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楠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獻标识码】A
早在2014年5月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017年10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之中。在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事业,同时也是使我国各族人民更加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强烈的事业。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序言中增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这是“中华民族”首次写入宪法,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经济社会的发展,体现的是中国社会纵向的进步;不断增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的是中国社会横向的凝聚。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经验表明,社会纵向的发展既可能伴随横向的凝聚,也可能伴随横向的离散。因此,我们必须要实现纵向进步与横向凝聚齐头并进、互相促进的民族复兴。
历史经验证明,中华民族有着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过程。自觉,意味着人心凝聚从量到质的革命性飞跃。这一转变发生在20世纪初期。当时,西方“民族”概念以及民族理论经日本传入中国,梁启超等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人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国家民族——中华民族。因此,梁启超在1902年正式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自此,中国人认为自己不但属于共同的国家,还属于共同的民族。中国各族人民形成了救亡图存的共同社会目标。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的报刊、书籍中,可以看出全体中国人民都认同这一共同社会目标,全体中国人民的心由此而紧紧凝聚在一起。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中国人民的共同社会目标。中国人民向往更加富足、文明、公正、自由的生活,更好的衣食住行条件,更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更先进的教育水准,为世界和平、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些愿望聚合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整体发展进步的大目标。中华文化的人文理性和进取奋斗特征,决定了绝大多数中国人民都认同这一目标。
但是不可否认,当前我国依然存在企图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分裂势力,试图以各种方式,妨碍共同社会目标的实现。对此,我们要用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不断用共同目标凝聚人心、不断为共同目标团结奋斗、不断实现阶段性共同目标的事实,教育那些认识模糊、认识错误的人:中华民族整体发展进步的大目标,符合每一个中国人民以及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中华文化的底色是人文理性,数千年来,绝大多数中国人民脚踏实地、努力奋斗、顽强拼搏、开拓创新。新时代,作为一名国家公民和自己家庭中的一名负责任成员,每个人都应该主动认同和积极参与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证明,共同的事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巨大作用。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救国事业,其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掀起了近代以来对中华民族认同的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都达到了历史新高度。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事业中,内地省市以各种方式援助包括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内的边疆地区,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各民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当前,绝大多数中国人民都积极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比如,在一些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教育条件较差的地方,少数人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素质与能力不足,长期依赖政府给予的各种福利。对于这类群体,政府要创造条件让其进入市场,尤其是在帮扶政策方面,要用“造血式”帮扶取代“输血式”帮扶,以扶志、扶智为主。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相对突出,因此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实际情况,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重要着力点。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向往更加强烈,在共同的事业中共同奋斗,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强的具体表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要条件是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交往与交流可以面对面直接进行,也可以通过相关媒介间接进行,而交融需要在物理空间内人与人进行直接接触。我国一直倡导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目的就是让各族人民在现实的物理空间中密切接触。谈中华民族,就要谈辽阔的国土;谈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要谈整个国土舞台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可以说,幅员辽阔的国土以及面积广大的领海,为全体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共同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體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祖国的统一、共同维护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当前,在中华大地上,我国人民实现了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现代知识匮乏者变成现代知识丰富者;从不熟悉国家通用语言到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从一个民族聚居到多民族杂居;从世居故乡到四海为家。各族人民在具体的生活与工作中进行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得到空前强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文化具有深刻、持久的凝聚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根本原因便在于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近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许多的民族国家,其中一些明确地形成了统一的国家民族。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它们形成了共同的文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包含中华文化复兴。中华文化指的并不是某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激励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完善,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以文化认同增进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
此外,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完善。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三类倾向必须克服:一类是以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某种文化替代中华文化整体;一类是不认同中华文化,存在文化割裂问题;一类是把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置于中华文化之上,过分强调某一民族文化身份,过分强调多元而忽视一体,过分强调民族文化传统的保留。事实上,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既要坚持中华文化的共性,也要注重民族文化的特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只有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全体中华儿女树立共同目标、参与共同事业、登上共同舞台、建设共同文化,而这一切也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齐头并进,必定能够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的未来!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③《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人民网,2021年8月30日。
④褚松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年第3期。
⑤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21年7月1日。
责编/孙渴 美编/陈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