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珉:倾情保护古镇
李海珉,1947年9月出生。2010年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成立,次年李海珉被古镇返聘任顾问,带领一批志愿者越发努力保护研究古镇。李海珉不但是黎里古镇保护的见证者,更是将黎里推往全国和世界的见证者。
黎里古镇位于江苏苏州市吴江县城东南。“在黎里中学教书,我充其量是个古镇保护志愿者,在柳亚子纪念馆兼黎里文保所工作,保护古镇是我的职责所在。2007年,我退休了,但是我退而不休,我又做回了一个志愿者。”不管身份如何在变,对李海珉来说,内心只有一个愿望,他愿用一生的心血,去保护、守望他的故乡。
“旅游公司8点半上班,我往往提早半小时,这时效率最高。”如今已75岁的李海珉,仍然每天8点到办公室,走在古镇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线。1994年,李海珉走下讲台,成为柳亚子纪念馆馆员,潜心做文史研究,为申报历史文化名镇而努力着。
三年里,李海珉跑遍了周边每一个古镇,积累了一千多万字的资料,图片两三万张。1997年,黎里迎来了第一次申报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的机会。不过因种种原因,古镇申报一事被搁置了。这次机会的失去让李海珉又苦等了六年。转眼到了2003年,李海珉为新一次的申报工作做了充足的准备,可现实再一次残酷地打击了他。
“由江苏省政府审批的480个项目被砍掉了,其中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也砍掉了,我做了这么多材料全被砍掉了,最后到底谁来审批,也没有下文。”李海珉说。
让李海珉更痛苦的是,2006年,黎里因行政区划改革,与芦墟合并成汾湖镇。汾湖镇的设立,就意味着没有了黎里镇这一说法。
为了让黎里的历史“活”在世人心中,李海珉抢在并镇前出版了《古镇黎里》一书。2007年,李海珉退休,为保护古镇,他四处奔走呼吁,寻找一切机会宣传黎里。
“2013年汾湖改为黎里,2014年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接纳了我们, 2015年3月,黎里镇被纳入增补江南古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名录,这三步走得扎实、踏实,我很高兴。” 李海珉欣慰地说。“2011年我返聘到黎里古镇,担任古镇保护开发顾问,那时我有充分时间去挖掘古镇历史文化。2006年出版的《古镇黎里》只30几万字,当时写得太匆忙,太粗糙了。”李海珉说,自己花了两年时间,把积累的资料整理归类,认真修订,2013年5月《古镇黎里》再版,扩充至75万字,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建筑,二是人物,三是社会风情。
《古镇黎里》出版七年之后,文物古建、历史人物、社会风情等方面又有相当多发现。
至2020年,李海珉出版《江南古镇》《南社文化》等文物专著8部,编著6部,与人合著1部,加上刊物上发表的文稿,共计约600万字。目前,李海珉正在为出版《古镇黎里》续编做准备,分为三册,第一册建筑方面,就是现在出的《黎里古镇·建筑编》,接下来,他还将出版《人物编》和《社会风情编》。
“我预计全部写完要一百多万字吧,我想把这个续编留给我的后人,留给既热爱文史,又钟情古镇保护,同时对黎里充满热爱的年轻人,相信在留住文化之魂、故乡之根这条道路上,他们会走得更稳更远。” 李海珉说。
龙振山:古村落的“土博士”
6000年的古村落文化,45年的收集研究,3000多件的“宝贝”,74岁的龙振山将这一切连接了起来,在河南安阳渔洋村这片土地上,他身体力行,发掘研究,坚定守望。
40多年3000多件“宝贝”
“俺在1974年偶然拾到一块商代陶坯,并在村庄临漳河处发现很多类似的陶片,为了弄清它是啥朝代、有啥考古价值,就到安阳市博物馆请教专家,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了俺40多年的文物搜集考论和整理工作”。龙振山,1946年2月出生于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当过村办学校的老师、村会计、村党支部副书记,回忆起最初迷上文物收集的点滴,龙振山津津乐道。
