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难
“过得七月半,便是铁罗汉”,这是明代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足见炎夏酷暑在古人心目中之可怕。夏日虽然酷热难耐,但喜欢风雅和闲适的宋人却有不少消夏的方式。
由于天气炎热,纳凉成了人们的追求。纳凉大多只能在夜里,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纳凉诗。杨万里喜欢以皎洁的月光为伴,清辉孤影,来到浓密的树荫下,婆娑的竹林中,听着夏夜里悦耳的虫鸣声,夜深气清,尽管没有凉风送爽,但是闷热的暑气顿时消失,于是他吟道:“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人们不仅在夜里纳凉,也想寻找一些消夏之地。有诗为证:“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秦观《纳凉》)诗中连用“携”“来”“追”三个动词,表达了诗人在炎炎夏日中迫切寻找一处纳凉胜地的急切心情。
风雅的宋朝文人对消夏之地是十分讲究的。杨万里说池边、桥畔、河岸濒临水面,气温要低些,自然是乘凉的好去处,如果水面上还有绽放的荷花,则又给乘凉增添了几分雅趣。杨万里的《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三,写了诗人在荷花池畔纳凉的情景,诗曰:“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南宋末年诗人真山民喜欢找山中的一处凉亭避暑,其《山亭避暑》写道:“怕碍清风入,叮咛莫下帘。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苏东坡喜欢在水边纳凉,亦留有“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的名句。陆游喜欢在河堤柳荫处乘凉,还乐于躲进绿树葱茏的山中避暑,其《六七月之交山中凉甚》诗云:“城市方炎热,村墟乃尔凉。拂窗桐叶下,绕舍稻花香。”走進山中,仿佛就走出了炎夏,走入了一方清凉世界。
夏日的寺庙也是消夏的好去处。古树参天,晨钟暮鼓,一进入其中便犹如隔绝了暑热一般。大诗人梅尧臣有一首题为《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的诗,其中说道:“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中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城镇赤日如烤,而山中则清风绕屋,禅房内花木葱茏,长廊曲径幽深。诗人来到妙觉寺避暑品茗,自然乐而忘返。
夏日正午,一切安宁而美好,午睡,也是消夏的一大雅趣。苏舜钦《夏意》说:“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小院幽深寂静,诗人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浓密的树荫隔斷了暑气,正午时分,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断续的啼唱声。诗中出现的意象如竹席、石榴花、莺啼虽都是夏日的景物,但句句透露出清爽之意。
清代金廷标绘《莲塘纳凉图》
弈棋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雅技艺。在夏日悠长的光景中,下棋是正合时宜、最能消磨时光的娱乐活动。南宋理学家张九成《夏日即事》曰:“萱草榴花照眼明,楸枰水阁晚风清。萧然终日无人到,帘外时闻下子声。”
蔡确则喜欢躺在自家竹床石枕之上,以书催眠消夏。他在《夏日登车盖亭》中写道:“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宛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宋代文人的消夏雅趣,无不因时、因地、因人而自得其乐,充满了享受和飘逸之气。
选自《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