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梦影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开发建设项目接踵而至,使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该种环境变化趋势下,各地纷纷加入到生态恢复、环境优化的行列中,力求建设生态城市。以陕西省西安市广运潭生态景区作为分析对象,简单阐述其开发背景与基本定位,重点探究该湿地区的建设对于生态城市发展的影响,并分别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与城市环境3个角度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 生态景区;生态城市;环境影响;陕西省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X361;TU98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6.020
城市生态景区是当前国内外推进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其有利于恢复湿地生态、补充地下水、优化空气及防洪等,是城市强化雨洪管理、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区域气候等的重要手段。因而,探析生态景区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有积极作用。
1 广运潭生态景区概况
陕西省西安市广运潭生态景区总面积超11 km2,水体面积达5.1 km2,属于生态湿地区。广运潭建设项目包括河道治理与景观绿化2部分,前者主要是建设堤防与橡胶坝,全长10.8 km;后者涉及人工湖、景观绿化、建筑与配套设施等部分。下文从开发背景和项目定位2个角度介绍该生态景区的情况。
1.1 开发背景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开始推进各项发展战略,西安市城市建设与经济水平随之提升,城市及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但在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如生态系统恶化、人口密度太高、土地资源开发不合理等。加之相应的基础设施与整体发展不相匹配,特别是生态与水体防洪建设等方面,限制了西安市快速、高质量发展。而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西安市开始扩张城市面积,将重心向东转移,在重要河流交汇处开发生态建设工程,广运潭景区属于当地龙头项目。
1.2 项目定位
广运潭生态景区项目的实际定位,大体上可从3个角度讨论。
1)功能层面。广运潭生态景区力求成为西部“第一水城”,具有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功能。
2)重要性层面。广运潭生态景区是西安市当地重要的旅游打卡地,也反映着西安市的整体发展趋势。由于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而广运潭项目却是以“水”为主题的生态资源,显示该项目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的重要性。另外,西安市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最大的中心城市,如今的建设成果切实吸纳丝路沿途多个国家的元素,该景区连同其他项目能够进一步发挥出西安市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价值
3)文化层面。广运潭生态景区所在的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该项目在建设中还灵活运用了当代科技再现古文化场景,重点突出汉唐元素。同时,加入现代文化内容,贯通古今,突出景区的文化定位。
2 广运潭生态景区对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
2.1 经济方面
广运潭生态景区的开发有助于进一步划分城市功能区,使城市整体处于良性运转状态中,并彰显出西安市在经济、行政等领域的中心作用,增强西安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2.1.1 适应扩展需要
根据《西安市2004—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西安市开始拉伸城区“骨架”,分出多个功能区,优化城市整体布局。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不再追求短期的利益增长,更重视长期稳定运行,要求经济与环境同步推进。广运潭生态景区的建设将西安市总体经济运转线路拉长并优化,并利用自身湿地生态优势,为西安市经济发展及继续扩展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1-2]。
2.1.2 优化经济格局
西安市借助广运潭生态景区的开发给当地经济格局与城市功能定位开辟了新的道路。此外,西安市积极吸纳附近郊外乡村的经济要素,加强提升乡村地区的经济实力,同时示范引导市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整体经济的有效成长。对于生态城市的经济格局来说,西安市在进行新区建设中,应追求创新,开辟集生态、商务于一体的经济发展新阵地,利用特色新区吸引更多的运营主体加入,实现地区经济的稳定进步。广运潭生态景区依托于其特殊的存在形式,推动了西安市发展绿色经济,以该景区为核心及示范基地,进一步开发其他可调用的自然生态资源。同时,西安市通过此生态景区的引领及吸引,获得了更多的外部资源,推动其经济格局的现代化转变,对区域建设方向起到导向性作用。
2.1.3 改善景观布局
在城市旅游线路中,西安市结合其资源进行布局,东线属于其他地區游客的主要游览线路,广运潭生态景区就处于东线上。通过对其的合理化开发,促使东线产业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强化,这既是推动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需要,又是完善景观布局的重要依托。广运潭生态景区落成后,基本缓解了西安市旅游项目在人文历史方面的不足,增加了更多现代化、互动性强的项目产品,转变了西安市旅游“一次性资源”的景观局面。另外,该生态景区建成并投入运营后,切实丰富了城市景观形象,将原本的历史遗址与现代城市生态景区结合起来,连通古今,丰富了西安市东线景观类型。总体来讲,广运潭生态景区的开发对西安市生态城市的景观布局起到积极作用,其加强了整体布局的合理性,避免了单一类型的旅游资源给游览带来的乏味感。
2.1.4 促进浐灞新区全面发展
现如今,西安市西部开发需牢牢把握外资及东部区域产业转移的机会,注重基础设施与有关服务业的配套建设,以实现进一步发展。而在实现该目标的过程中,广运潭生态景区建设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在浐灞新区开发中,应把生态建设列为重点工作,从产业规划角度出发,借助既有人文与自然条件,打造绿色生态旅游。而广运潭生态景区的落成能推进战略达成,促使生态新区建设走向高潮。
