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岭南大学农业高等教育的研究
——以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为视角

2022-06-30 09:14张利梅肖渊
消费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学院农学毕业论文

张利梅 肖渊

1.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2.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引言:岭南大学农业高等教育最早可以追溯至1917年开设的农学部,自此正式开设农学本科课程。1921年,农学部扩充为岭南农科大学。1927年岭南大学主办权由国人收回,改组为私立岭南大学,岭南农科大学也随之更名为岭南大学农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时,岭南大学农学院与中山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了华南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高等教育告一段落。

在1952年的全国院系大调整中,岭南大学图书馆农业类书刊按照规定移交给华南农学院,其中就包括该研究涉及的123篇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是岭南大学农学院高等教育成果的直观体现,毕业论文是学生必须经历的一个实践环节,对培养其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对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综合检验。通过研究毕业论文选题、内容、方法等分析研究民国时期岭南大学农学高等教育水平、人才培养和教育特色,探索对现代新农科教育的影响,以期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高等教育的改进提供启示与借鉴。

一、岭南大学农学院毕业论文的情况介绍与分析

(一)毕业论文的所属院系和数量分布

现存于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123篇岭南大学学生毕业论文,分别属农学院、文学院、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中文、英文撰写的论文各约一半。文学院、科学与工程学院共4篇论文,研究主题分别为渔业、农作物产销、农村信用活动、植物杀虫剂,均为与农业相关的学科交叉研究,具体见表1。

表1 岭南大学农学院毕业论文所属院系和数量分布

岭大农学院办学期间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21人,由此可知,由于战火波及等原因现存毕业论文数量还不及应有数量的一半。1934年以前的毕业生论文大量缺失,1935年至1940年间的毕业生论文大半得到保存;1941至1945年间由于毕业生人数较少,论文数量也寥寥无几;1946年至1952年间的学生毕业论文则存失参半。

(二)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

学生毕业论文涉及许多研究领域,在论文中被专门研究过的牲畜、农作物、微生物、农产品、农业相关活动等对象合计多达78种。对这些毕业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窥见当时岭大农学院的学术研究的重点领域有牛奶和乳业(12篇)、甘蔗和蔗糖(9篇)、水稻和米(6篇)、冰淇淋(5篇)、荔枝(4篇)等。

(三)毕业论文的选题角度

经过分析岭大农学院毕业论文的内容之后,将其选题角度分为八类,并按照相关选题的论文数量排序如下:(1)作物育种与作物栽培,包含对植物病理、农药、化肥等对象的相关研究;(2)农业经济学;(3)农业产品加工与存储;(4)畜牧学与兽医学;(5)动植物形态学、分类学、解剖学、细胞学;(6)动植物、微生物的生理与生化研究;(7)农业环境科学;(8)学科基础研究。

(四)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

岭大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比例见表2。其中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的论文,每篇论文仅记录论述篇幅较长的其中一种。标示为“其他”的论文,系论文未说明文献或数据来源,也未提及研究方法,通篇像教科书般直接叙述相关理论,难以辨明其写作时所用的研究方法。

表2 岭南大学农学院毕业论文研究方法

二、毕业论文视角的岭南大学农学院人才培养和教育特色

从上述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总结,折射出很多岭南大学农业高等教育方面的理念、

(一)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爱国思想,学以致用改变民生

经统计研究,84.6%论文与相关农业活动开展建议有关,论文的选题角度多以能够直接改善国计民生的农作方法改良研究为主,对战争和灾害等对农作影响重大的时事敏感,积极开展前沿研究并与国际接轨。受制于民国时期内忧外患,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等条件,岭大农学院的毕业论文选题很大程度上倾向于能够即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改善国家民生与经济状况的应用型研究。在这一批应用型研究中,有数篇提到“中日战争和旱涝防范”对牲畜喂养、作物种植的影响,不仅如此,也有抗战之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和自然灾害反思与防范的专题研究,对于农作物病虫害的研究更是可见于每一篇作物栽培领域的论文。说明农学院学生在做农业教育研究时研究方向结合时事,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忧国忧民爱国思想,使学生立志学以致用改变民生。

(二)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优势产业进行教学科研

据冯双、武少新著《傅家瑞传(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和种子生物学家)》记载,1947年园艺系毕业班的傅家瑞与四名同学前往广州泮塘,并选取泮塘五秀—莲藕、慈姑、马蹄、茭白、菱角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现存论文中就有其中四名同学的研究论文:郑时群的《莲藕与莲子》、麦灿雅的《慈姑栽培法》、周洪钧的《茭白栽培之初步研究》和傅家瑞的菱角The Investigation of Trapa,可见当时的科研教育因地制宜的进行选题研究。

