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谊,刘云凯,吴幸芬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 广东深圳518000)
子宫肌瘤是妇科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多发于30~50岁女性,该病与雌激素分泌过多有关,大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往往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才能确诊,少数患者表现出白带出血、子宫出血及下腹部疼痛[1-2]。临床治疗该病多采用子宫肌瘤剥离术,手术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会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且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保障手术质量[3-4]。思维导图护理指通过以主题为中心,围绕主题将护理之间的关联分层次的以放射性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将整个过程制作成具有高度组织性且容易记住的图文[5]。无缝隙护理模式强调护理过程的连续性及完整性,强调通过系统护理以提升护理质量[6]。本研究旨在探讨思维导图引导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9月30日在我院行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者;②行子宫肌瘤剥离术者;③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伴其他类型肿瘤疾病者;②伴严重妇科疾病者;③绝经者;④肝、肾功能异常者。将纳入研究的130例患者按照病床号分为观察组(单号)和对照组(双号)各65例。观察组年龄21~59(37.52±4.53)岁;病程1~8(4.45±2.39)年;肌瘤直径1.5~9.3(5.63±2.09)cm;肌瘤部位:浆膜下肌瘤12例,肌壁间肌瘤29例,阔韧带肌瘤24例;肌瘤数量:单发肌瘤46例,多发肌瘤19例;受教育程度:小学11例,初中17例,高中或中专19例,大专及以上18例;手术方式:腹腔镜32例,宫腔镜10例,经腹23例。对照组年龄20~58(37.85±4.69)岁;病程1~8(4.68±2.05)年;肌瘤直径1.6~9.4(5.42±2.06)cm;肌瘤部位:浆膜下肌瘤10例,肌壁间肌瘤32例,阔韧带肌瘤23例;肌瘤数量:单发肌瘤52例,多发肌瘤13例;受教育程度:小学15例,初中14例,高中或中专22例,大专及以上14例;手术方式:腹腔镜37例,宫腔镜15例,经腹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术前行健康教育和相关指导,告知子宫肌瘤疾病知识及手术知识;术中遵医嘱进行护理操作;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思维导图引导下无缝隙护理模式,子宫肌瘤手术室护理思维导图,见图1。
图1 子宫肌瘤手术室护理思维导图
1.2.1 准备工作 由手术室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设计思维导图下无缝隙护理模式图,分为术前、术中、术后3个模块,选用简单直接的关键词、形象生动的图片、丰富多彩的线条及放射状的图片详细解释说明护理内容,提升思维导图的吸引力,按照子宫肌瘤手术护理内容对每级护理内容进行分散分支处理,并采用循证专业软件绘制思维导图,将护理方法设计成为信息化模块。
1.2.2 实施护理 ①术前心理干预: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详细讲解手术的治疗方案、进行流程、消除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感。在访视过程中,需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如患者过度紧张、焦虑,则需通过语言鼓励、转换话题等方式消除患者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及家属树立治疗信心,从而产生积极影响。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容易对陌生环境感到紧张,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介绍手术室环境,并讲解手术室相关器械使用方法,可采取言语鼓励、适当抚摸的方法使患者感到温暖和支持,以消除其不良情绪,使其保持乐观心态,并交代患者相关注意事项。②术前准备:术前30 min开启层流消毒,做好物品和器械准备工作,确保手术室内药品齐全,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要共同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及病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禁食、禁饮、病史、过敏史、血型、胸片、手术及麻醉同意书等,检查皮肤完整性、备皮、假牙、首饰等,核对全程患者需保持清醒状态,耐心与患者交流沟通,讲解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在保护隐私的基础上协助患者摆正确体位,保证动作轻柔,以免因过度牵拉患者肢体,损伤患者臂丛神经,将电极片粘贴在肌肉较多的部位,勿贴在毛发、瘢痕、突出的骨头处,避免电极片受压,远离心电监护的电极。③麻醉前护理:根据患者禁饮食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在麻醉前告知患者麻醉的作用及效果,告知患者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保证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协助麻醉医生气管内插管,需要注意插管深度是否达到相应位置,气囊压力是否合适。麻醉后由于患者皮肤外周血管扩张,可能出现低体温,应先提前做好保温处理。④术中护理: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乳胶垫,确保体位舒适,将室内温度调节至适宜温度22~25 ℃,注射液可先加热后注入,麻醉完成并起效后,铺无菌巾,开始手术。术中需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对患者的出血量、补液量进行详细记录,及时补充手术中必需消耗品,如有不良事件发生,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并协助进行处理,清除口腔异物,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需进行吸氧处理,手术中护士保证随时在位,密切关注患者,配合医生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双人仔细清点手术所用的器械、纱布、缝线等,并填写护理记录。⑤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手术医生、患者家属、护士共同核对标本。清洁患者皮肤上的血迹,观察引流液通畅,给予保护隐私及保暖。仔细观察患者麻醉苏醒期,待患者意识完成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转送回病房。详细告知患者和家属手术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对回收器械进行初步处理,做好消毒工作。
1.2.3 质量控制 护理人员对护理过程进行监督,给护理工作评分,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奖惩,对护理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修改,以保障护理质量。
1.2.4 反馈制订 制订思维导图引导下无缝隙护理模式专用反馈本,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或医生沟通,找出并登记提出的问题,在1周内做出相应改进。
1.3 观察指标 ①不良情绪: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7]、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7]评估两组不良情绪,HAMA共14个条目,得分0~7分为无焦虑、8~14分为可疑焦虑、15~21分为存在焦虑、22~29分为中度焦虑、≥30分为重度焦虑;HAMD共24个项目,得分0~8分为无抑郁、9~35分为轻度到中度抑郁、≥36分为重度抑郁。②术中并发症:统计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③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量表评估两组住院满意度,该量表分为护理技术、护理态度、健康教育3个项目,每个项目从非常不满意(2分)、比较不满意(4分)、一般满意(6分)、比较满意(8分)、非常满意(10分)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
2.1 两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分,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工具,能够将单一枯燥的护理内容转变为层次分明的导向图,护士通过导向图能够明确了解手术室护理的各个阶段的任务及患者需求,通过结合图片、线条和文字,采用关系图表现各个层级的主题,可视化引导图相比于枯燥的文字,更能让护理人员提取到有用信息,有助于护士规范操作,保证护理工作高效进行,减少工作错误[8]。无缝隙护理强调以满足患者需求为核心,注重“以人为本”,旨在为患者提供手术前后全阶段细致、周到的服务[9]。
本研究对行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思维导图引导下无缝隙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麻醉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思维导图引导下的无缝隙护理能有效缓解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这可能是因为责任护士告知了患者进行术前各种检查的意义,消除了患者的紧张心理,故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思维导图引导下的无缝隙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升手术安全性;主要是因为该护理方法注重手术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保温、体位护理,护士随时在位,密切关注患者,配合医生工作,术前的各类准备、消毒工作也完成得很好,为处理患者突发情况提供了便利,且术中生命体征监测也有助于发现各种突发或潜在的风险并及时处理,最终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思维导图引导下的无缝隙护理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主要原因在于手术室术前、麻醉前、术中、术后的无缝隙干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全程无缝隙护理,且护士在手术过程中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也使患者感到被尊重,故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技术、护理态度、健康教育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引导下的无缝隙护理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