2.2 社会方面
2.2.1 优化产业结构
西安市是历史文明古都,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产业实际收入,并不理想。2019年,西安市接待游客数量达3亿人次,总收入超过3 146亿元。而同是旅游地区的杭州市,总收入超过4 200亿元。究其根本,还是在于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有限。而广运潭生态景区的建成,增加了湿地生态的旅游主题,丰富了西安市旅游产业的构成要素,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增加了东线旅游的吸引力,提升了游客旅行满意度,增加了游客逗留时间,进而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及附属产业发展[3]。
2.2.2 发展生态新区
浐灞新区的形成可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建设,顺应当代生态城市的成长趋势,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此带动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使西安市成为兼顾生态、人文等特点的大都市。但浐灞新区位于西安市东部郊区,原本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较差,不利于发展第三产业。而广运潭生态景区在该新区的中心位置,其建设理念是“水”“绿”“生态”,在广运潭生态景区建成后不仅会对新区生态系统质量有着明显的优化作用,还能改善经济投资条件,丰富高端人才的储备,为生态新区的全方位发展夯实生态基础[4]。
2.2.3 夯实社会文化
广运潭生态景区的建设有利于促使当地居民主动了解西安市的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与现有资源,增强家乡自豪感。此外,广运潭生态景区的建设吸引了不同地区的人们前来观光旅游,使多元文化在这里产生交流碰撞,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发展。同时,广运潭生态景区的建设还有利于宣传、保护当地历史文化。广运潭生态景区拥有诸多文化遗产,借助旅游项目可扩大文化遗产的宣传范围,对遗产本身起到保护作用,凸显西安市千年古都的文化魅力。
2.3 生态环境
广运潭生态景区的开发建设优化了西安市的总体环境,提高了城市宜居度。通过改善沿岸生态环境,促进西安市向外围区域发散辐射作用,改善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2.3.1 优化空气质量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广运潭生态景区园林植被每日每公顷能吸收1.8 t左右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1.3 t
左右的氧气。广运潭生态景区地处西安市东北部,西安市全年东北风占主导,因此园区内植被释放的氧气可以补充到市区,提升区域氧气含量。同时,植被与水体可以抑制粉尘继续向外扩散,大约每公顷绿地每年能滞留2.2 t左右的粉尘。广运潭湿地景区的开发建设使西安市新添500 hm2绿地,每日大约能吸收900 t二氧化碳、释放650 t氧气;每年能滞留粉尘1 000 t以上。由此可见,生态景区的建设能切实优化西安市的空气质量,逐步恢复西安市的特色自然景观。
2.3.2 缓解热岛效应
所谓热岛效应是指在城市化建设中由于一系列人类活动,造成城市内部温度明显高于外部郊区的一种现象。而绿地与水体能对热岛效应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绿地可吸收光照辐射,或是借助光合作用减少区域空间热量;水体与植被可通过蒸腾作用吸收区域热量,继而在区域间形成温差,即使在没有自然风的情况下,也能优化城市整体卫生条件与通风效果。广运潭生态景区可依托于优质的湿地环境形成区域小气候,相较于干泥沙和土,其升温和降温速度可提高4倍。因此,在理论上,1份水体能缓解由5份干泥沙和土产生的热岛效应。而广运潭生态景区给西安市带来了超大面积的绿地及水体,可有效打造“绿岛效应”,加强西安市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调节能力,进一步弱化热岛效应,平衡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差,利用良好的湿地环境,有效改善城市宜居性,优化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有序发展。
2.3.3 增添水体补给
1)广运潭生态景区建设完成后,景区出现了广阔的水体及绿地。水体通过渗漏的方式向区域地下水提供补给,同时植被借助蒸腾作用挥发出一定水分,提高了空气湿度。2)广运潭生态景区建成后,地表水域有所增长,有助于增强地区水体储备能力。特别是在生态湿地区内,诸多沼泽、库塘与河流能对既有河流水体加以净化,并借助与地下水的交换控制区域地下水污染程度与概率,丰富可用水资源,解决地区缺水的问题。3)生态林带的形成与植物绿化恢复具有弱化风沙的效果,可抑制空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广运潭生态景区建成后,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给部分水禽打造了适宜的生活环境,继而丰富了生物多样性,为城市增添一抹自然亮色。因此,广运潭生态景区的建设推动了生态治理任务的进程,优化了城市中心生态环境,给西安市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性的生态条件[5]。
3 结語
构建生态城市是逐步丰富功能、优化系统的过程,如今我国城市建设重点在于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而城市生态景区和湿地存在关联与不同,城市生态景区既拥有湿地在生态方面的改善作用,又可用于教育、休闲等活动。城市生态景区的建设是促进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戴月.基于海绵城市原理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研究:以长沙张家湖生态湿地公园为例[J].智能城市,2021,7(4):31-33.
[2] 刘世博.生态保护视角下的城市湿地公园绿化养护策略[J].现代园艺,2021,44(2):161-162.
[3] 杨霄,刘森,贾超,等.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生态效应:以济西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21,41(2):162-169.
[4] 王东宇.中国湿地公园的生态效应研究[J].西部皮革,2021,43(2):83-84.
[5] 赵书艺,岳超.生态低干预的保护型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法研究:以澄江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8):18-19.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