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性照片的力量:图像叙事互文链的生成与传播

2022-07-05 00:56龚新琼
传媒 2022年12期

龚新琼

摘要:标志性照片是具有高度凝缩性、象征性的视觉表征,其在与文字、图像、声音等符号的多种组合中形成表意文本。在文本层面,先行文本与周围文本构成图像叙事时空连接的互文链;在接受层面,图像叙事与其他时代的相关事件、题材和媒体之间会形成互文性解读框架,扩大和加速叙事互文链的传播。无论是标志性照片的拍摄与流通,还是其所具有的图像叙事的象征性力量,归根结底都取决于特定社会与时代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标志性照片 图像叙事 互文链

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很久以前就指出,生活的向前取决于理解的向后。2021年2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了《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一文,新华网于当天7点31分转发该报道,并将11年前的“春运母亲”照片置于网站核心位置的图片报道中。此后几小时内,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流媒体以及腾讯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和评论。根据2021年2月2日16点35分百度热榜的显示数据,“11年前那位春运母亲找到了”排名第8,搜索量达369万。2月3日10点百度热榜显示“央视评春运母亲再次打动国人”排名第9,搜索量达361万。2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刊发《每日电讯寻访“春运母亲”的报道,为何让华春莹连发4条推文点赞?》报道,随即仅在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后台,留言就达11000多条;新华每日电讯微博话题“11年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浏览量突破2亿;300多家主流媒体转发。

该文是以11年前拍摄的一张广为流传的“春运母亲”照片为线索和背景展开的。2010年1月30日,新华社记者在南昌火车站拍下了这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春运母亲”照片启动了有关“春运母亲”新闻的生产与再生产,显示出标志性照片的强大生产力,凸显了图像叙事在文本生产与接受过程中的互文链性质。

标志性照片(iconic photographs)是指被广泛传播、具有强大的象征意义的图像,其能够促进公众的讨论,并融入集体记忆的结构中。珀尔马特指出了标志性照片的六大特征:所报道事件的重要性、表征整个事件的能力、图像的名气、图像展示的显著性、跨媒体渠道对图像的频繁重复,以及在社会中生产一个原始母题,如善与恶的能力。“春运母親”是一张11年前的新闻摄影作品,在当时即被广泛传播,并获得了2011年度中国新闻摄影日常生活类金奖和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11年后,这张新闻照片成为一系列新闻报道的重要推动因素,具有内容构成、时空标识、情感唤起和意义创造的结构性、生产性力量。

1.具有稳定的内容生产力量。标志性照片成为报道内容的重要构成:一是作为标题图片,与标题文字一起构成报道标题的一部分;二是作为文字报道的重要补充,“春运母亲”照片构成对文字报道的直观、生动诠释;三是作为今昔对比中过去的象征,11年前的“春运母亲”照片在同框并置、前后排列中为照片注入新的内涵与意蕴。通过标题配图、文字诠释、图片对照,11年前的“春运母亲”照片超越了11年前那个“带孩子回家的妈妈”的单一内蕴,成为春运母亲、脱贫群众、普通劳动者等多重意涵的象征。

2.具有突出的时空标注力量。在时间的维度上,2010年春运第一天是一个鲜明的时间标识,标明了故事的时间起点;在空间的维度上,焦点突出的母亲形象与虚化的火车站背景、母亲与孩子、沉重的背包与坚毅的眼神,这些具有强烈对照意味的元素构成了故事展开的空间细节;在时空交织、结合的维度上,11年前的“春运母亲”照片固然是2010年春运首日一位母亲的时空定格,但是置于国家发展、社会变迁的时空流转中,这种时空定格又具有了更加广阔的时空坐标参照点意味,成为标注个体、时代、社会的典型视觉表征。

3.具有强大的情感唤起力量。这既是摄影的巨大优势——在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新闻事件时,摄影的力量可能优于某些移动影像所能产生的力量,亦是新闻照片的重要价值——照片是强大的说服媒介,它结合了信息和情感:它们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表征”,同时也“唤起强烈的情感联系”。11年前的“春运母亲”形象不仅“深深震撼”了照片的拍摄者,让他“多年来,始终放不下她们,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她们”,其还在广泛的传播中,对观看照片的公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就如有网友评论的——11年前是“心酸感动”,11年后是“幸福动容”;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4.具有巨大的意义创造潜能。不仅是文字,图像自身亦具有很强的意义创造潜力。照片的这种意义创造潜力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不同符号之间,如照片、标题和说明文字之间,视觉文本(图片)与语言文本(文字)之间的组合与作用来生产符间意义;二是通过图像、照片这类视觉符号内的相互作用来生产符内意义。“春运母亲”照片正是通过照片—照片、照片—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符号的排列、组合生产出多重意义。

11年前的“春运母亲”照片具有内容生产、时空标识、情感唤起和意义创造的强大力量,不仅成为母爱的象征、奋斗的象征,还成为“堪比希望工程大眼睛小女孩”成为扶贫脱贫工程的象征,成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圆梦的象征,成为祖国改革发展巨变的象征。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一张标志性的照片可以成为一个象征性的模板,用于创造跨越世代和国家的符号形式及意义,以及从某一事件、时期或群体到另一事件、时期或群体的记忆回响。

