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晶 杨文滢
“危”从何处来
2022年5月4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发布了《2022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有53个国家或地区约1.93亿人经历了粮食危机,比2020年增加近4000万人,创2016年以来新高。WFP执行主任大卫·比斯利亦称,进入2022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升级加剧了全球粮食短缺,WFP将难以向约1.25亿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食物,人类或将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粮食危机”。
《报告》发布后不久,不少国家纷纷开启了“自保”模式。比如匈牙利、阿根廷、土耳其、马来西亚等国家陆续采取了粮食出口管制,当地时间5月13日,印度为确保国内粮食供应充足,更是颁布禁止小麦出口令。这一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禁止小麦出口意味着接下来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将日益严峻。至此,全球粮食危机愈发成为一把悬在人类社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今年以来,全球小麦价格已上涨了45%,玉米价格涨超36%,水稻价格也上涨了16%,而据世界银行预测,这一价格还将持续飙升。然而事实上,在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地缘政治动荡的世界局势下,我们所谈论的粮食危机并非是粮食总量供给上的危机。粮食逆全球化、粮食能源化、粮食寡头化等深层原因才是推动粮食危机、扰乱世界粮食市场稳定性的真正幕后黑手。
早在WFP发布《报告》前,“粮食危机论”就已经不绝于耳了。近三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粮食供应体系已造成巨大冲击。一方面,疫情引发了普遍的经济萎靡,全球饥饿人口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疫情防控下的隔离政策导致农业短期劳动力出现短缺,食品生产和加工工厂因此停工,食品供应中断加上交通运输成本的提高,冲击着全球粮食供应链,引发了粮食极度依赖进口的西亚、北非地区更严重的饥荒与营养不良问题。一时间,“粮食危机”成了人们关注的热词。
但真正将“粮食危机论”推上顶峰的则是今年年初的俄乌冲突。2022年3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导致的粮食短缺是真实的”。此言一出,“粮食危机”直接冲上了谷歌热搜榜榜首。与此同时,美国各大媒体更是大面积释放“是战争导致粮食危机”的舆论论调,欧洲、中亚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则是“闻风而动”“未雨绸缪”,纷纷开始“囤粮”。
然而,战争并不是引发这场粮食危机的唯一因素。自2020年以来,疫情叠加美元超发、通胀抬升等因素,国际粮价就一直在不断飙升,而此次俄乌冲突,只是让原本就高涨的粮价雪上加霜而已。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的第二天,世界上最大的小麦期货交易市场——美国芝加哥交易所的小麦期货价格便跳涨了6.17%。对于全球粮食贸易格局而言,俄罗斯和乌克兰不可或缺。俄罗斯耕地面积约1.26亿公顷,粮食总产量约1.31亿吨,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拥有着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耕地面积约4256万公顷,粮食总产量约为6000万吨,有“欧洲粮仓”的美誉。随着“两大粮仓”冲突的升级,两国的粮食出口确实受到了影响。
拿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小麦来说,2021年,俄罗斯出口量全球第一,乌克兰则排名第六,两者出口的小麦总量,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而冲突导致黑海沿岸港口遭到了毁坏或者关停,这些港口承载了乌克兰90%的粮食出口。当地时间5月3日,乌克兰工业部表示,目前在乌克兰的港口内共有约450万吨的谷物被困,只能依靠公路和铁路进行出口运输,但运输能力有限,成本也将提高10%至15%。同时,冲突的持续降低了部分乌克兰农民的耕種意愿,可能加剧粮食供应紧张。有专家预测,2022年至2023年,乌克兰将有20%至30%的冬季作物播种面积将不被收割。为了保证本国民众的粮食安全,乌政府对小麦、燕麦等主要作物的出口进行了管控。
而俄罗斯方面,由于没有那么依赖港口,对粮食出口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俄罗斯的化肥出口则受到了欧美国家的经济制裁,将间接影响世界粮食产量,有专家预测,如若俄罗斯化肥供应中断,将导致全球粮食收成减少约50%。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将向与俄罗斯关系“友好”的国家供应化肥,但首先要保证国内市场的化肥供应。与此同时,俄罗斯联邦政府国家海关委员会决定,至今年8月31日前,禁止向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出口谷物,其中包括小麦、黑麦、大麦和玉米等。
俄乌两国的粮食出口地主要是中东和非洲地区。肯尼亚、吉布提、苏丹、乌干达、索马里、卢旺达等非洲国家的小麦进口,90%来自俄乌两国;埃及、土耳其、孟加拉、叙利亚的这一数据超过了60%。黎巴嫩、突尼斯、也门、利比亚对这两个国家的小麦依赖度也非常高。战争爆发后,埃及的小麦价格上涨了20%,小麦储备不足三个月。而黎巴嫩和斯里兰卡,因无法进口粮食,这两个国家已陷入经济危机和人道主义灾难,在黎巴嫩,大量不满的示威者与政府爆发了严重的街头冲突。
