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居题材水彩画的艺术表现探究

2022-07-05 23:33陈家玥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水彩画价值

摘 要:民居建筑一直是水彩画家热衷表现的题材,陕北民居是黄土高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浓郁的地域文化,其粗犷朴实的绘画性审美表现受到许多画家的关注。国内表现陕北民居题材的水彩画家有蔺宝钢、党天才、叶献民、毛国典等。通过对陕北民居题材水彩画作品分析发现,其艺术表现呈现出以写实的干画法为主、以暖色呈现自然基调、以简洁的线条造就均衡统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陕北民居题材水彩画的价值。

关键词:陕北民居;水彩画;价值;艺术表现

民居建筑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是饱含温度的建筑。江南水乡的民居与水彩画的水性材料相辅相成,北方民居能在水彩画中呈现出水彩的写实魅力。陕西在有着悠久文化历史底蕴和黄土地域风情的大地上孕育着水彩画家,出现一大批展现陕北地域风情的作品,形成了沧桑质朴的水彩画风格。

一、陕北民居题材水彩画的艺术语言

(一)以写实的干画法为主展现沧桑之美

陕西水彩起步较晚,明末清初,水彩作为舶来品首先在南方沿海城市兴盛起来,南方的气候与水文条件与水彩材料的特性契合,能够很好地发挥水彩材料的美。后来陕西水彩在胡粹中、余钟志、梁文亮等前辈的带领下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本土水彩语言。水彩画在陕北发展势必会受到客观自然环境的影响。其一,由于陕北地区气候干燥,水在纸张上停留时间不长就会挥发,水性材料易干,不利于湿画法表现。这一点在陕北民居题材水彩画的作品中有明显的体现。其二,干画法更适合表现干枯大地的沧桑感。用水色氤氲的传统水彩表现手法很难表现出陕北民居的沧桑质感,如何合理运用水彩表现技法对陕北民居进行艺术性表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陕北民居题材水彩画多运用平涂、重叠、接色、罩染、枯笔等技法。毛国典的水彩作品《陕北组画之二》(图1)中从中景到远景层层递进,将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与空旷辽远用干笔触细细描绘出来,是画家对表现对象最深切的表达,将形式语言与内在表达完美统一。

(二)以暖色为基调展现自然的原始之美

陕北黄土高原的全年降水量稀少,使得黄土裸露在地表,放眼望去一派空旷辽远的景象,唯有亘古不变的黄。陕北窑洞是与自然完美结合的民居建筑,其外观与环境一致。地面是黄色,窑体是黄色,炕也是黄色。这使得陕北民居题材水彩画生来就带有黄色的自然基调。蔺宝钢的作品《暮冬》(图2)以暖黄色为基调描绘陕北民居,给人一种陕北民居与自然完美融合的视觉感受。画中的民居像一棵古老大树从地表生长起来,裸露出来的部分天然带有黄土高原的自然风貌。黄色的地表与黄色窑体相互映衬,画面整体呈现出苍老朴实的气质。蔺宝钢坚信没有生活的艺术是缺乏生命力的,没有生活就难以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作品,陕北高原上处处都是生命的最强音,使得他对这片土地感情至深[1]。除了黄土高原的自然色彩与陕北窑洞的相互映衬之外,窑洞内部的陈设也是以黄色为基调,橙红的门窗上挂着金灿灿的玉米,在院内休憩的家禽家畜、靠墙而立的农耕工具等,这些元素也都通过暖色的基调散发着生活的气息。党天才的作品《暖阳》(图3)描绘了暖阳照耀下的陕北农家一景,火红的辣椒与黄灿灿的玉米挂在院内,是画面色彩纯度最高的部分,画面中最重的色彩是被柴火熏黑的外墙,在院内啄食的家禽点缀在画面右下,使画面整体表现出陕北人民生活的暖意。

(三)以简洁的线条造就均衡统一的画面

陕北民居题材水彩画除了呈现朴实的色泽外,画面大多运用简洁的线条来呈现陕北民居建筑的特色。陕北民居最大的特点就是方形院落与拱形穹顶相映,方圆相济,简单且朴素。直线与弧线的对比为画面增添沉稳与均衡之感的同时又不失节奏与韵律。陕北民居这一显著的特点自然会被画家所提炼出来,如孙政学的“陕北组画”作品(图4),弧形的窑口是画面中唯一的曲线,方形的窑体和围墙的直线与之相互协调。画面中的窑洞随着山势的变化自然起伏,形成了一种韵律,几棵枯树交叉相错仿佛在西北风中摇曳,打破了远景的平衡,丰富了画面。孙政学的另一幅作品《陕北民居》(图5),表现了陕北窑洞民居群落的大场景,道路与房屋交叉相映,拱形的洞门与方形的窑体形成强烈对比,错落有致,画面中的人物为整张画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二、陕北民居题材水彩画的价值体现

