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仍显神秘的复社
埃德加·斯诺所著《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问世仅仅四个月后,1938年2月,该书中文版以《西行漫记》为名,在日伪统治时期的上海翻译出版,出版机构是迄今仍显神秘的复社。复社遗址在上海巨鹿路(原名巨籁达路)174号,位于英法租界的“三不管”地段,利于隐蔽疏散。
同为复社成员的胡愈之、胡仲持兄弟即居住于此。胡愈之为中共党员,新中国成立后,成为首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抗战爆发后,胡愈之任上海救亡协会宣传部副部长,其主要工作之一是向外国记者发布抗战新闻,因而与在上海的斯诺相识,并结交成好友。
1936年11月14日、21日,斯诺将自己与毛泽东一问一答的采訪记录,经整理后,以《毛泽东访问记》为题,在美国友人办的上海英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首先连载发表,并配发了他拍摄的那幅毛泽东头戴八角红星帽的著名照片。尽管该文经过国民党新闻检查官的审读,被删去了三分之二,但发表后依然引起轰动。
胡愈之设立秘密出版机构
1937年下半年,斯诺在北京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的书稿,将它交给英国戈兰茨公司,于当年10月出版,一时轰动世界。
胡愈之在斯诺的寓所,看到刚从伦敦寄来的样书,认为这是一本难能可贵的好书。他后来遇见八路军上海办事处的刘少文,又专门询问了斯诺的描写是否可靠,得到了刘的肯定,遂决定组织力量翻译出版此书。其时上海刚刚沦陷,要寻找一家出版社出版这么一部宣传红军苏区的书谈何容易。胡愈之急中生智,临时在自己家里成立了一家出版社,取名“复社”,把底层让出来作为复社办公场所,自己和家人都挤住在楼上,印刷则由商务印书馆印刷厂工人帮忙。
复社的宗旨,是在抗战时期特殊环境下,“促进文化,复兴民族”。《西行漫记》即是他们着手进行的第一项工作,后来又出版了600多万字的《鲁迅全集》。胡愈之任社长,成员额定30人,实际人数约20人,包括胡愈之、郑振铎、许广平、周建人、王任叔、陈鹤琴、张宗麟、沈体兰、黄幼雄、胡咏骐、冯仲足(冯宾符)和胡仲持等著名文化人,后又增补了陈志皋、周予同、李健吾、吴承禧、孙礼榆等人。复社的日常工作由秘书张宗麟(中共地下党员)主持,对外称经理。
《西行漫记》出版后,一直被日伪当局和国民党政府禁止印行和出版,蒋介石亲自下令追究该书出版处。后来复社的地址标为香港九龙路或皇后大道某某号,让敌人无从下手。 (摘自《解放日报》6.9 邢建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