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不同活力的、经人工老化处理的水稻种子进行转录组和广泛靶向代谢谱的比较分析,中科院植物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不同的种子活力可以归因于差异的生物学途径和代谢过程。通过差异基因的共表达调控网络和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分析,他们鉴定出对种子活力有正向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基因bZIP23和bZIP42,以及过氧化物酶基因PER1A。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
这项研究发现了活性氧清除途径中增强水稻种子活力的重要基因bZIP23、bZIP42和PER1A,提高了我們对种子活力分子调控机制的理解。揭示了一个活性氧清除途径改善水稻种子活力的新机制,为进一步改良作物相关农艺性状提供了有用的靶标。7B7A7E72-351F-47EB-8F7C-176CD36407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