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勇。 王艳
1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党委组织部,广西 桂林 541004
阅读作为人们主动认知世界、发展思维、提升修养的活动,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当作高尚的追求。人们的阅读载体从早期的竹简、麻布、纸张发展到了现代化的数字阅读设备。随着阅读载体、阅读工具的变化,无形中带动了阅读方式的变化。《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数字化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以前青灯古卷式的刻苦钻研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典范,而在现代,时时、处处方便地开展数字化阅读成为人们寻常的生活样态,成为人们的基本技能,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9本,相比人均纸质图书4.70本来说相差无几;数字化阅读的主力是18~49岁中青年群体,越来越多的50岁以上老人和未成年人也加入了数字化阅读的队伍[1]。
数字化阅读又称为数字阅读(Digital Reading),是结合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发展特性而提出来的阅读方式,泛指“相对传统纸质阅读的数字媒介为载体的新型阅读方式,具体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2]。数字化阅读既包括了载体的数字化也包括了阅读内容的数字化,而且逐渐演变为阅读环境的数字化。阅读的内容主要以文本和图片为主,包括音频但是不包括视频资源。虽然开展数字化阅读的人数及时长每年都在增加,但是数字化阅读还没有取代传统阅读,而是对传统阅读的补充与发展,成为数字化环境下的阅读新样态。数字化阅读改变了传统阅读仅仅依靠文字等符号来抽象传达信息的方式,立体化、关联性、互动式地运用文字、图表、声音等方式来构建阅读的意识流,为人们不限地点、不限时间开展阅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数字化阅读素养是基于数字化阅读的新方式而提出的概念,是在传统阅读素养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既包括传统阅读中获取信息、反思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也包括了数字化阅读工具的应用以及数字化环境下的阅读行为规范等内容。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首次提出电子阅读素养包括“检索和撷取、统整与解释、反思与评鉴”三个方面,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目标、拓展个人知识与潜能、参与一些社会活动。王健认为数字化阅读素养是新媒介时代公民的一种必备素养,可以将其概括为在数字化阅读中通过合法方式快速高效地获取、辨别、分析、利用、开发信息等方面的素养[3]。
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具体内容可以从国际三大阅读素测评项目中获得一些启示。 PISA在2018年的定义中删除了“纸质”文本一词,阅读素养的评价内容也逐渐开始往数字化阅读素养倾斜,并且认为阅读素养应该包括信息定位、文本理解、评价与反思等内容。国际阅读素养研究进展(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PIRLS)、国家教育进步评估(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NEAP)均对阅读素养的指标进行了明确的定义。PIRLS指出定位与提取明显信息、直接推论、解释与整合观点和信息、评价与反思文本内容和结构是阅读素养的重要部分。NEAP指出定位回忆、整合解释、批判评估是阅读素养的核心内容。在国内,许多学者也对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界定,张传真[4]认为数字阅读素养应该包括数字阅读知识、数字阅读意识、数字阅读能力和数字阅读伦理四个大的方面。胡甜[5]认为数字化阅读应该包括:数字化阅读背景知识(选择使用阅读媒介的能力,数字环境下隐私安全意识)、数字化阅读能力(获取定位信息、整合解释信息、反思评价信息、迁移应用信息)、情感态度价值观(阅读趣味性、阅读自主性、阅读伦理道德)。杨晓兰[6]认为工具性知识技能(操作类知识技能、网络相关类知识技术)、高级知识技能(获取定位、整合解释、反思评价、参与创造)、情感态度(批判性、创新性、自主性、责任感)等三个方面。
本研究基于上述学者的研究,提出了阅读素养的具体框架,主要包括了七个方面:数字化阅读态度、阅读投入度、阅读工具应用、阅读水平、阅读策略运用、阅读管理以及阅读行为规范七个方面。阅读的态度和投入度是影响数字化阅读的重要基础,态度积极、投入度高才能获得较好的阅读效果;阅读工具应用是开展阅读的前提,会用、用好技术工具才能有效地开展阅读;阅读水平反映了传统纸质阅读能力在数字化阅读环境中的迁移;自如地运用数字化阅读策略以及对阅读的进程开展管理是阅读的重要保障;数字化阅读过程中涉及的网络安全、版权意识以及伦理道德规范等问题,直接反映数字化阅读的行为素养。