除了疫情和战争,极端天气也是导致粮食危机的“凶手”。据英国《卫报》报道,3月至5月,酷暑考验着印度的大部分地区,超过10亿人暴露在超过40℃的高温中,印度西北部的地表温度在4月底一度接近55℃,局地甚至超过了60℃,而一年中最热的月份还没有到来。据悉,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是少数有能力缓解全球小麦短缺的粮食生产国之一。但目前,印度正值小麦收获季节,当地收成却因热浪停摆。受不利天气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印度政府已将今年小麦预期产量下调至1.05亿吨,并禁止小麦出口,而这一举措的后果立即体现在迎来新一波涨幅的国际粮价上。和印度截然相反,按照往常,进入四五月份,美国农民将开启繁忙的播种期,但据专业农业机构BAMWX报告,美国大部分农业区气温骤降,极度低于往年正常水平,连续的降水导致土壤湿度较大,从美国北部平原到中西部再到俄亥俄河谷的种植将被推迟,美国的粮食供应链也面临一定的风险。
众所周知,极端天气将导致农作物平均单产大幅下降。从农产品的种类来看,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玉米单产预计下降7%,小麦预计下降6%,大豆预计下降3%。气温升高导致农作物生产量下降主要因为温度升高将提高杂草和真菌的存活率,从而导致农作物锈病的概率增加。另外,更加温暖的环境意味着害虫代谢率的增加,这将使得病毒通过食草性昆虫向更寒冷的高纬度农作物地区传播。近年来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的影响,美国NASA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全球约2亿人将面临食物极度短缺的状况。实际上,近两年,东非以及中北美地区已经开始受到了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显著影响,连续的干旱已经导致上百万人陷入严重饥饿状态。
粮价高涨的幕后“黑手”
如今,联合国以及一些欧美国家不断强调粮食危机,真的是因为全球粮食不够了吗?事实并不尽如此。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最新报告,目前全球粮食的整体供给并没有明显短缺,俄乌的粮食出口也并没有完全停滞。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预测,乌克兰今年全年谷物预计减产40%,而这个量,实际是可以被其他国家补足的。国际谷物理事会也预测,今年全球谷物的产量仍将达到创纪录的22.81亿吨,并大致能维持总体产量和需求之间的平衡。由此可见,粮食危机的症结不在量而在价,换句话来说,所谓的粮食危机并非是粮食总量供给上的危机,而是粮食分配不均衡,或者说粮价承受能力差别的危机。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粮价不断高涨呢?战争、疫情、天气这些毕竟都是不可控因素,在这背后还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正在推波助澜。
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粮食短缺预期”让各个国家惊慌失措,出口管制、增加粮食储备等措施纷沓而至。这说明,虽然整体上粮食并不缺,但在预期之下,世界各国人人自危,粮食贸易体系遭到破坏。一边是乌克兰粮食庫存严重积压,现有小麦库存需要差不多2至3年才能消化,乌克兰国内粮价纷纷下跌;一边是土耳其、黎巴嫩排队天价抢粮。这更加表明世界粮食生产和布局不平衡,粮食生产出口国高度集中,而消费进口国分散,使得粮食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不仅如此,发达经济体还长期通过高额农业补贴,加剧国际粮食市场的不平等分布和竞争,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和贸易环境,使这些国家的农民更为穷困,粮食产量逐年下跌。粮食是刚需,这样的供需格局会使得粮价极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而一旦“逆全球化”成为趋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就会导致全球粮食危机。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在粮食产量有余的情况下,仍然有多达8.2亿的饥饿人口存在的根本原因。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和能源价格走势不难发现,粮食价格和能源价格高度相关。近2个月以来,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经历跳涨,价格的峰值出现在3月8日。而3月8日正是拜登宣布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禁运的日子,当天欧洲天然气价格也创下了20年间的峰值。这背后是天然气和小麦生产的强关联。因为化肥生产中,氮肥合成的主要原料就来自天然气。天然气价格上涨导致化肥价格上涨,小麦的生产成本势必更加高昂。无独有偶,4月中旬,美国环保署宣布了一项对销售混合15%乙醇的汽油的豁免。当天,美国玉米期货价格跳涨,创下新高。汽油销售得到豁免,玉米价格为何大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介绍到,粮食越来越“能源化”,当石油价格超过60美元/桶时,包括生物乙醇在内的生物燃料就开始变得有利可图。生产生物燃料的主要作物之一就是玉米。截止5月17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已经逼近了114.20美元/桶的高位。石油价格处于高位,粮食价格相对偏低,这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粮食被用来制造生物燃料,导致作为食品的粮食面临额外的竞争需求,推动粮食价格补涨。
基辛格有过一句名言:
