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社会服务的网络体系与支撑机制研究

2022-06-30 01:16孙雪荧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城节点服务

孙雪荧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2020 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指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1]。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一项重大举措。[2]成渝双城经济圈成为继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区域战略。川渝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3]人与人之间、人所处的组织与组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合作可以看成高校以服务内容为媒介与不同社会机构、群体构成的关系网络。作为对不同社会单位(个体、群体或社会)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4]社会网络理论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本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空间载体,探究川渝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网络体系及支撑机制,以期提升两地高校社会服务水平,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一、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社会网络的研究发轫于20 世纪30 年代,20世纪70 年代后相关理论逐渐走向成熟。由于社会网络具有多层性、多重性和多样性,[5]围绕社会网络的分析也形成了诸多流派,如关注社会资本网络特征的社会学流派、关注网络动力和网络变迁的复杂网络流派、关注社会网络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分析的技术取向流派。虽然各个流派分析的着眼点不同,但无外乎三大分析要素,即关系、体系以及它们所承载的“信息”(社会网络理论通常将关系纽带上传递的内容用“信息”概括,可泛指社会中任何一种资源)。换言之,由节点与线构成的关系、由关系错综交织形成的网络、在关系和网络中流动的信息是贯穿于社会网络理论发展始终的核心要素。作为社会网络的形式之一,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网络的核心要素也不例外。高校与服务对象以服务内容的提供为基础形成了点对点的服务关系。随着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服务内容的多元化,与高校联接的点不断增加,点对点的关系中也不断有新成员加入,这便构成了社会服务的网络体系。所以,服务内容、服务关系、服务体系是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网络的基本构造。

由此,本研究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以社会服务内容为逻辑起点,对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行为主体(节点,即高校与服务对象或合作对象)间的二维关系、多主体间相互联接形成的三维体系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高校社会服务自网络(也被称作“个体网络”,即每所高校自己的社会服务网络)和川渝高校跨域整体网络的应然状态。最后,从动力机制、运行机制、联动机制、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入手构建高校社会服务的支撑机制。动力机制的着力点在服务内容,致力于服务关系的促成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运行机制的着力点在关系的可变性,致力于理想关系的建构与关系的维护;联动机制的着力点在网络的流动性,致力于网络的跨域合作与网络社会资本规模的扩充;而保障机制则以保障上述三种机制的有效运行为目标。

二、川渝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的网络构造

在现实社会的急剧变化中,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的网络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因此很难对其网络构造进行全景式的呈现。这里仅选取川渝高校社会服务网络的核心构造——服务内容、服务关系、服务体系进行多维呈现和深度解剖,以期探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网络的应然状态。

(一)川渝高校的社会服务内容

虽然我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相较于西方开启得较晚,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又受到战乱的影响,但是新中国成立后,这一职能在国际经验借鉴和本国实践摸索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如今高校社会服务内容已经涉及教育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区域服务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服务面向也从企业、基础教育学校、政府拓展到社会各个阶层的组织和群体。为了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高校除了要完善自身社会服务职能、履行好这几大板块的基本服务内容,还要致力于“两中心两地”战略目标的实现。围绕“两中心两地”的战略目标,重庆市与四川省两地政府联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案。其中,2021 年12 月印发的 《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联合实施方案》(下文简称 《方案》)是较为详尽的一个综合性方案。《方案》 基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从十个大方面47 个目标点进行了规划,其中致力于“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下位目标——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共建西部科学城、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和致力于“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下位目标——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共建高水平医疗养老服务体系,都明确将高校作为目标建设的重要支撑点。此外,两地教育领域联合行动的相关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2021年11 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四川省教育厅共同制定印发了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提出10 项行动计划,力图共同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改革创新试验区、协同发展示范区、产教融合先行区,其中职教融合、构建高校协同创新体系是行动计划的两大重点内容。[6]在川渝两地政府各自出台的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和 《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 中,也都提升了对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要求,并对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校实习实践基地、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划。其中,《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 明确提出“加强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与交流合作”这一重点任务,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积极推进长江教育创新带先行区建设、持续巩固和发展跨区域教育交流合作三个方面深化拓展了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7]这些国家和地方层面文件的出台都为川渝高校定位社会服务职能、提供社会服务内容指明了方向。