目前,数字化阅读素养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对象聚焦于中小学生等未成年群体,大学生的数字化阅读素养的研究较少。大学生的性格、习惯等仍在塑形阶段,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未来核心力量,其数字化阅读的素养决定了其当前和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状态。2016 年 12 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发《关于印发〈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通知》(新广出发〔2016〕80号)中要求“提高数字化阅读的质量和水平,……深入探索读者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便捷、人性化的数字化阅读技术服务”[7]。由此看来,数字化阅读素养的提升,不仅是个人的要求,也是国家的战略。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有较多的阅读时间,也能够较为方便地接触到数字化阅读工具。大学阶段是他们接触社会的重要学习阶段,其数字化阅读素养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成效,也将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本研究开展了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调查,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大学生的数字化阅读素养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升数字化阅读素养水平的策略。
研究采用随意抽样法在广西、江苏、四川、河南四个省份的五所高校选取550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回收问卷520份,有效问卷504份,回收率94.5%,有效率为96.92%。其中,男生179人、女生325人,本科449人、专科55人,文科138人、理工科316人、体育艺术38人、其他12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人数分别为135、142、144、83人,来自农村324人、城市180人。
本问卷在借鉴张传真《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调查》、胡甜《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査问卷》基础上进行了改编。改编后的问卷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共计58个题项: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个体特征,包括性别、来源、专业、年级等。第二部分为开展数字化阅读的基本情况,例如:数字化阅读的目的、阅读的来源、选择数字化阅读的原因、开展数字化阅读的设备,以及用于数字化阅读的时间等内容。第三部分是调查大学生的数字化阅读素养,包括了七个主要维度,即数字化阅读的态度、投入度、阅读工具应用、阅读水平、阅读策略运用、阅读管理和阅读行为规范等,从多维度了解大学生的数字化阅读素养状况。问卷经专家多次审议、修改后投入预测试,经过修改后确定56个题项投入实际调查。问卷第三部分主要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进行测评,答案设置为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得分分别为5、4、3、2、1。问卷的调查维度及题项示例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调查维度及题项示例
运用SPSS 22.0和EXECL录入调查数据,进而对无效数据进行清理,对各题项的调查结果编码后,运用EXECL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SS 22.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经检验,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量表总体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984>0.7,说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信度。各维度得分均值及α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问卷各维度α系数及得分均值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阅读行为规范”维度得分最低(3.023),“阅读工具应用”维度得分最高(以上3.918),所有维度得分均值都未超过4分,表明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其中,“阅读工具应用”维度得分较高可能是由于大学生是数字原住民,从小就接触数字化的设备,而且每人都拥有手机,其应用手机的时间较多,因而对一些工具的使用会比较熟练。“阅读行为规范”维度主要从数据安全、版权的意识以及伦理规范层面来进行调查,从调查可以看出这三个部分都比较薄弱,后续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培养,从而规范大学生的数字化阅读行为,引导其尊重知识版权、强化伦理道德意识,并且保护个体的数据安全。
再者,从“阅读管理”维度(3.666)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数字化阅读管理仍有所欠缺,阅读的计划性不强,不能够主动调节阅读的进度和速度。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大学生开展数字化阅读主要目的是为了增长知识,但是更多的是根据需求进行资料查找,以及随意地了解资讯信息,而没有计划性地开展阅读。“阅读水平”(3.806)维度排在所有维度的第三位,虽然得分不高,但是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大学以前学习过程中开展的阅读训练仍然有成效,在如何准确地获取信息、理解分析以及反思评价方面能够自如地运用,只是还需要在数字化阅读环境中加以提升以迁移。“阅读态度”(3.782)维度反应大学生对数字化阅读抱有的态度不够积极,有的甚至还习惯和喜欢开展纸质阅读,认为数字化阅读会带来视力影响、辐射较大、诱导链接较多、注意力无法集中等问题。
2.3.1 数字化阅读目的调查
