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有效实践

2022-07-05 02:53刘虎成李娇婷
中学化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微粒初高中物质

刘虎成 李娇婷

有效的教学衔接能够起到深入了解学情、清除知识盲点、建构知识体系、铺垫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等诸多作用,能够让学生对高中化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把一些在高中会用到而且在初中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加工,在教师统一组织的衔接活动中,能够更大程度地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整个三年的化学学习及教学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尤其是对高一上学期化学课程的适应会起到关键作用。而高中化学学科课时紧,任务重,所以初高中化学衔接就必须高效且具有针对性,为此,我们对前人经验进行了广泛了解和融合,发现了以下两大要点:(1)高中化学课程和教材都应该是充分体现核心素养,将宏观和微观联系起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的特点和魅力所在,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要凸显学科本质,体现核心素养,凸显立德树人的价值。人教版新教材《化学必修第一册》的四章内容中,每章内容都重点体现了宏微辨析学科核心素养;(2)在初高中的化学衔接当中要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最终将系列课程定位为“在建构主义学习的基础上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在教学当中分为学生前测(1课时,40分钟)、课堂讲解(2课时)、拔高训练(1课时)、方法导引(绪论课,1课时)等四个环节,带领学生达成三步目标:(1)掌握初高中衔接的化学知识;(2)学会多角度分析解决具体问题;(3)掌握学习方法和知道学习资源获取途径,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能力。

一、学生前测,了解学情

1.试题的选取

做好学生的前测工作,才能更清楚学生的学情,并且更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扫清障碍,基于高中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把重点放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这3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结合学生初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试题进行了精心选取,控制作答时长在1个课时,见表1。

考虑到只靠单一试题的作答情况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片面,所以让学生在课下书写了自己在初中化学学习当中存疑的知识点,并进行了汇总。

2.前测结果及讨论

为了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情况,我们将高一年级X班(58人)各题出现的问题及其人数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出现该问题的原因,见表2。通过分析,发现学生存在三大方面的典型的问题:

(1)具有一定的微粒观,但是思考问题的时候没有较为清晰的脉络,即使能够写出第1题的10种微粒的学生,从答卷上面反应出来的也有拼拼凑凑的现象,而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思考;

(2)对于物质的转化没有系统的认识和思考,对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質之间的反应没有定性的认识,未能上升到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去思考化学反应;

(3)对化学实验理解不到位,未具有很好的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过多停留在记背上面,而缺乏思考和探究意识。

另一方面,在学生自己写的初中存疑知识点当中,反馈最多的也是对酸碱盐、实验当中药品使用、工艺流程的问题处理等存在较多问题,与测验出错的情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二、课堂讲解,授之以渔

基于学生的错误类型及情况分析,我们对讲解进行了如下处理:

(1)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查缺补漏,包括概念的辨识、知识的延伸和拓展,确保能够在衔接阶段让学生尽可能达到“同一起跑线”。

(2)加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素养提升。在宏微结合方面,注重对微观粒子的种类及相关概念进行复习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电中性的原子、分子,再到带电荷的阴阳离子,有规律地进行思考和探索,在第1题的讲解当中,从“电子数=原子序数”出发,得到10号元素为“Ne”,紧接着依据“分子的电子数=各原子电子数之和”,而“Ne原子往后原子序数依次增加1,往前依次减少1,1个氢原子的电子数为1”,从以上多个角度综合分析,带领学生推导出“HF、H2O、NH3、CH4”,接下来又依据“原子每得到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每失去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即“离子的电子数为各原子电子数之和减所带电荷数(带符号一起进行运算)”,就能带领学生推导出“Na+、Mg2+、A13+、F、02-、N3-”等离子,同时要和学生讲解Si、P、S、Cl等无单核阳离子,C无单核离子,以防学生“创造”出一些新的微粒,最后又考虑在10电子的微粒上进行一些变化,每加上1个H原子的同时失去1个电子,或者每减去1个H原子的同时得到一个电子,即可得到“OH、NH+、NH2、H3O+”等微粒。在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方面,强化对物质类别的理解。在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方面,带领学生一步步养成通过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来寻找操作的原因的思维习惯。

(3)强化物质类别的概念的理解,将“物质的转化”相关内容提前讲解一部分。在该部分的讲解和教学当中,把具体的物质与物质类别相结合,一步步带领学生从Ca和C这两种典型的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出发,上升到一类物质类别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最终得到物质转化图,见图1。

另一方面,在“酸、碱、盐”与其他物质转化的教学当中,也采用一种从大量具体的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出发,进而上升到一类物质类别的转化,见表3。

三、再度加工,拔高训练

从学生的改错情况来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问题的解决能力等方面有明显进步,而宏微结合的认知还欠缺新角度的思考,为此,让学生书写了“18电子的10种微粒”。

在“18电子微粒”的书写当中,能够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微粒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学生能够书写出来18号元素“Ar”,根据加减氢原子以及考虑得失电子等多重角度,较为熟练地书写出“HCI、H2S、PH3、SiH4、K+、 Ca2+、Cl-、S2-、HS-”,而对于“F2、H2O2、CH3OH、 NH2OH”等微粒很少有学生书写,这个时候从“2x9=18”出发,先找到9号元素“F”,在“F”元素的基础上又可以联想到“—OH、—NH2、—CH3”等9电子“元件”,引导学生将这些9电子元件组装即可得到一些新的18电子微粒。

四、方法导引,助力远航

高中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现阶段的学业,乃至今后的学习都极为重要,为此在测验、讲解、拔高训练之后,我们对学生预习、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的学习方法进行了一些指引,并给学生推荐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等资源供学生去提高和突破。经过衔接之后,在第一单元的教学当中能够明显感觉到在微粒观、实验探究、物质转化等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能跟上教师的思路,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初高中教学衔接。

(收稿日期:2022—03—25)52794DC2-B091-4EC3-B595-1FEC31ACB34B

猜你喜欢
微粒初高中物质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高考中微粒间作用力大小与物质性质的考查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化学问答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