(二)川渝高校的社会服务关系

在社会网络理论的关系研究中,最经典的是强弱关系的优势之争。关于弱关系,格兰诺维特(M.S.Granovetter)提出的“弱关系的力量”理论认为,比起强关系,弱关系更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多样而新颖的信息。[8]关于强关系,克拉克哈特(D.Krackhardt)认为这是组织重大变革的力量。[9]此外,汉森(M.T.Hansen)通过研究证实强关系具有信任、合作等稳定属性,更有利于成员之间进行复杂度较高的隐性知识的传递。[10]强弱关系各自的优势毋庸置疑,但关系的强弱只是表象。为了找到表象的本质,要从关系的节点属性与强弱的判断变量进行分析。

1.社会服务关系节点的属性

社会网络理论研究中的节点属性包括结构特征属性和社会特征属性。结构特征属性是指节点在所嵌入网络中的位置,如著名的顶点分析[11]、“结构洞”理论[12]等都是对节点结构属性的描述。所谓顶点是指处于聚类核心的节点,如图1 中的C 点,这类节点一般都在网络中占据着中心位置。依据顶点分析,在高校社会服务关系中,高校显然属于顶点。它通过服务内容将社会中的诸多机构和群体胶合起来,并处于关系的中心。与高校所联接的节点越多,它的位置越具有中心性,中心地位也就越强。这种中心性是高校在社会服务中与生俱来的特征。但需要注意的是,顶点极易成为关系中的权力和控制中心,进而影响服务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结构洞”,简单理解就是两个网络之间的中间地带。而图1 中AD、AE、AF 这样的关系线在社会网络理论中通常被称作“桥接关系”。依据“结构洞”理论,那些拥有较多结构洞的节点(如图1 中的A,A 比B 拥有更多结构洞)在任何给定的时间里都可以相对地获得更多的非冗余信息(资源)。基于这一分析,高校如果想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应该积极地突破自己网络的限制,向网络外部的机构、群体延伸关系。

图1 “顶点”与“结构洞”

节点的社会特征属性是一个内容更为丰富的概念。节点的性别、年龄、家庭、地域、社会经济地位、兴趣与态度价值观等背景因素都可纳入这一范畴。[13]关于这一属性的研究中,邱泽奇等人综合考虑各种属性因素,引入了“特征同质性”(节点在社会特征属性上的同质性程度)这一概念,认为“关系”之所以发挥作用,并非是因为强关系或弱关系,本质上是因为“关系”联接的两个关系人在社会特征属性上具有同质性。[14]这似乎与教育学领域一些学者关于合作关系形成条件的研究构成了矛盾,如美国教育学家古德莱德(J.I.Goodlad)认为,大学与其他机构合作关系得以建立的条件之一就是伙伴间的异质性。[15]日本学者赤星晋作进一步阐释了这一观点,将异质性解释为“目的、功能、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差异”[16]。实际上,只是由于关系具有可变性,而学者们关注了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才造成了矛盾。大学与其他组织、机构建立服务或合作关系,最初都是源于变革、改善等目的,以一方或双方的需求为关系起点。那么在这个阶段,异质性恰好为资源互补、形成服务关系提供了更多可能。但随着关系的发展,关系双方的异质性尤其是在文化上的差异可能会成为关系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17]所以,从关系的纵深发展、关系的作用发挥上来看,大学与关系对象通过“共建、共商、共享”来强化特征同质性尤为重要。

2.社会服务关系强弱的解释变量

关于关系的强弱,格兰诺维特在其论文《弱关系的力量》 中用联系的时间量、情感强度、亲密度、互惠程度四个量来解释。[18]那么在高校社会服务关系中与之对应的四个变量应该是什么呢?

首先是联系的时间量,这一变量可以用高校与其他节点联系的时间总和来解释。高校社会服务项目有长期项目也有短期项目,还有一些非正式的服务项目。长期项目有比较稳定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短期项目多为一时性的合作。大学教师个人层面建立的服务项目多属非正式项目。但这里并不能将每个项目持续的时间长短等同于联系的时间量。例如,重庆市教委委托某大学对区域基础教育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在培训项目结束后很可能因为培训效果显著而建立起其他服务项目。非正式项目亦如此,甚至可以由个人层面的非正式项目发展成组织层面的正式项目。所以在长期服务项目中高校与其他节点“联系的时间量”是一种线性增长,而在短期和非正式的服务中可能是一种间断的非线性叠加。