该项调查主要了解大学生开展数字化阅读的主要目的,该问题的题项及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数字化阅读目的的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大学生开展数字化阅读目的中,增长知识的占比最大(85.1%),可以看出其开展数字化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不断丰富自己,阅读的目的值得肯定。占比最小的为社会交往(48.4%),表明大学生并不愿意通过数字化阅读开展交往,实现在线交往有他们更为喜欢和熟练的在线交流工具,如QQ、微信、微博等。
2.3.2 数字化阅读的来源调查
该项调查主要了解大学生数字化阅读内容的来源,该问题的题项及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数字化阅读来源的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来源主要还是社交软件,如推荐的文章和微信公众号、订阅号文章等,社交软件在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开展阅读可能。听书虽然已经成为新的数字化阅读方式,但是占比仍然较少,还不被广大大学生所接受,可能的原因是听书软件一般都是付费性质,免费资源较少。再者,听书的主动性不如自主阅读来得强,自主的阅读可以控制阅读内容的进度和速度,而听书过程中控制数字音频内容的播放快慢会让人感觉较大的不适。
2.3.3 选择数字化阅读的原因调查
该项调查主要了解大学生选择数字化阅读具体原因,该问题的题项及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选择数字化阅读原因的调查结果
从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选择数字化阅读的原因主要是具有丰富的资源、阅读的时间地点灵活和呈现形式多样等,这样原因的占比都在80%以上,而“检索方便”、“成本低”也是大学生考虑的因素之一。开展纸质阅读需要通过购买或者借阅书籍、报刊等方式,大学生要付出劳动成本或者资金成本,而数字化阅读资源有许多是免费的,大学生目前还无收入来源,适合其消费的心理。“互动性强”的占比为51.6%,可以看出大学生选择数字化阅读并不注重是否可以互动,更多的是保持传统阅读的习惯,开展分享交流的意愿较低。
2.3.4 开展数字化阅读设备的调查
该项调查主要了解大学生开展数字化阅读采用的设备,该问题的题项及调查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开展数字化阅读设备的调查结果
中国《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有76.7%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71.5%的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27.2%的国民进行了电子阅读器上的阅读,21.8%的国民使用pad(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开展数字化阅读的设备使用情况与全国调查的结果相比,手机阅读和网络在线阅读的数量的排名是一致的,分列1、2位。大学生主要开展数字化阅读的设备是智能手机,因为手机几乎人手一部并且随身携带,能够为其随时、处处开展阅读提供便利的条件。大学生使用电子书阅读器的占比最低,主要原因可能是电子书阅读器的功能单一,而且需要购买相应的设备及付费资源才能使用,给大学生的阅读造成了不便。平板电脑的占比排在第三,应用比例并不高。平板电脑的价格不菲,而且没有普通电脑的功能强,更多用于娱乐,真正用于学习或者阅读的机会并不多。
2.3.5 平均每天用于数字化阅读的时间调查
该项调查主要了解大学生开展数字化阅读的时长,该问题的题项及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每天用于数字化阅读的时间调查结果
从调查可以看出,开展数字化阅读的大学生中,每天阅读时长30分钟以下人数占15.9%,30分钟到1小时的人数占比最大(约为40.0%),而1~2小时、2~3小时、3小时以上人数分别占22.4%、10.0%、11.7%。以1小时为界,1小时以下人数占约总人数的56%,而1小时以上人数约占总人数的44%。表明大学生阅读的时间较短,可能是由于学业繁重、参与社团等各类活动较多。根据上述题项了解到,阅读最多的是“增长知识”和“获取资讯”两个方面的内容,因而,大学生开展数字化阅读主要用于查资料和看新闻,这类阅读属于了解层面的浅阅读,如何加大投入度,开展深层次的阅读还需要更好地进行引导,也需要大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2.3.6 数字化阅读素养各维度基于性别的T检验
该项调查主要了解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各维度的男女差异,该问题的题项及调查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数字化阅读素养各维度基于性别的T检验
从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态度、阅读水平、阅读策略运用和阅读管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在以上维度上的均值都要显著高于女生。由此表明,男生对数字化阅读的态度要比女生更积极,开展数字化阅读的水平要更高,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字化阅读策略以改善阅读效果,能够有更明确的阅读计划及把控阅读的进度。其他维度上虽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可以看出男生在各维度上的得分均值都高于女生,可以得出结论,即男生的总体数字化阅读素养水平要高于女生。
