识产权转化运营、研究成果存储和学术传播出版服务等。本项目研究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几所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图书馆网站进行调查,对其开展的科研支持服务进行了分析比较。各大学图书馆主页都设置了科研支持服务(或称科研服务)的一级类目,使用户能够迅速进入,服务项目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项目一览表
通过问卷星形成在线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调查样本中,男女比例为52%(156人)与48%(144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所占比例为60%(180人)与40%(120人),如表2。学生所属学院分别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与环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自动化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二十个学院,并结合了一定的线下访谈。
表2 科研需求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
(1)研究生用户获取科技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
从调查结果发现,研究生用户最常用的获取科技信息资源的途径分别为搜索引擎、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与免费的网络资源,也有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行业学会或向同学、朋友寻求帮助来获取,仅有36%的人会通过中南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群或图书馆的馆际互借来获取资源。
(2)研究生用户对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了解程度与满意度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与访谈结果的整理发现:仅12%的人认为很了解图书馆开展的科研支持服务,有71%的人对其了解一点,17%的人完全不了解图书馆有此项服务。这说明图书馆对科研支持服务的宣传力度不够。调查数据显示有98%的研究生希望图书馆开展科研支持服务,对此项服务的满意度接近60%。
(3)研究生用户在科研全周期过程中对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需求分析
在研究前期的准备阶段,研究生用户希望图书馆能提供的科研支持服务依次为信息素养培训(包括文献资源信息检索技能培训、各种数据库的使用培训、知识产权培训等)、文献资源获取与导航、科技查新(专利检索与查新)、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等;研究开展阶段,研究生用户需求占比较高的科研支持服务有论文写作帮助、研究工具支持(文献管理工具、科研分析工具)、科研数据管理、嵌入式的科研咨询与指南、定题服务等;在研究后期成果发表、评价、保存利用阶段,研究生用户希望图书馆能提供的服务有学术出版指南、研究影响力评价、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开放存取、机构知识库等,其中最主要的需求为学术出版指南、研究影响力评价。
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大多都在主页设置了科研支持服务栏目,一般以研究支持、科研支持、科研服务命名[4]。中南大学图书馆主页设置了科研支持一级类目,但下级类目包括的内容还需不断完善,保留科研素养培训、科技查新、论文查收查引、开放获取资源、学科服务、机构知识库等,还可以增加基金项目申报指导、定题服务、科研数据管理、论文写作与帮助、嵌入式科研指南等服务项目。
目前仅提供一些传统的基础性科研支持服务,以科技查新、论文查收查引、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科研素养培训为主,开放存取、学科信息门户、研讨学习空间、机构知识库、知识产权服务等还处于起步阶段。新兴的科研数据管理、图书馆的出版服务、数字人文服务、科研工具支持、科研论文写作指导、学术出版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基本空缺。科研支持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积极探讨图书馆在研究生科研与创新全过程中,如何提供全方位、多样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嵌入式、定制式的科研支持服务。
图书馆从事科研支持服务的人员以原来从事传统的科技查新、查收查引、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等服务的人员为主,大多为图书情报、管理学等专业,同时兼具理工科背景的专业人员很少,在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时,对于专业技术的理解往往会有些力不从心[5]。新兴的科研支持服务要求具备较强的数据管理、挖掘与分析能力,要将新技术、数据分析工具运用于学术研究[6]。馆员的知识结构与技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更新。
图书馆仍主要沿用原有的信息咨询等部门来承担科研支持服务工作,包括科技查新、查收查引、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以及新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学科分析评价等,大多仍按照传统的分工和流程进行,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细化。科研支持服务制度与体系的不完善,也使得职责不明,无章可循,削弱了开展新兴科研支持服务的动力。
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对内(学校科研处、人事处、院系课题组等)对外(各类图书馆、情报机构、数据库公司、知识产权局、专利代理机构等)的联系与合作都不够紧密,没有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协作机制,导致科研支持服务大多仍然各自为战,难免势单力薄、信息闭塞,并且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
