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绚邦教授治疗脑血管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2022-07-02 08:48余承鸿唐嘉仪韦硕硕张晓天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钩藤决明子丹参

余承鸿,唐嘉仪,韦硕硕,张晓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上海 201203)

脑血管疾病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包括缺血性及出血性脑病,主要病因包括血管壁病变、血压变化、血液成分改变及心脏疾病等,常表现为眩晕、头痛、晕厥、偏瘫、痴呆等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脑血管疾病居中国城市居民死因第3 位、农村居民死因第1 位,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1],因此,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治疗巩固十分重要。

张绚邦教授(1936-2002 年)师从近代名医张伯臾、程门雪和刘鹤一,传承几位名师的中医思想与诊疗思路,发扬孟河学派善治伤寒、巧取温病、治法和缓、用药轻灵的学术思想,同时,张绚邦教授精研典籍,潜心研究仲景、天士之学,在对新疆常见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心病治肾、肺燥脾湿、调补先后天等学术思想,于199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首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2]。本研究以张绚邦教授临床治疗眩晕、头痛,以及西医诊断为脑梗塞、脑梗死后遗症、高血压等处方为资料,找寻张绚邦教授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用药规律,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收集张绚邦教授1996 年6 月-2000 年1 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门诊所治患者中中医诊断为眩晕、头痛,以及西医诊断为脑梗塞、脑梗死后遗症、高血压等病例的原始处方作为研究资料。

1.2 数据处理分别由2人将张绚邦教授处方中的中药名录入Excel 表,以“1”代表出现,“0”代表未出现,建立张绚邦教授治疗脑血管疾病处方数据库,并将中药数据库进行药名标准化,规范所用术语,将所录的中药名参照中国药典2020 年版(后简称药典)[3]和中药学教材[4]的命名进行统一,如“麦门冬”统一为“麦冬”等,由于中药炮制后药性、功效偏重发生变化,故同种中药不同炮制亦归为不同中药,如“生龙骨”和“煅龙骨”分为两种中药。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6 对所有处方中的中药频数做统计排序,并对高频中药进行性味归经功效统计,使用SPSS 25.0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处理,应用SPSS modeler18.0软件,采取Apriori算法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2 结果

2.1 中药频率分布分析纳入439 首处方,用药218味,用药频次≥60 的中药共25 味,其中频次前10 味中药依次为珍珠母、钩藤、丹参、石决明、决明子、郁金、葛根、酸枣仁、桑寄生、蒺藜,见表1。

表1 中药频次统计

2.2 中药功效分类使用情况25 味高频中药功效分类图显示,中药类别以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和安神药为主,见图1。

图1 25味高频中药功效分类图

2.3 中药性味分布统计25味高频中药功效性味分析显示,药性出现25 次,药味出现44 次,药性以微寒(8次,32.00%)、平(6 次,24.00%)、寒(5 次,20.00%)为主,药味以甘(15 次,34.09%)为主,苦(12 次,27.27%),辛(7次,15.91%),见图2~3、表2。

表2 25味高频中药药性、药味统计表

图2 25味高频中药药味分布图

图3 25味高频中药药性分布图

2.4 中药归经情况25味中药累计出现62次归经,中药以归肝经(17次,27.42%)、心经(12次,19.35%)、肺经(10 次,16.13%)、肾经(8 次,12.90%)为主,见图4、表3。

图4 25味高频中药归经分布图

表3 25味高频中药归经统计表

2.5 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及网络化展示设置支持度为55%,置信度为99%,最大前项数为3,提升≥1 等条件找寻出25 味高频中药潜在药物组合,见表4、图5。

图5 25味高频中药关联规则网络图

表4 25味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布

2.6 高频中药因子分析SPSS Statistics 25.0 统计软件显示,25 味高频中药KMO 值为0.757,公因子信息涵盖良好,χ2值为6 029.735(自由度为300),P<0.05,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矩阵主成分分析,提取得到7个成分,即7个公因子,见表5。

表5 25味高频中药因子分析

2.7 高频中药系统聚类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核心药对为7 对:C1,石决明、决明子、钩藤、珍珠母、丹参、葛根、郁金;C2,牡丹皮;C3,桑寄生、杜仲、牛膝、地龙;C4,竹茹、枳壳、茯苓;C5,麦冬、五味子;C6,酸枣仁、远志、柏子仁、合欢皮;C7,菊花、桑叶、茺蔚子、蒺藜,见图6。

图6 25味高频中药聚类分析树状图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高频用药中,用药频次超过60次的中药总共有25 味,其中最多的为珍珠母,共出现342次,功效分布最多的主要为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和安神药,药性多以微寒、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心、肺经为主。张绚邦教授认为脑血管疾病病症所发之时,其病机证治往往不在其本,而在其标,尤其是风阳上扰、痰火瘀阻时,治疗应以先标后本为原则,以平肝潜阳息风,化痰清火祛瘀为基本治法[5],故用药多以平肝息风、活血化瘀为主。