(一)反映生活状态,弘扬民俗文化

陕北民居题材水彩画不仅是画家抒发个人情感的载体,它同时也是对陕北民居文化的挖掘与传播,是对陕北民居文化的高度珍视。陕北民居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深厚宽广的信天游吼出陕北人民心中的“黄土之歌”,精神饱满、情绪欢快的“大秧歌”始终传递着陕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刚劲豪放、地动山摇的安塞腰鼓打红了陕北的角角落落。陕北民居题材的水彩画,是对陕北人民生活状态的艺术化浓缩。陕北传统民居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体现在极具特色的建筑装饰上,例如:反映社会生活、迎宾接待、祈求吉祥、乐舞百戏、神仙鬼怪、珍禽灵兽的石雕、砖雕与木雕,以及陕北民居中最为典型的环境装饰品陕北剪纸与农民画等[2]。其次体现在陕北的民风民俗方面,例如:婚丧嫁娶习俗、闹秧歌、唱民歌、打腰鼓、踩高跷、打花棍等。这些民居建筑与民俗风情透射出了陕北地区浓郁的文化气息。作为陕北民俗文化的象征,陕北传统民居在水彩艺术中得到独特的表现,能够让人们很大程度上重视其审美功能,让人们对陕北民俗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如今陕北民居已成为画家们青睐的绘画创作素材,其为画家提供了许多创作灵感,促使画家创作出更具影响力的作品,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陕北民俗文化的精髓。

(二)记录传统民居,引起人文关怀

陕北民居建筑的变化过程彰显了人们从物质需求到精神追求的过程,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中开篇部分就提到:“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3]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前,不会想着建造出一栋富有艺术性的建筑。人们基于生存的需要建造房屋,如同人们基于交流的需要创造文字。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房屋是一种实用艺术,其内容先于形式。陕北民居的建造,也是基于陕北人民的现实需求。但是,经过陕北人民代代生长,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与柴米油盐将陕北民居建筑熏陶浸润,经过日月更迭,原本为了生存而建造的民居建筑便成了陕北人民记忆与文化的物质载体。陕北民居题材水彩画是把创作者的精神世界寄托在陕北民居文化世界,是对陕北民居文化的肯定。我国陕北地区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地区,它的气质犹如沧桑的老人,质朴且厚重,像走过了漫長的历史岁月,看过了人生的百态,却依然静静伫立,散发着它的沉稳和苍凉。它身处在干燥的气候与黄沙漫天的恶劣自然环境下,它还带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严肃而庄重。这正是陕北民居如此受到水彩画家的青睐并将其作为表现对象的重要原因。

陕北民居题材水彩画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具有陕北乡土特色的中国水彩画,彰显着其蓬勃的生命力。以陕北传统民居为题材的优秀水彩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居题材水彩画的发展,为民居题材水彩画注入了新鲜的力量。“建筑师只能用测绘图,用照片、录像将它们科学地记录,而艺术家却能以绘画将它们艺术地保存下来。科学的记录与艺术的再现都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4]绘画艺术对于记录陕北民居的沧桑之感与文化精髓的作用是其他工具无法比拟的。陕北民居题材水彩作品不仅是画家绘画技巧的展现,更是对陕北文化的展现。这种会慢慢消逝的民居建筑,呼吁着人们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关怀与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三、结语

水彩画家以写实为主的创作手法客观地展现出陕北豪迈的风土人情,体现出陕北民居题材水彩画淳朴、厚重的艺术特色。在全球的绘画正在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时,各种画种都在追求革新,新思潮、新材料、新理念的运用是当代绘画的特征。水彩画家不断尝试各种技法和媒介,不断推动着水彩画的发展。但是在创作中一味地追求创新技法,追求新颖的题材,追求强烈的视觉体验,会使作品容易浮于表面,缺乏深厚的情感内涵,导致其艺术的价值有限。水彩画除了要关注技法上的革新,还要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所以,水彩画家选择的表现对象最好能够展现出当地的人文风貌特征,并在创作中注入画家个人的艺术理念。因此,探究陕北民居题材水彩画的艺术表现,能够使绘画更加关注人文现实,弘扬陕北传统文化,使水彩画作品具有文化特色与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肖洋.陕西水彩画及其特色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2]吴昊陕.陕北窑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0.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

[4]楼庆西.深切的认知 可贵的感悟 喜读《余春明中国民居绘画精品选》[J].建筑师,2006(1):110.

作者简介:

陈家玥,新疆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彩。DAADFEBC-6220-4141-BC51-8EA199252C80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水彩画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论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给”的价值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