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9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09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调98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报6.9485,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19点。专家表示,但没有必要过分担心。
彭博社5日称,中国连续10天设定高于预期的汇率定盘价,是迄今为止稳定人民币的最重大举措。9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自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两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这是中国央行今年第二次外匯“降准”。《华尔街日报》称,分析人士表示,最新一次降准将向国内市场释放约190亿美元的外汇流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主要是受美国加码货币政策的影响。他表示,美元今年以来升值14.6%,在美元升值背景下,SDR(特别提款权)篮子里其他储备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贬值。人民币也贬值8%左右,但是和其他非美元货币相比,贬值幅度是最小的。刘国强还表示,人民币长期的趋势是明确的,短期内双向波动是一种常态,不会出现“单边市”。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6日表示,没必要担心人民币大幅度贬值。首先,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大,但目前中国经济基本面平稳;其次,中国的贸易顺差仍在扩大;最后,美国政府今年以来频繁加息,且下半年预计还将继续加息,这使得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增大,但国家会综合运用金融货币等多种手段对外汇进行调节管理,防止大范围的贬值。
连平表示,受制于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外部需求会进一步放缓甚至收缩,人民币适度贬值有一定益处,但要控制在正常波动范围内。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也认为,此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降,短期有利于推动中国出口贸易,但受欧美国家经济滞胀影响,人民币贬值影响程度和范围有限。因此,短期内需要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长期则需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般而言,人民币贬值后,出国留学、购物等会增加成本,同时进口会承压,但对于出口是一种利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本币贬值有助于出口企业增加出口收入,提高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但出口企业如果使用过多的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很可能也会因为人民币汇率贬值而增加支出。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认为,人民币长期的趋势应该是明确的,未来世界对人民币的认可度会不断增强,这是长期趋势。但是短期内应该是这样的,双向波动是一种常态。
(摘自《环球时报》、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