由于图书馆对科研支持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科研支持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等,因此对科研支持服务的宣传力度不足,虽然对此类服务存在强烈的需求,但是大多数研究生对其不太了解甚至是完全不了解,一定程度地制约了科研支持服务的扩大和升级。
将分散在资源栏目与服务栏目下的有关科研服务集中在科研服务一级栏目下,整合高校图书馆所有科研支持服务方面的资源与信息。设立该专栏有利于科研人员快速、直观地了解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科研支持服务,从而高效获取。在科研支持服务栏目下,对服务内容、流程及联系方式等展开详细的介绍,使用户更好地了解服务项目,主动联系图书馆寻求帮助。
将购买的商业数据库、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免费获取资源、开放获取学术资源进行整合,并分类导航,进行学术资源的整合与推荐、共享。构建多信息源、检索方便、分析多维、展示直观的大数据平台。建立机构知识库,进行科研数据的存储、管理与共享以及学术成果的存储与展示。制定政策确保科研人员的积极参与,打造数字学术空间,促进交流合作与成果转化[7]。
对稳定用户群以及潜在用户群的行为轨迹、关注内容、需求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挖掘出特定用户需求内容,进行信息推送和定制服务。在科研的各个阶段,针对研究生的需求,提供包括信息素养培训、科研咨询、基金项目申报指导、文献资源定制与获取、学科定题服务、论文写作帮助、研究工具支持、嵌入式的科研咨询与指南、学术出版指南等各项服务。
图书馆服务内容与方式的变化,要求组织架构、服务技能相应变化。科研支持服务是一项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服务,新的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不断涌现,需成立科研支持服务部门或工作小组,制定规范的业务指导文件及操作细则,建立沟通反馈、评价奖励机制等。按不同的学科属性建立不同科研服务团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学校层面要加大对图书馆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力度,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图书馆专业队伍,通过职称评定、人才评价等政策,在考核和晋升时根据其工作实效,对有突出表现的馆员给予价值认可和政策倾斜,做到奖罚有据[8]。
一方面,加强人才招聘引进,比如可设立专项人才计划,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具有学科背景和大数据管理、分析、挖掘能力的人才,具备专利代理师资格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交流自学、学术研讨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增强工作胜任度,提高业务水平;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对国外大学图书馆的访学进修,学习分享访学成果,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带回工作岗位[9];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进行实训,如让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与科研支持服务机构联合介入科研项目;不断更新人员的知识结构,普及法律、专利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专利信息分析工具、分析手段、检索方法、数据挖掘、文献计量、文本分析等技能[10]。
与科研部门、院系课题组、图书情报机构、知识产权局、数据库公司、专利代理机构、行业协会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科研支持服务需要强大的人力、财力支持,图书馆的力量有限,需借助外力,实现共赢。
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如图书馆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B站、抖音等,大力宣传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为研究生提供科研信息利用的基础教程、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检索指南、系列培训讲座、提供网络课程链接或课件。提供专利信息基本知识、专利检索和获取的介绍视频和讲义。宣传、推荐学术交流平台,推送学科动态与学术热点。利用MOOC平台、在线课堂、嵌入课程或项目的教学培训讲座,为用户提供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智能推送信息素养教育资讯。借助新媒体平台为不同学科背景的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提供学科资源导航的一站式服务[11]。加强宣传,让管理层及人事处、科技处等职能部门认识到科研支持服务的重要性,获取政策、资金上的支持与动力。
选择优势学科、重大项目作为试点,建立与院系课题组的长期联系与合作,组建科研服务团队,嵌入课题组研究的全过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科研支持服务。为研究生提供文献资源的定制与获取、论文写作帮助、研究工具支持、科研数据服务、科研咨询、科研道德素养教育等服务。通过必修课、通识课、专题讲座、科研服务平台多元化教学实践模式,将大量重复出现的问题通过课堂、讲座自助解决。实行分级服务,将服务内容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解答问题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进行分级,由图书馆提供自助式服务、实时服务、点对面服务、馆员嵌入式服务和团队嵌入式服务[12]。
研究生科研支持服务的深入开展,首先需要学校层面的高度重视,还需联合各职能部门,争取政策、资金、人力的支持,针对研究生的科研需求,建立科研数据管理平台,开展科研数据的存储、管理及共享、嵌入式科研指导、个性化、定制化推送服务,开展一对一咨询服务及深层次的知识产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