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华,孟宇坤,周 超
(1.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
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基本元素,是智慧城轨实施和承载的主体,也是展现城市轨道交通集成创新能力与应用成果的示范窗口[1]。
建设智慧车站旨在提升车站运营管理效率和乘客服务水平。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推进和网络化运营的不断深入,大型换乘站越来越多,客流增长迅速、车站时空特征复杂多变、运营环境复杂(大客流、突发事件等)等因素导致车站管理越来越困难。随着智能设备、监测手段、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支付手段(刷脸支付等)在轨道交通行业蓬勃发展[2-3],车站迫切需要向智慧车站转变,提高智慧化水平以实现节能和减员增效,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为乘客提供更为舒适、安全、可靠、一体化和人性化的服务,提升乘客出行体验[4-6]。
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业务系统和设备部署分散、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业务流程融合协调效能不足、智能综合管控效率较低等问题,借助BIM、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以数据应用为核心,基于跨类型数据计算及共享,打通业务系统数据流转全过程,设计了智慧车站运行与综合管理平台,提高了车站综合业务、复杂专业系统集成的运营管理效率,促进车站全面实现数字可视化、业务协同化和综合管控智慧化。
在车站日常管理中,无法预测瞬时客流,在突发大客流时,车站需及时进行客流疏导,以保证运营韧性。在面对乘客扶梯逆行、摔倒等异常行为时,迫切需要以可视化形式进行语言和图片告警,以便及时应对,保障乘客出行安全。面对突发事件时,车站依托于线路线网级指令的上传下达,尚没有一套应急处置管理系统能快速应对紧急情况,实现视频分析、综合应用和应急场景联动。
在车站日常服务中,运营人员需提供乘客问询、票务异常处理等多种服务,为减少客服中心人工票务处理的工作量和人工办理排队等候时间,需构建面向不同乘客类型的个性化服务体系,提供自助化、差异化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
传统车站的工作人员每天需接发列车、维持站台秩序、监视列车运行状态、处理在接发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巡视站厅设备运行状态、统计能源消耗和人工开关站等情况,工作强度大、耗时长、效率低。因此,需借助智慧化手段简化设备操作,实现漫游巡检、一键触发多系统联动、随时掌握能源消耗状况等,提升车站管理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运行与综合管理平台架构包括平台应用层、大数据处理层和感知数据层。平台架构如图1 所示。
图1 平台架构
2.1.1 平台应用层
利用支撑应用的各种服务组件工具,构建智能客服中心、智能视觉分析、智能站务、能源管理、应急处置和一键开关站6 个场景化业务应用,推动实时分析、科学决策与精准执行的业务与技术共融共生。
2.1.2 大数据处理层
大数据处理层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和管理,通过数据共享打通各专业领域间的数据孤岛,对平台应用层的业务场景提供支撑。
2.1.3 感知数据层
该层利用传感器设备、智能设备、控制装置等对 视 频 监 控(CCTV,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自动售检票(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照明、电扶梯等系统及设备的运行状态、视频图像、温湿度数据等信息进行监测,实现各类感知设备数据的汇集,为大数据处理层提供数据源。
运行与综合管理平台是智慧车站的核心,是资源共用、数据共享、业务联动、协同指挥的基础。基于多专业系统的融合,该平台实现了底层软硬件资源统一调配、数据统一采集共享、数据接口统一规划、内外服务统一终端、人员设备统一指挥等。
2.2.1 智能客服中心
智能客服中心功能模块可显示车站的运营信息、换乘信息、周边信息、媒体播放内容和重要通知等。同时,可对各种异常车票进行分析、更新、交易查询等。该模块可增设智能客服终端,用于实现站内导航、票务处理、信息查询等功能,可为乘客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
2.2.2 智能视觉分析
该功能模块可对大型换乘站的站台、通道和其他重点区域的人员排队及客流情况进行预警管理。可对人员排队及客流情况进行统计,生成人群动态热力图,形成态势分析,有效提升车站客流感知水平和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