本研究关联规则结果中,决明子→石决明、决明子+珍珠母→石决明、决明子+钩藤→石决明、决明子+钩藤+珍珠母→石决明等药对置信度均为100%,支持度高于60%。珍珠母、钩藤、决明子、石决明四味药物为张绚邦教授治疗脑血管病的基本方—明珠钩藤方[6],其认为此四药可以平肝潜阳息风,又不至于耗伤正气和阴血,尤可宁心安神,清肝降火,通腑气,开心窍,乃平正王道之品,对于眩晕、头痛、痴呆、不寐、惊悸等症,无论寒热、虚实轻重,皆可运用作为基础,随辨证加用他药。龙盛京等[7]研究认为珍珠母提取液拥有清除活性氧的能力,能够提高体内抗活性氧酶活性的作用,从而达到一定地延缓衰老作用。决明子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实验动物血脂,且对实验大鼠有降血压作用[8],马爱翠等[9]研究发现石决明水提物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从而起到降压作用。钩藤中的生物碱—钩藤碱和异钩藤碱通过多途径协同作用,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10],异钩藤碱具有改善认知学习和记忆损伤的作用和神经保护功能,有望作为治疗阿尔兹海默病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在疗效中药[11]。此外,丹参+决明子→石决明,丹参+决明子+钩藤→石决明,丹参+决明子+珍珠母→石决明置信度也为100%,支持度大于50%,丹参有活血祛瘀、除烦安神的功效,在明珠钩藤方四味药物的基础上,张绚邦教授常加用丹参以通心脉、养心血,现代药理亦明确了丹参改善微循环、调血脂、降血压及神经保护等作用,在脑血管疾病中被广泛应用[12]。

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结果大致相似,亦存在区别。C1 在F1 的基础上增加了丹参、葛根、郁金3 味药,F1 即明珠钩藤方,为张教授治疗脑血管疾病之基本方,而丹参、葛根、郁金为张绚邦教授常用于胸痹(如冠心病、心绞痛)之宗气郁滞之证,可行气解郁,活血化瘀。气血为维持人体功能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上养于脑,则脑髓得养,故气血失调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共有病机,此为心脑同治之法[13]。F2 在丹参、葛根、郁金3 味中药基础上,配伍桑叶、菊花以平肝潜阳,疏散风热,常用于肝阳上亢及风热上犯之头痛眩晕,又可清肝明目。C3为补益肝肾、强筋通络药物,常用于患者步履艰难,腰膝酸软,肢麻等症,F6 则在其基础上配伍茺蔚子与蒺藜,以清肝明目,其中《本草正义》谓茺蔚子:明目益精,则温和养血,而又沉重,直达下焦,故为补益肾阴之用[14]。《神农本草经疏》亦谓之:“此药补而能行,辛散而兼润者也。目者,肝之窍也,益肝行血,故明目益精”[15],故茺蔚子尚可入下焦而补益肝肾。C4 为枳壳、竹茹及茯苓配伍,功能化痰行气,常配伍用于痰咳喘闷等痰阻气滞证。F4 则将茯苓与酸枣仁、远志、合欢皮药合并,归为安神类中药组,将枳壳、竹茹单独归为一组,功以化痰宽中。C5 同F5,常用于眩晕头痛伴有气阴两虚心悸等症状。C6 为养心安神中药组,C7 四味中药均可平肝抑肝兼可明目,常用于眩晕头痛患者兼有视物模糊。C2 和F7 均是牡丹皮单独一组,其可凉血散瘀,血热清则不妄动,血流畅则不留瘀,常通过与生地配伍滋肾泻火,与山栀配伍清肝泻热,治疗脑血管疾病之肝肾阴亏,虚火亢盛证。

综上,本研究通过对张绚邦教授临床诊治脑血管疾病的处方进行数据研究,发现张绚邦教授治疗脑血管疾病常以明珠钩藤方为基础,针对患者不同证型及症状辩证施治,如丹参、葛根、郁金行宗气郁滞,枳壳、竹茹、茯苓化痰除烦,酸枣仁、远志、合欢皮安神宁心,麦冬、五味子养阴清心,润肺生津,杜仲、牛膝、桑寄生、地龙补益肝肾、强筋通络,菊花、桑叶、茺蔚子、蒺藜清肝明目等,张绚邦教授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用药规则,为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钩藤决明子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钩藤花
基于UHPLC-MS/MS的钩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本草园——丹参
清热平肝话钩藤
应用决明子改善偏热体质
治阴道霉菌
“剑河钩藤”上市
决明子
治神经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