迷上文物收集后,别人一下雨都往屋里跑,龙振山则踩着泥路往河沟里钻,因为一下雨河沟里就能冲刷出很多“宝贝”。经岳城、历磁县、上邯郸、走临漳、访邺城、过漳河、跨洹河、登太行,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鞋子破了就赤脚翻山越岭,龙振山走遍豫冀两省漳河两岸的山山水水。
毕竟不是专业出身,龙振山亟需吸收大量知识满足自己刨根问底的钻研。1987年,他买了人生中第一本专业类书籍——《工农兵考古基础知识》。此后,还订阅了《考古》杂志学习研究,1987年的那本《甲骨文字典》花费了他当时半年的收入。
龙振山说起宝贝文物,滔滔不绝,“这个陶罐口沿是从我们村东北地采集回来的,一看到它,我激动得从3米多高的地蹦了下来。陶罐口沿上面的这个字是陶文,表示一个人用两个手在敲鼓,是‘鼓’字。这个字和甲骨文是同期的,但比甲骨文更稀少。这样的口沿主要是商代的陶罐,盛水盛粮食用的,从现在来说是一个非常稀少的一个器物,又由于上面有字更显珍贵”。
每得到一件东西,龙振山都会记下发现的时间和地点,并画出详细的图示,3000多件“宝贝”,龙振山经过精心研究、对照书籍、请教专家,按朝代进行分类,45年如一日的坚持,被大家称为渔洋村的“土博士”。
开馆迎宾客
2004年3月,考古學者唐际根博士来到渔洋村证实了这里6000年不断代的村落文明史后,引起国内外考古界对渔洋村的关注,爱好者纷至沓来。
“刚开始,这些文物就堆放在一个个纸箱子里。慕名来的人多了,俺就找来很多档案盒,将具有代表性的东西摆放在档案盒里。后来,家人腾空西厢房,将两根木棍楔到土墙上,上面担个板子,就成了渔洋文化遗址文物保护所,开始对外展示。”龙振山担任所长负责日常维护。渔洋村所在乡政府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送来10个铝合金玻璃柜。龙振山精心挑选千余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陈列在玻璃柜里供人们参观,博物馆也从西厢房挪到东厢房。如今参观者来到这里可看到自仰韶文化开始,经历龙山文化、下七垣文化、商、西周、东周、秦、汉、南北朝、隋唐、宋、元,直至清末民国,跨越6000年不断代的村落文明史,仰韶陶片、龙山卜骨、商代陶鬲、战国鼎壶、汉代耳杯、北齐泥像、明代青花……共计3000余件文物,均来自渔洋村腹地,呈现着中国农耕文化的演变。
“渔洋村历史文化悠久,我感到非常自豪。俺对渔洋文化充满热爱,俺想在有生之年把历史弄清楚,然后向中央有关部门和专家写调研报告、提建议,也算是俺作为一名党员对国家做点贡献。”龙振山真切地说。
2013年渔洋村被评为全国第二批传统古村落,现在的渔洋文化遗址文物保护所免费对村民、游客开放,供更多的人了解渔洋村的文明变迁。龙振山也于2013年获得全国第六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荣誉称号。
传承与守望
“俺就是喜欢这个,为搜集和研究这些宝贝,俺倾尽所有精力和全部家产,农闲时沿着漳河上下十多里路不知徒步往返了多少次,去考察遗址分布情况,拾掇村前村后“一文不值”的残陶碎瓦,俺想利用这些东西给渔洋‘写’一部历史。”耗时5年,龙振山与本村教师高清瑞合写了一本《村史》,记载绵延数千年的漳河沿岸文化史。
古时候渔洋村曾是一个渡口,河北、内蒙、陕西等地的客商都在这里渡河,这里远离政治斗争和战争的中心,所以没有遭到彻底的破坏。曾作为商道码头繁荣一时的渔洋村,后来成为经济落后的小村庄。这两年,渔洋村充分利用并开发村里明清古建筑、文化遗址等资源,和周边邺城、西门豹祠、曹操高陵一起形成文化旅游带。如今的渔洋村更热闹了,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村里参观,展览馆也成为游客的必看之地。
“我今年74岁了,对古村悠久历史的自豪、对故土的热爱与日俱增。守望着生养俺的土地,对渔洋文化的自信让俺每天都充满激情。现在捡不到啥文物了,俺就开始研究和修复文物。这个展览馆经过几次变化,终于要走向正规了。这次省里给俺拨了200万元建设博物馆,现在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开始,马上要进行工程招投标,预计明年博物馆就能建起来。”龙振山说着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综合《吴江日报》、安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