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农村老人该如何养老?

2022-07-05 15:00
今日农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养老院养老金养老

目前我国正在迈进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农村留守老人、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好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有哪些难点、痛点亟待解决?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北京长阳普乐园爱心养老院院长闫帅,全国人大代表沈昌健等人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住养老院的老人全国不足2%

今年两会期间,有委员提出了我国养老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养老模式的问题,再一个就是养老金的问题。有哪些可以推广的养老模式或经验吗?

杜鹏:养老模式通常大家是说它含有三个维度,共同来组合成一种养老模式。比如在哪儿养老,我们是在家里边,还是在养老机构,还是在社区里边依靠养老服务来支撑。

第二种就是谁来养老,委员也提到资金从哪儿来,一方面是养老金,另一方面就是土地流转。

第三个维度实际上是如何养老,我们即使是生活在家里边,特别是在农村,也不是靠家庭成员,更多依靠社区养老服务。这就是一个养老质量的问题,需要有养老金的支持,有养老服务的支持,需要的是有人给他提供照料,仍然是生活在自己家里,但是靠社会服务的支持,这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从经济上来说,这也是最节约的一种方式。

农村老人养老靠养老金和土地

现在农村老人养老的现状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面临着哪些问题?

沈昌健:现在农村主要呈现出一个是单独居住的老人失能在家里面。第二个地方是敬老院,基本上各乡镇都有,但是敬老院根本不能满足农村的老年人生活。比如我们县有37万人口,一个县有15个敬老院,有60个老年服务站,但是我们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了近10万以上,90岁的也达到了1 000多人。

农村老人养老主要靠国家的政策,给一定的养老金。第二个方面就是他有土地,大部分老人都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种田大户。

医疗人才匮乏是养老机构痛点

闫帅在北京运营着一家养老院,那么他的养老院目前有多少老人入住?农村老人和城市老人大概比例有多少?一个月大概是多少钱?目前是盈是亏?

闫帅:像我们养老院民政报备是245张床位,我们养老院入住老人是160余位,城镇老人应该占比是60%,农村40%。要是农村老人 ,从我那儿来看的话,他们基本上承受不了这个费用,基本都是子女给,因为他们退休金很低,有的甚至没有退休金;就算是有退休金的,也就刚刚够维持开药,买一些零食,根本不足以支撑养老机构入住费。

因为我们有土地成本,我那边单人间一个月是3 500元,夫妻的话一个人是1 980元,两个人夫妻间是4 000元,智能家居全都包含了,包吃包住,提供医食住行的服务,有些健康的理疗、康养。

养老院主要是养,因为“医”作为我们这种农村的养老机构来说是一个大痛点,就是医疗人才匮乏。如果真说老人平时真的有突发紧急情况的时候,还得是打120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养老院只能是满足一个基础的拿药、看小病这种情况,大的病还得去医院。

目前,养老院运营说实话是亏的,亏在哪里了,我没有见到我的回收成本,没见到现金流,因为我们每年都不断在投入、改造,所以说这么多年你说赚是赚钱了,但所有钱都没有回收回来。

养老市场很大,为何却发展困难?

将来养老市场可能会非常大,养老的需求非常大,为什么现在发展起来会这么困难?

杜鹏:我们其实大量的养老院,特别是养老床位,它还是在最近这几年建起来的,建起来过程中一个是还面临着资金的问题。虽然政府这边给予了非营利性的养老机构在建设的时候,比如50张床位以下的,50张床位以上的,它都有一些建设性的补贴,多数地方对运营每个月有几百元钱的补贴,但是相比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说,要有合格的员工,要有符合各个方面的这些培训、资质,所以投入和产出基本能维持现在这样就算不错的了,但是前期的一些投入可能要收回来还需要很长时间。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其中专门有一句话就是,要在微利可持续的背景下,去促进养老服务的发展。其实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如果完全一直是赔钱,时间长了也很难健康发展,最终会使老人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居家养老服务规定有待完善

杜鹏:其实到现在刚开始了两个多月,我们现在其实说到的很多这种服务补贴的制度都是在试验,有的连一个周期都没试完,你看这个就是今年元旦开始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东西一试就暴露出来,还是需要改进的。

城乡老人养老金的差距将近20倍

老人有没有经济来源,有没有能力去支付养老的费用,这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岳喜环就提到了农村养老金,尤其是妇女养老金的领取问题。

杜鹏:全国人大代表岳喜环建议将农村妇女领养老金时间提前到50岁。

我觉得也是非常实际的问题,确实从公平的角度来说,应该逐渐让城乡有同样的待遇。

城市的老人,如果说是平均下来,企业退休职工,如果是3 000元一个月的话,农村大概一个月就是100多元,130元、140元这样一个水平。当然在养老保险的购买方面,就是投保方面,双方也有不同,但是直观表现出来,在养老金水平上这个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有将近20倍。

“十四五”期间国家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杜鹏:社会保障制度里,其实它原来最开始的一个基础是养老金,在这个基础上再是医疗保险。这些年大病,特别是医疗保险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

在养老金、医疗保险,我们统筹地去考虑这样一个进步,所以就出现了第三种就是长期护理保险。“十四五”期间可以看到国家的目标就是要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长期护理制度建设起来,它一方面使得经过能力综合评估的这些老人,能够知道他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服务,什么样的支持,同时有了这样一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现在是49个城市试点,覆盖了一亿两千万人。2025年如果能够把这个制度基本建成的话,它也会反过来带动养老机构服务的发展,因为就会去补贴,使得他去得到这一个专业的服务。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随着我们养老事业的进步,其实养老可能不只是一种物质的层面,也要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在敬老院的运营当中,是不是也会考虑到这一点?

闫帅:其实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比如子女之间这种情感的传递,像我们养老院要求每月一交钱,这样就使得家属必须到。

另外,老年人尤其是丧偶老人,一个人其实很寂寞,他有时候会想很多。我们就经常撮合陌生老人在一起互助一下,互相聊一聊,能够增加情感的沟通。不能让他们闲着,多给他们找点有意思的事儿,比如教他们怎么去刷刷抖音、看看直播、打打游戏、唱唱歌。

养老问题党政同责并纳入年度考核

杜鹏:有一些地方是企业把养老责任都给揽过来了。我在山东也参观了一个集团,我觉得这个做法也很有借鉴意义。企业完全有能力把这些老人养起来,但是你子女每天必须交几元钱,要想着这是你家的老人,你仍然要关心老人在这儿的生活。它不是单纯钱的问题,是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今年有两个体系它会对我们影响很大,一个就是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比如老人到底是失能半失能?他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现在国家要求今年年底要把这个标准统一。第二个就是我们叫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前期在山东、贵州、广东已经经过多个地方的试点。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里,就是把老人的一些应该由政府来买单或者支持的一些基本保障列清楚以后,再根据老人的能力,比如他是经济困难的,政府给他一定的补贴,使他能达到得到这些养老服务的能力。

要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让老年人有一个美满幸福并且有尊严的晚年关乎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实不管是就近养老还是医养结合或者是居家养老等等,目的就是要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农视网)

猜你喜欢
养老院养老金养老
养老生活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95后玩出网红养老院
This 11?year?old student brings joy to seniors one wish at a time 11岁学生助梦养老院
日本逾10万人被漏发养老金
养老更无忧了
您的退休养老金足以养老吗?
搭讪
Love Counts More爱心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