其次是情感强度,这一变量可以用高校与其他节点之间的相互认同来解释。在多媒体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认同不一定基于直接的合作关系,很可能基于大学的“非权力性影响力”[19]。而在已建立服务关系的情况下,这种认同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服务质量和对等的合作方式。

再次是亲密度,这一变量可以借助学者们提出的“共同体”理论[20]来解释。“共同体”指向的是关系主体间的最高亲密度,它实质上是包含了三种意蕴的结合体:成员思想信念层面的精神共同体、利益共享和文化融合层面的合作共同体、问题解决的指向和过程层面的实践共同体。[21]成员在这三个层面越是统一,越具有特征同质性,也越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是互惠程度,这一变量直接指向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路径的转型。追溯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历史,无论是在赠地学院时期,还是在积极推动技术转移时期,高校社会服务职能都是作为单向交流来执行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美国大学为首引领的“参与型学术”的全新范式将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由单向度“服务”转变为多向度“合作”“互动”“协同”,由单纯“利他奉献”转变为“合作共赢”。[22]这种互惠共赢的程度也成了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参与主体间关系强弱转换的重要调节变量。

(三)川渝高校的社会服务体系

在川渝高校跨域整体网络中,各个高校的社会服务自网络是基本的网络单位。在整体网络和自网络中,诸多弱关系和强关系的组合又分别构成了“松散网络”与“坚固网络”。这是川渝高校社会服务自网络和整体网络的两种基本关系体系。

1.自网络中的“松散网络”与“坚固网络”

图2 是高校社会服务的自网络模型。如图所示,由于置身于千丝万缕关联着的社会中,高校拥有一个规模庞大的“松散网络”。在此网络中高校以合作平台或长期服务项目为依托,形成了诸多双向合作或单向服务的强关系,基于这些强关系又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的“坚固网络”,如基于教育实习基地、教师发展实践基地与基础教育学校、地方政府、区域培训学校、教研机构形成的教育服务关系网,基于产学研平台与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形成的科技服务关系网,基于智库建设、实践问题研究与区域政府、农村地区等形成的区域服务关系网(有时企业也会加盟),基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地方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科技馆等形成的文化服务关系网等。随着高校社会服务项目越来越多元化,新闻媒体、医疗机构、评估机构、金融机构、社区居民、毕业生等都可能基于既存的弱关系发展成强关系,并加入“坚固网络”。

图2 川渝高校社会服务的自网络模型

当然,模型所呈现的只是一个理想状态。从现实状况来看,川渝高校社会服务自网络的发展并不乐观。教育部公布的2021 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川渝地区共有高等学校219 所(重庆有普通高等学校69 所、成人高等学校3 所;四川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34 所、成人高等学校13 所)。[23]而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公布的2021 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485 个典型案例名单中,重庆共有12 所职业院校的17 个案例、四川共有22 所职业院校的23个案例上榜,[24]高校社会服务的规模和合作深度都有待加强。因此,高校一方面要利用好非权力性影响力和师生个人层面的非正式服务项目,发展弱关系、积极搭建“桥接关系”,增加“结构洞”数量,以增加社会网络的潜在规模;另一方面要维持好已有服务项目中的关系,努力增强已有关系的强度和特征同质性;同时,还应该发挥自己在网络中“桥接关系”的作用,为其他节点间关系的建立搭建桥梁,以增强自网络中其他节点的关系强度和整体网络的凝聚力。

2.整体网络中的“松散网络”与“坚固网络”

川渝两地的高等教育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相对于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地区规模还是偏小且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成都和重庆主城区,呈现“双核独大”“中部塌陷”的特征。[25]从目前的两地区域高等教育共建共享情况来看,虽然初步形成了以高校为中心的政府间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四种模式,但仍存在共建共享意识不足、共建共享资源分配不协调、体制壁垒阻碍共建共享融合等问题。[26]有学者对两地区域合作创新网络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整体合作网络呈现规模、合作关系、凝聚力增长的趋势,同时也呈现出低密度的分散性的小世界网络特征。[27]当然,高等教育的共享共建情况和区域合作创新网络都只是两地高校社会服务网络体系的一个切面,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两地高校社会服务网络基础薄弱,整体较为松散。那么何为川渝高校社会服务整体网络的应然状态呢?

