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土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22-07-04 06:53李丽华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6期
关键词:粤语乡土中华

李丽华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目前,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已得到高度重视,如火如荼地展开,但也出现了认识混乱、目标不明确、知识灌输、追求表面的形式复古等现象,在内容、形式、方法上把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狭窄化、空洞化、雷同化,影响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造成这些现象和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如缺乏终极价值思考,目标定位不明确,对传统文化内涵及外延认识不足等,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乡土文化视野,脱离青少年乡土生活经验实际。传统文化成为高高在上、远离青少年现实生活、只可远观膜拜却不可浸润其中的空中楼阁,青少年不感兴趣,不能理解和认同,难以将其内化为信念,更难以践行。从乡土文化入手,或许是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依靠方言认识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是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来的,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使用方言也更能保护和传承其他传统文化。在全国各个地方,方言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广府地区,粤语的使用尤其普遍,青少年普遍采用粤方言进行日常生活交际,说粤语,听粤语,运用粤语进行思考。除了书面写作,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通讯内容,青少年也用粤语表达。粤语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和象征,以方言为载体,更能促进青少年理解与学习乡土文化,进而过渡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能更真切地体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粤语体现着广府乡土文化的内容,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用粤语表达更能为广州的青少年所熟悉、理解和认同。

二、结合乡土生活体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學习是学习者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以及文化背景,对学习内容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青少年在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过程,是基于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与积累,从不同角度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自我加工的活动。青少年如果只是学习书本材料、理论知识,缺乏生活体验,则很难对传统优秀文化有深刻理解、认同和共鸣。例如广东的青少年很难直观感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势,也很难透彻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与神奇。因为缺乏类似的乡土生活经验,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文化就有难度,所以需要根据青少年的乡土生活经验来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比如结合广东特有的根雕,帮助青少年理解《核舟记》,或以广东四大名园为切入点教学《苏州园林》。又比如,培养青少年对传统美食文化的自信,如果从小没有丰富的美食体验,那么他们对当地的饮食文化感受就不会深,较难培养对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自信和热爱。所以可以从本地的传统美食入手,组织青少年学习制作并品尝美食,如广东的早茶文化中那些代代相传的传统小吃,促进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避免青少年盲目崇拜西餐文化。

三、依托乡土文化活动践行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使我们从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各种有形文化,其背后起作用的是形成这些文化的思维方式、审美取向和价值旨趣。所以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让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常识,更重要的是形成其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自觉认同、坚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思想,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发扬光大。有学者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在我国古代形成的思想文化精髓;[1]现在的传统文化教育,即使是读遍了儒家经典著作,但如果仅是阅读经典原文、弄清文意,显然还未达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 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 才能称之为素养。”[2]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思想,思维方式,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需重视通过实践或体验活动引导青少年在此基础上形成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并进而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渗透到每个人成长的过程,最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

在组织实践活动中,最有效的是结合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及乡土文化的内容。仍以广府文化为例,有些地方结合当地乡土文化,举行了多种实践活动,已经展现了一定的效果。如广州番禺地区,充分利用有着八百年历史的沙湾古镇文化,通过日常生活所见、所闻、所做的一些文化样式,让青少年在多种实践活动中,体会、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

四、结合乡土文化以多元方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内容因为历史久远而存在时代隔膜,其内容和表现形式可能不被喜欢时尚的青少年所接受和喜欢。因此可以创新传播方式,让青少年关注和热爱传统文化。传播形式应和时代发展及青少年心理特点契合,让中华传统的魅力能被青少年内化于心,并且能够历久弥新,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

首先要让青少年发现传统文化内容的趣味,热爱是因为“有趣”而非仅是因为“优秀”,从而使青少年爱上传统文化,乐于学习,能够自觉主动地践行。在这方面,乡土文化是比较有优势的。选择当地青少年所喜欢的、熟悉的、与当前生活密切相关的乡土文化内容和活动形式,如在广州地区选择广府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如讲古、粤剧、广绣、咏春拳、美食文化等,这些都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和趣味性,契合当地文化特色和青少年年龄特征。同时通过这些文化实践活动,也可以培养青少年当下生活所需要的技能,从而使传统文化教育更接近青少年的生活和爱好所需。例如:喜欢演讲的可以选择讲古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喜欢运动的选择学习咏春拳可以强身健体,喜欢表演的可以观看和表演粤剧。学校可以编写适合学生年龄的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如广州市百年名校培正小学的校本教材,从一年级先参观了解学校陈列的器物、建筑,到高年级了解校史名人及本地历史。在各个年级中循序渐进,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把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融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对于处于信息技术时代的青少年来说,传统文化教育要融合时代气息和科技元素,选取青少年喜欢的学习方式、参与方式和传播方式。比如采用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方式,依托青少年熟悉的乡土文化资源,将传统与新媒体技术结合。将青少年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学习结合,将娱乐和比赛结合。充分运用青少年喜欢的微信、抖音等各种平台资源,诸如建立当地传统文化公众号、网上进行最喜爱的传统艺术形式投票、录制名胜古迹旅游微视频、传统文化学习每日网络打卡等。总之,要以内化的方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使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许青春. 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几个问题[J]. 山东社会科学,2014(4).

[2]彭林. 礼乐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风范[M]. 北京:中华书局,2006:76.

注:本文系广东省2019省级教改项目“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语文教育类课程三模块混合教学模式研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传承研究与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20JZD049))研究成果。

本栏责任编辑 黄博彦1A31829C-7585-47EF-BB79-816BCC1ECA97

猜你喜欢
粤语乡土中华
粤语学堂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优雅古风与经典流行的全新演绎 童丽《粤语十大金曲Ⅱ》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