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雨航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每个家庭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盛宴,谁都不能缺席。除夕之夜,离家在外的人无论相隔多远、工作多忙,总是要跋山涉水舟车劳顿地赶回家中,和家人一起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然而,我家1986 年的年夜饭,父亲却缺席了。
1986 年腊月二十三的上午,远在省城做工的父亲打电话到村支书家,要村支书的家人告诉母亲一声,他要在大年三十的当天才能赶回家来。因为父亲打工的那家工厂正在赶制一批订单,老板说了,活儿干到年三十的上午就放假,不耽误你们回家过年。父亲在心里算过了,剩下的时间能赶上回家吃年夜饭。父亲想多挣些钱回家,便答应留下来加班。
大年三十那天下午,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四人不时地到村口张望,盼望着父亲的高大身影出现在村道上。可等到天色越来越黑,也不见父亲的身影。我们都失望了,说:“父亲不会不回来了吧?”母亲却信心百倍:“不会的,你们的父亲一向是个说话算话的人,他说回来就一定能回来。”
时钟指向晚上10 点的时候,母亲下厨烹制了许多美味的菜肴,在堂屋里放好了桌子,摆上了崭新的碗筷,热好了给父亲准备的好酒。母亲说:“你们的父亲在外辛苦打了一年的工,今天是大年除夕夜,要好好犒劳一下你们的父亲。”母亲坚定地认为,再过一会儿,父亲就会披着一身寒霜走进屋来。可母亲做好了饭菜,摆好了饭桌,父亲却迟迟没有回来。母亲再也坐不住了,解下围裙,披上棉袄,来到村口的官道上张望父亲,等待父亲。不一会儿,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也来到村口,和母亲一起等候父亲。
天很冷,我们的双脚尤其冻得厉害,不得不在雪地上跺着脚取暖。不知过了多久,村子的上空开始升腾起一团又一团五彩缤纷的艳丽烟花,燃放鞭炮的声音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各家各户已经开始吃年夜饭了,而我们和母亲却站在村口,翘首企盼着父亲的归来。在新年钟声敲响的前一刻钟,母亲对我们说:“我们回吧,看来你们的父亲有事儿耽搁不能回来了。”我们和母亲前脚刚进屋,村支书的小儿子后脚就来了。他对母亲说,父亲傍晚的时候来过电话,他一忙就忘了过来告诉我们了。父亲在电话里说,为了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开春上学的费用,他要留在厂子里值班打更,就不回来和我们一起过年吃年夜饭了……
母亲重新热了饭菜摆上桌子,叫我和哥哥去院子里放了鞭炮,便开始正式吃年夜饭。虽然父亲没有回来,但母亲仍然给父亲留了一个位子,摆了一副碗筷,倒上一杯白酒。在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母亲和我们兄妹一起举起酒杯,对着父亲的空位恭恭敬敬地给父亲敬酒,感谢父亲一年来为这个家所做的一切。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30 多年了,但1986 年父亲缺席的那顿年夜饭,却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里。至今想起,依然泪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