图3 是川渝高校社会服务跨域网络的整体模型。首先,各个高校的社会服务自网络是整体网络的基本节点。无论是发展自网络还是构建整体网络,高校都要不断强化已建立的社会服务关系,将自网络中既有的若干个“坚固网络”进行衔接和整合,如将科技服务关系网、教育服务关系网等与区域服务关系网进行整合,形成更大的“坚固网络”,以增强节点本身的资源整合及信息传递能力。

其次,川渝高校间的联盟是整体网络的框架(图3 虚线圈内部分),决定了该网络的结构特征。从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目标的实现来看,高校间“共建、共商、共享”是客观要求。高校是同质性较高的网络节点,这样的节点更有利于“共同体”建设。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上,高校间如果能够结成盟友会极大提高资源和智慧的整合能力,从而提高问题的解决效力。联盟的建设要以“多点多级”交互发展、支撑发展为思路。[28]先发展成都、重庆双核高等教育联盟,构建中心增长极;同时积极搭建“桥接关系”,将联盟扩大到绵阳、宜宾、南充等发展潜力较好的城市,培育次中心增长极;在此基础上,再向成渝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扩大联盟,发展边缘增长极。以强带弱,在逐步扩大联盟网络规模同时,不断增强网络的整体凝聚力。

图3 川渝高校社会服务的整体网络模型

最后,发展多层级集群(图3 左上角)、扩大与两地之外的网络关联(图3 虚线圈外)是川渝高校社会服务整体网络的未来路向。这一发展路向主要是为了应对高校社会服务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概括当今世界的环境。也有学者将当前国际社会的问题概括为五个“失”:疫情失控、经济失速、政策失灵、民主失范和治理失效。[29]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变化,川渝高校社会服务整体网络还应在网络的社会资本存量上积极构建。社会资本存量多寡主要取决于社会网络关系的质量和规模。以高校联盟为“桥接关系”,努力构建双城联动的多层级结盟的服务网络,主要致力于整体网络质量的提升。如果自网络中的其他成员,如基础教育学校、企业、教研机构等都能够成为资源获取和传递的中坚力量,必将增强整个网络的凝聚力。利用川渝社会服务整体网络中的节点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中其他城市的高校社会服务自网络或高校联盟建立合作关系,则主要致力于整体网络规模的扩大。川渝地区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中的重要节点,具有联动东西、带动南北的区位优势。川渝高校只有与上海、江苏、武汉等长江经济带的城市高校扩大合作与交流,才能让长江经济带的高校社会服务网络“活”起来,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进而形成更大的合力应对国际社会的瞬息万变。

三、川渝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的支撑机制

对川渝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网络构造的分析在理论上探讨了这一网络的应然状态,但这种状态能否从应然转为实然还需要构建起保驾护航的支撑机制。作为高校社会服务网络基本结构的服务内容、服务关系、服务体系是网络得以流动和运转的基础。因此,需要建构起与三个层面相对应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联动机制,以及保障三大机制运行的保障机制。

(一)以外促内的动力机制

服务内容的生成是服务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当服务关系建立后,无论是高校社会服务自网络还是川渝的整体网络,关系纵深发展的关键一环都指向了服务质量。如上所述,对服务质量的认同会提高主体间的情感强度,进而提高其他解释变量的强度。由此,应以社会服务内容的生成与质量的提升为目标构建动力机制。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Lewin)的场动力理论认为,任何主体行为的产生都是外部环境刺激和主体内部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30]基于这一理论,应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考虑动力机制的建构问题。从外部环境刺激来看,高校社会服务形成的外部推力除不可控的社会变化外,主要是政府的政策牵引。从主体内部动力来看,履行社会责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领域竞争力等是各主体的重要内驱力,但这也是动力机制构建中不太可控的部分。所以,借助政府的政策力量,以外促内是动力机制构建的可操作性思路。

首先,川渝政府要加大对高校社会服务项目的规划与支持,发挥环境引领和桥接作用。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校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 等国家支持高校社会服务配套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成渝双城社会服务工作的现实需求制定更为细化的引导和支持政策。同时,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为纲,用项目申报、项目委托、项目招标等方式促进双城经济圈建设中高校在社会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方面的探索。

其次,两地政府要联合建立高校社会服务的督导评估机构,制定社会服务质量的督导评估制度和激励政策。督导评估主要围绕社会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及项目目标达成情况对社会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的系统评估和价值判断,目的是完善社会服务的质量治理。质量治理的良性发展有赖于各主体的参与意愿与动机,激励政策是为了与质量治理形成正向闭环,即形成“服务质量好—得到奖励(荣誉、资金、资源、政策倾斜等)”的正向循环。

