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凌箫 杨琼芳
摘 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表现的载体。”[1] 可见,学生们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感受美、倾听美和记录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的能力,当学生学会用心灵与自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人间的草木皆可以成文成诗,这才是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选择情境还原教学这种方式,不仅引导学生在有生命力的课堂上更好地感受、深度解读古诗词,而且能够学会自主、积极地内化情境,抒发情感。教师根据不同的诗词的特点创设情境,在学生的积极反馈中深化教学的效果,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和思考来丰富对诗词的理解。
关键词: 还原情境 以景激情 以诵唤情 以想象共情
陈新璋先生曾说过:“诗词鉴赏属于艺术欣赏的范畴。”而艺术欣赏,强调的是对美的体验和感悟。正如辛弃疾的经典诗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这首词上阕中,作者将咏史和写景相结合,运用典故和想象,把景物写得沉郁顿挫,悲壮苍凉。饱含着如此复杂情感的景色,没有一定的媒介,丰富的想象以及相似的身心体验,是断然无法从简单的讲解中感受得出词的精髓,用还原情境法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在讲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可先以景激情,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几段古战场作战的场面:万马奔腾的场面,排山倒海的呐喊,士兵策马杀敌的特写,让全体学生在古战场震撼心灵的音像资料中,感受了战争的激烈和战士们的奋勇杀敌,接着教师可以以诵唤情,在学生观赏视频的过程中,教师款款朗诵文本中的相应片段,再现词中描绘的磅礴大气之景和无奈、悲凉、怅惘之情,接下来可以让班级有朗诵能力的学生再次范读,或者生生齐读,读出氛围与感觉。
通过画面,诵读对诗词中的情境、氛围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们将对内容和文本主体做进一步探究:《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典故非常多,也是难点,让学生通过历史资料的整合,还原词中的典籍故事:三国时代吴国孙权继承父兄基业,西拒黄祖,北抗曹操的威风凛凛的故事;及刘裕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大败北魏,使北魏不敢与之为敌,收复两京,长安踌躇满志的故事,在学生绘声绘色的故事资料还原中,加深了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兴趣也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曾说:“情境教学的‘情’,像纽带一样,连接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2]教师应该处理好师生的对话关系、自身与文本的关系、学生与文本的关系,这三种关系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教学过程的整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感情沉郁而苍凉,词人对时光流逝抹去了历史英雄的丰功伟绩而感到无限怅惘;奸臣当道,皇帝昏庸,锦绣江山痛落敌手,看不到收复故国的希望;词人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困顿与历史英雄人物功成名就、名留青史作对比,抒发了自己怀才而不能施展、有壮志难以实现的无奈心境。面对情感如此复杂的词句,大部分学生对这首词的主旨只会泛泛而谈:“运用典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至于借了什么古,讽了什么今,学生却支支吾吾,说不上来。为了让学生“共情”,我播放映了两段历史人物事迹的视频:一则是廉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全副武裝奋勇杀敌的场面,同时还配上了激昂高昂的音乐。另一则是宋朝兵荒马乱,人民求神拜佛的情形,并配上了低沉喑哑的音乐。在这样的氛围渲染中,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了辛弃疾希望收复失地,渴望建功立业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情景的构建离不开丰富的想象,还原情境法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固然和教师的设计密不可分,但是也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是从“千古江山”和“斜阳草树”中缓缓流出的,若没有丰富的想象力,词人的写作是无法从远处着手,再到眼前之景,让读者仿佛也随着他的脚步在“寻常巷陌”中看到了英雄的身影。诗人的想象力在此可见一斑。学生在鉴赏诗句时,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难以在内心中构建出当时诗人所处的情景,也就无法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绪。因此,没有想象力,没有灵活的思维能力,鉴赏古诗词就无从说起。
孙绍振认为“还原分为“艺术感觉的还原”、“情感逻辑的还原”、“审美价值的还原”。[3] 从文学创作角度讲,创作就是实现从“科学的真价值”向“艺术的美价值”的转化,作家往往将个性体验和复杂情感,潜藏在文学形象之中,并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的方式表现出来;从文本解读角度而言,解读就是透过这种表面“歪曲变异”的形式,甚至是矛盾的表述,去真正领悟作品内在的独特情感和意蕴。
为培养学生的“诗心”,诗歌教学践行互动合作模式十分重要。在特定情境下教师为学生创造较大的自主探究活动空间,从初步感知意象到深入理解诗意,再到探究诗境以至破解情感,都体现了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作为探究主体的合作过程;以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新模式替代了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旧有模式。课堂面貌活泼,生命活力涌流,学生在质疑、思考、探究、发现、交流中碰撞出许多耀眼的火花,真正体会到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8.
[2]李吉林.李吉林文集卷四 美·智·趣的教学情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54.
[3]孙绍振《文学文本解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