“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国家,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粮食跟能源一样,都有大宗商品的属性,也因此被寡头所垄断。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被称作“全球四大粮商”,控制着全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从上游原料到中游生产加工再到下游市场的供应,他们有着控制权以及粮食的定价权,从而左右着全球70多亿人的“饭碗”。这些跨国寡头以利润追逐为导向,一方面大搞技术壁垒,一方面对他国进行粮食倾销,从而确保自身对国际粮食市场的绝对垄断。就在WFP发出粮食危机的警告之前,这些粮食寡头们的净收入已平均大幅增长60%以上。这自然会进—步加剧国际粮食市场的不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在所有导致粮价高涨的因素中,美国都是核心参与者。美国是世界上政府对农民补贴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更是世界生物燃料生产大户,仅2021年一年就生产了4500万吨乙醇,相当于烧掉了1.35亿吨粮食。而在全球最大四家“粮食寡头”中,美国一国就占了三家。由此可见,美国在全球粮食危机中扮演的角色绝不简单。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也是严肃的战略问题。面对全球粮食危机的逼近,中国人民最关心的问题是:我国的粮食安全是否受到影响?面临哪些风险?我们又该如何端好“中国饭碗”?
4月27日,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介绍,受国际粮价影响,当下国内小麦现货价格已经跨过16元/斤的大关,价格还在上涨;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超过1.4元/斤;葵花子油价格上涨20%~30%,销售价基本是7元至7.5元每斤。但相对于全球粮价来说,这些涨幅都比较温和。此外,多位农业专家也指出,无论是俄乌冲突还是各国粮食出口管控,对我国的影响始终有限。这就是所谓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国际上关于粮食安全的标准有三条线,分别是谷物自给率达到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以上、粮食储备达到本年度消费的18%以上。从这三个指标看,中国粮食储备无虞。至今为止,中国粮食已经连续18年丰收,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口粮自给率达到100%,谷物的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而且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比例超过70%。小麦库存持续增加,可满足一年半消费需求。此外,2021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0.7%,连续两年增加,保证了粮食供应。与此同时,中储粮在全国建立起了980多个直属库和分库,覆盖全国90%的地级城市和13个粮食主产区95%的县,总仓容、罐容超过1亿吨,占全社会仓容的五分之一,构筑起“大国粮仓”的储存和调控网络体系。除了原粮储备充足,我国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也基本建立,截至目前,全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5507家、粮食供应网点45939个。有国家背书和中储粮兜底,至少短时间内来看,我们不会遇到粮食安全的问题。
至于未来我们是否会遇到粮食安全风险,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则表示,现在国际市场都是连在一起的,通过粮食和其他原材料的进出口,国际商品价格会以输入通胀的方式影响中国市场,国际上的自然灾害也会对产量、价格、市场产生影响。中国最关键的是要管好国内自己的事,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那么如何端好“中国饭碗”?
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此外,要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保证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分析道,这不仅意味着中国不仅要守牢“米袋子”,还要拎稳“菜篮子”、抓牢“油罐子”。今后要从耕地资源向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要资源。要树立大农业观,今后整个农业供给体系应该以粮食为基础,以粮食为基础,“粮经饲”统筹,推动“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形成高质高效可持续的农业供给体系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端牢“中国饭碗”指明了方向。
如今,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中国已经打下了“三位一体”的底子。首先是国内粮食综合生产体系,以确保口粮绝对安全为核心。其次粮食储备调控体系,以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市场稳定为重点。最后是全球农业食品供应链支撑,将国际农产品市场和资源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补充。长时间以来,这套“三位一体”机制已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其中包括2008年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三个突发事件叠加导致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以及2012年全球粮价暴涨等。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黑天鹅”事件,中国都能够从容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