在克雷斯(Kress)和范·勒文(Van Leeuwen)看来,图像不仅是叙事性的——“呈现展开的动作和事件、变化的过程、短暂的空间安排”,还是概念性的——“表征参与者更普遍的,以及就阶级、结构或意义而言或多或少稳定和永恒的本质”,二者共同构成了图像的二元视觉结构。正是图像与图像之间,图像与文字之间经由排列、组合所生成的图像叙事文本,构成了具体文本之间及其与文本集合体之间彼此指涉、互为参照的互文链。互文链指的是文本、图像及其组合之间所形成的彼此关联、不断衍生的链式存在关系、状态。

1.在文本层面,先行文本与周围文本构成图像叙事时空连接的互文链。在罗兰·巴尔特看来,每一文本都是互文文本;在该文本之中,其他文本——先前文化的文本与周围文化的文本——以或多或少可被辨认的形式而在种种不同的层面上出场:每一文本都是由一些旧的引文编织而成的新的织品。

先行文本即先前文化的文本,凸显了叙事互文链的时间维度。图像叙事互文链的生成,必须基于先前已有的文本表征及其意义结构,这既是互文链的生成基础,亦构成了互文链的逻辑前提。即是说,正是先行文本与后续文本之间在主题、意义、形式等方面的相互关联、相互指涉,才构成了时间线上叙事文本之间的互文链接。从11年前《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图片报道,到11年后追踪报道所引发的“破圈”、延伸与拓展,都清晰地展示了先行文本对于后续文本在主题、意义上的重要影响。

周围文本即周围文化的文本,突出了叙事互文链的空间维度。如果说社会事件及其情感经验、社会时空环境构成了图像叙事的背景、语境,侧重于互文链的现实空间层面,那么,多样化的媒介再现及其延伸则构成了图像叙事文本的集合,侧重于互文链的符号空间层面。正是现实空间与符号空间的双重架构,使图像叙事互文链能够实现现实空间与符号空间的双向延伸、拓展。《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这一中心文本,既是对扶贫脱贫这一国家工程的现实效果的见证,又经由不同层次、类型的媒体和网络平台,通过转发、评论,以及相关的文字、图像、音视频报道等形式,形成了以“春运母亲”为中心的符号文本的外溢与延展,从而在现實空间与符号空间的相互见证、映衬、比照中生成了丰富多样的周围文本。

2.在接受层面,图像叙事与其他时代的相关事件、题材和媒体之间会形成互文性解读框架,扩大和加速叙事互文链的传播。维特根斯坦在谈到词语时说,意义就是使用——照片也是如此。一张照片会随着它在什么环境下被观看而改变:在画廊里、在摄影杂志上、在综合性新闻杂志上、在书里、在客厅墙上,都会显得不一样。由“春运母亲”引发的相关后续、延伸报道,赋予核心图像及其意义与过去有关图像及其意义的互文性解读框架。在媒体报道的置顶评论中,有公众将希望工程大眼睛小女孩的图像与扶贫脱贫工程的春运母亲图像联系起来,以类比二者的典型性、象征性与影响力。公众将过去熟悉的希望工程与大眼睛小女孩的关系框架,复制到春运母亲图像上,不仅将春运母亲与扶贫脱贫工程进行形象关联,而且将春运母亲与大眼睛小女孩进行类比,从而将现实的图片内容与过去的相关事件、体裁和其他媒体之间的关系情境勾连起来,形成互文性解读框架。

图像叙事互文链的生产与传播,公众的参与至关重要。尤其是互联网赋予公众图像识别、意义解读、主题提炼等参与图像叙事生产、解读的多种角色,公众基于过去事件、题材、意义等所形成的互文性解读框架,则扩大和加速了图像叙事互文链的传播。

当欧美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几乎同时提出“图像转向”的基本判断时,图像的生产与流通远未达到今天的日常化、便利化、普及化程度,但却预言了图像作为一种二维平面内的视觉再现,作为一种后语言学的再发现,与语言一道参与到人的本质建构中,从而重构人类社会认知图景与关系地图的可能。标志性照片是具有高度凝缩性、象征性的视觉表征,其在与文字、图像、声音等符号的多种组合中形成表意文本,在媒体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广泛流通中生成表达张力,在图像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中彰显其互文链叙事本质,最终成为特定时代与社会的代表性图像。当然,无论是照片的拍摄与流通,还是标志性照片所具有的象征性力量,归根结底都取决于特定社会与时代(最宽泛的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恰如桑塔格所言,摄影的贡献永远是在事件被命名之后。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

本文系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新闻记忆的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9YJC860009)、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闻图像记忆的生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BXW09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Akiba A.Cohen,Sandrine Boudana,Paul Frosh.You must remember this:Iconic news photographs and collective memory[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8(03).

[2]Helen Caple .Photojournalism: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13.

[3]Barbie Zelizer,Keren Tenenboim-Weinblatt.Journalism and memory[M].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14.

[4]Gunther Kress.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New York:Routledge,2006.

[5]隋岩,唐忠敏.网络叙事的生成机制及其群体传播的互文性[J].中国社会科学,2020(10).

[6]周启超.现代斯拉夫文论导引[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

[7][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编辑:王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