(二)内外协同的运行机制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最终还要依靠强关系的力量。但高校的社会服务关系并不是形成时即为强关系,它可由弱变强,也可由强变弱。此外,依据顶点分析的思路,在社会服务的自网络中高校极其容易成为自网络中权力和控制的中心,进而影响服务关系的发展。因此,为了高校社会服务中主体关系的良性发展,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建立运行机制。

内部协同机制是指高校内部院系之间在学科、科研、教学、课程等层面资源要素的融合与共享,其目的是提高高校节点的资源配置能力。为此,首先要实现校-系协同。高校要将社会服务列为学校的工作事务,注重制度建设,并在校和院系层面都建立专门的社会服务职能部门,以实现校、系在社会服务工作中的对接。其次要实现系-系协同。各院系之间加大合作与交流,在学科、科研、教学、课程上深化合作与融通,在学校社会服务工作中贡献自己的资源与智慧。

外部协同机制是指高校与社会服务网络其他节点之间在人力、物力层面资源的整合与互动,其目的是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关系强度,构建“坚固网络”。首先,高校与服务对象和合作对象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充分了解对方的优势资源和需求,以促进更为全面的合作和创新型合作的生成。其次,要建立事务协商机制,明晰各方权责,避免出现一方主导的运行模式。最后,要建立运行反馈机制,对服务内容或合作内容的实现情况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以保障服务质量。

(三)战略联盟的联动机制

川渝高校社会服务整体网络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是川渝高校联盟。为了保障联盟网络的坚固性和凝聚力,两地高校共建与之相应的战略联盟机制是应然也是必然。联动机制的构建要从战略定位、联动体系、合作模式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战略定位是联动机制建立的基础。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川渝高校要围绕“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开展社会服务,并在服务的过程中合力构建川渝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此,川渝高校要肩负起如下使命:一是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共建教育教学共享平台;二是以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提升川渝高校与川渝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能力;三是以构建学习型社会为目标,联手共建教育文化体育资源共享平台;四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共建新型智库,支援农村建设。

联盟体系是联动机制的运行实体。川渝高校要以具备强势专业的高校院系为牵头单位,成立各个领域的联盟机构。一方面,领域联盟机构要以上述使命为目标,制定联盟运行的相关制度、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另一方面,领域联盟机构要负责与政府、企业、基础教育学校、科研机构、教研机构等联络与对接,负责目标方案的实践落实与联盟的有效运行。

合作模式是联动机制的运行范式。川渝高校要在保持自己独立性、主体性的基础上,强化深度合作,形成高校发展共同体。具备强势专业的高校院系虽然是牵头单位,但在联盟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在高校联盟中,所有参与单位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理念,切实建立对等的强关系,以形成川渝社会服务的“坚固网络”。

(四)政府引领的保障机制

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的保障机制是社会服务中合作主体能够发挥各自功能和优势的有力支撑。由于高校社会服务网络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且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角色、地位、利益和需求。无论是高校社会服务的自网络,还是在此基础上组成的整体网络,势必都将面临复杂的利益分配与协调问题,而政府就是最好的调节者。因此,在保障机制的构建上,成渝双城及各个区县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除了理念上要强化“一盘棋”思想、推动各个领域的“一体化”发展,重点还要在制度、组织、条件三个方面建立起有效的保障机制。

制度上,要建设和完善有益于川渝高校联盟及高校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发展的制度体系。具体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围绕动力发展机制中环境引领、督导评估、激励三个方面制定制度。宏观层面指成渝经济圈建设中的方向性制度;中观层面指与具体的社会服务几大内容板块(教育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区域服务)相关的制度;微观层面则更为具体,如实习基地建设、职教融合、高校协同创新体系中的环境引领、督导评估、激励政策。

组织上,要构建纵横相通的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对接机制。首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四川省教育厅要共同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社会服务中心,负责两地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社会服务统筹布局等具体活动的部署。其次,两地的下属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办,负责与中心对接,形成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实和统筹协调机制。

条件上,要在经费、信息等方面积极构建保障体系,打牢成渝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的基础。一是设立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的专项资助经费,支持川渝高校联盟活动的开展和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二是开发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社会服务”门户网,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将重要政策、联盟动态、方案规划、社会宣传、合作成果等内容进行公布与分享。

猜你喜欢
双城节点服务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