2.3.7 数字化阅读素养各维度基于年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该项调查主要了解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各维度的年级差异,该问题的题项及调查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数字化阅读素养各维度基于年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通过问卷各维度基于年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了解到,大学生不同年级仅“阅读态度”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进而通过数据看出,大一和其他年级都具有差异,其中大一和大四的差异最大,而大二、大三和大四三个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大一的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的学习,高中阶段几乎是严格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较少开展数字化阅读;其他年级由于经过了大学生活的适应,逐渐养成了数字化阅读的习惯,对数字化阅读的态度也更加趋向于接受。
经检验,基于生源地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问卷各维度在生源地上无显著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问卷各维度在不同专业上无显著差异。
通过调查发现,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采用的阅读方式,对其抱有积极的态度,但是,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总体水平不高,问卷所有维度得分均低于4分。在调查的各维度中,六个维度的得分都较为平均,而“阅读行为规范”维度的得分相较于其他维度要低得多,反映出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行为需要规范和约束。大一新生对数字化阅读的态度要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因而,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下述策略以支持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提升。
有效发挥学校图书馆的职能,举办名师讲座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数字化阅读兴趣。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字化阅读指导,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使学生学会从繁芜的信息中辨别优劣,准确定位所需信息,学会反思、评价自己的阅读内容。引导学生从查阅资料、了解资讯等浅阅读行为向深阅读迈进,从而实现与数字化阅读内容的相融相通。引导大学生开展数字化阅读活动,例如“一周一本电子书”或者“数字化阅读排名”活动,通过物质与精神激励以及排名比较等方式,提升大学生开展数字化阅读的投入度和自觉性,有效管理自己的阅读行为。同时,针对女生数字化阅读素养各维度均低于男生的问题,采取各项措施时要着重关注女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提升,使大学生群体的男女数字化阅读素养能够相当。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新生的数字化阅读态度要低于其他年级,因而,在大学新生当中要经常开展数字化阅读活动并提供讲座指导,使其快速掌握数字化阅读工具和数字化阅读的方法,使其纸质阅读的能力和素养能够快速迁移到数字化阅读中来。教师通过布置数字化阅读的任务,营造良好的数字化阅读环境,使其不断地了解、适应、熟悉,从而卸下心理防备,接纳这种新的阅读方式。同时,通过大学生同伴之间的指导和经验分享,能够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其及时解决数字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数字化阅读可用更易用,进而改变其对数字化阅读的排斥心理,从各方面接纳进而主动开展数字化阅读。只有通过多方协同才能够提升大学新生的数字化阅读适应性,使其尽快掌握、熟练运用数字化阅读工具及方法,促进阅读效果的提升。
本研究中的阅读行为维度的调查主要从阅读的信息安全、阅读的伦理道德规范以及阅读的版权保护意识三个方面开展,这三个方面的得分都较低。首先,需要开展相关培训,增强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强化其甄别信息的能力,从而能够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其次,盗版数字资源既打击了数字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又搅乱了市场环境,号召大学生不阅读、不传播盗版数字资源,强化版权保护意识,遇到盗版行为要勇于揭发举报,从而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数字化阅读环境。最后,通过推送有益的数字化阅读内容,能够避免大学生接触不良信息;同时,通过正确引导提升其辨别力与免疫力,主动排斥不良信息,从而把专注力都放在所关注的数字化阅读内容上,提升阅读的质量与效率。
当代大学生是数字原住民,数字化阅读为其开阔视野提供了便利,也带来了网络迷航、信息超载以及阅读过程中涉及的伦理规范等问题,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数字化阅读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能够给予相关研究一定的借鉴。后续研究还需通过个案研究,以学习分析的视角对个体阅读软件的数据开展分析,更加准确、客观地了解其数字化阅读状况,评价其数字化阅读素养水平,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个性化、针对性的指导,也能够依据个体的阅读特点和阅读需求,实现数字化阅读内容的精准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