2.2.3 智能站务
该功能模块应用室内定位技术,进行基于位置的车站人员管理,实现任务动态派发和信息主动上传,为车站人员绩效考核管理提供科学、定量的评价依据。
2.2.4 能源管理
该功能模块可分析能源使用情况,其远程数据的传输可采用综合监控专业的通信传输通道。通过采集现场监测装置的数据,对车站内能源使用参数进行监测分析,实现节能管理。
2.2.5 应急处置
该功能模块利用智能传感、视频分析、BIM 仿真可视化等技术,通过对各类运营场景下的车站运行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与挖掘,实现对应急事件的快速感知、智能判断,应急指令的主动推送、应急处置的高效联动和评估优化,为车站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置提供智能化辅助决策。
2.2.6 一键开/关站
智慧车站运行与综合管理平台中的一键开/关站功能包括车站状态监测、视频巡查、设备智能控制、告警通知等子功能,可实现对车站环境控制系统、乘客信息系统(PIS,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AFC 系统、照明系统、电扶梯、防盗卷帘等设备的自动控制,提升车站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有效降低站务人员工作强度[7-8]。
建立车站多元生产要素的数字模型,利用物联网感知车站的设备设施。以BIM 技术为基础,通过融合空间模型、设备对象模型、人员模型等,充分还原场景对象,协同任务数据库、规则数据库、流程库及物联网实时数据,将物理空间数据量化为数字孪生空间场景,建立多元生产要素下的异构系统协同控制模型。
通过对“人员—设备设施—环境”在时域空间的预测与推演, 基于车站数字可视化联动控制技术,实现照明、CCTV、PIS、AFC 等专业间数据的实时交互,以及数据和设备的协同联动控制,实现车站作业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乘客服务自主化、信息发布多样化及设备管理精细化。
通过平台对开站及关站过程中涉及的系统和设备的自动联动,将传统的设备监控转变为场景联动,利用远程操作完成一键开/关站。平台人机界面可融合展示车站各专业情况、关键设施运营状况,车站运营人员可了解所需的各类关键信息,并结合视频监控系统,远程确认开站、关站动作,从而有效保障开、关站过程的安全。
智慧车站运行与综合管理平台一键开/关站功能的开站具体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平台一键开/关站功能的开站流程
一键开/关站功能的控制策略主要涉及上位机、端口服务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模组。上位机负责接受站务人员控制指令、通过CCTV 调取各个设备的监视画面并显示、连接照明系统、AFC 系统等,可向其下发指令,并采集记录反馈状态信息;端口服务器负责与各个系统进行通信数据传输; PLC 模组用于控制RS485 接口设备或不具备通信接口的设备。
车站站务人员通过操作上位机向PIS、AFC 系统等下发指令,上位机通过CCTV 为站务人员调取对应的设备监视界面,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每个系统启动或关闭完成后,上位机均调取其状态并记录。开/关站过程中,如被控设备出现故障可立即停止操作,站务通知相关人员处理,或确认安全后,跳过当前故障设备进行下一步控制;平台通过调取CCTV 远程监控与设备运行状态参数,双重判断设备是否正常启动或关闭,确保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控制策略如图3 所示。
图3 一键开/关站功能控制策略
CCTV、照明系统、PIS、通风系统、AFC 系统通过接口服务器与上位机连接,上位机通过以太网向所连接设备下发模式切换指令、状态自检指令等,
并采集所连接设备的状态信息,生成报表数据;电扶梯、卷帘门通过MODBUS RTU 总线连接PLC 模组,PLC 模组通过MODBUS TCP 连接上位机。
该功能采用自动化的方式取代目前人工操作方式,根据车站不同机电设备的控制流程,设定自动控制流程,集中控制,将原开/关站时间由40 min 缩短为5 min,显著提高车站运营管理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运行与综合管理平台是为车站的客运管理、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提供高度集成、融合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全新车站业务管理平台。本文分析了当前车站中的痛点问题,基于车站安全、服务、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提出平台的总体架构、网络架构及功能设计,并以一键开/关站功能为例进行详细阐述。该平台的建设提升了车站运营管理效率、提高了车站应急处置能力,有效促进了车站的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