另对研究对象统计发现,岭大农学院学生的研究有相当数量集中在当地优势产业,有着既借优势产业开展研究、又以研究成果促进产业改进发展的趋势;对于农产品和产业多角度细致的研究,又有利于学者和业界正确认识产业的优势和缺陷,科学地探明产业发展前景;除此之外,不同年份的同类型研究,又展示了某一产业在华南地区的发展脉络,和其中蕴含的经济形势变迁。

(三)岭大农学院重视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教育方针

学位论文采用的试验法、调查法和观察法大部分是田间试验、田野调查和对校内种植作物的零距离观察。田间试验、市场调查和实地观察的广泛采用,是岭大农学院重视实践的学术氛围的体现。岭大农学院过半毕业论文由学生进行田间试验或岭大自营牧场、果园提供研究素材,这些充分说明,岭大农学院的办学目标除了授予农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学生熟练的农业生产技能,使之服务于社会,且师生不遗余力地贯彻了这一理念。也正是重视实践,并紧密联系当地产业,才使得岭大农学院的农学教育成果及时反馈于社会,推动了华南地区农业生产的进步。

农学本身即是以实践来寻找和验证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虽然时局动荡,学生文献资料来源有限,国内学术研究起步艰难,岭大农学院积极取长补短,争取大面积种植试验场,自行经营畜牧场,大力支持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最终得以收获学生的大量实践研究结果。

三、对现代新农科教育的影响

(一)为岭南大学农学院教育发展历程进行补正

这一批岭大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为民国时期岭大农学院的办学情况、师生学术研究情况、农业学科发展水平的研究考证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原始资料。

首先,这批论文对考证岭大农学院发展历程中各时期的院系设置情况,提供了可靠的史料凭证。毕业论文所记录的院系情况,大体上与校史记载保持一致,但在抗战期间的院系变迁情况,则提供了更为详细的线索。抗战期间的毕业论文有41篇,其中4篇院系标识为动物生产学系(有时简称畜产学系),8篇院系标识为植物生产学系(有时简称植产学系),这12篇论文产于1938年至1939年两年间;其他29篇论文产于其他年份,并标识农艺学系、园艺学系、畜牧学系三系。而且动物生产学系的论文指导教授与畜牧学系教授相同,植物生产学系的论文由原农艺学系、园艺学系教授指导,则有理由推测,校史未明确说明的“抗战期间曾设”的实际情况应该是:1938年将畜牧学系改称动物生产学系,将农艺、园艺两系合并,改称植物生产学系,并在1940年由于某种原因取消改制,恢复原设三系。

其次,为后人岭大农学院师资力量配备、培养人才的效果、师生传记等教育资料提供信息补充和考证。

岭大办学三十余载,数十位教师和三百多名学生勠力同心,开拓奋进,为华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和中国农业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都值得被后人铭记。有些师生在历史档案中很少留下痕迹也或历史档案的记载也偶有错漏,例如传记记载曹安邦先生为岭南大学理学学士,但实为农学学士;陈国钦、袁征根据广东省档案馆及中山大学校史资料室整理的岭南大学毕业生名单里,1937年毕业生朱志汉姓名误作“朱去汉”,1936年毕业生陈淑仪等几位学生学历未正确记录为农学士,1942年毕业生林崇德等未记录在名单中,此类问题,则可通过毕业论文中的信息进行补充和考证。

(二)论文内容本身是对岭南高等教育的溯源材料

对这些本科论文的研究,为民国时期广州及一些特定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状况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其中有些论文提到的教育问题、缺少农业机械问题、农村信用合作难以真正惠及农民等等,如今看来这些不仅仅是困扰当时农业生产的问题,更是阻碍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的症结。对于研究民国时期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状况,这些论文无疑都具有重要价值。还有很多的调查研究对岭南本土文化的溯源和传承提供宝贵的材料,如风行乳业有限公司通过查找这批论文,填补了企业文化空白,制作广东乳业发展展馆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支撑,也是一次高等的农业教育社会体验。

(三)岭大优秀师生成就对农业教育的影响和贡献

岭大农学的毕业论文从选题、试验设计、研究过程直至研究结论均由教授指导,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导师的研究志向和学术思考,也是导师们的教育成果。例如邵尧年教授,多年指导农艺学系、园艺学系数名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个人发表、指导学生写作的论文已知就超过50余篇,研究主题涉及水稻以及各种果蔬花卉。邵尧年教授已有多篇论文见刊,1935年也著成《二十年来荔枝生产丰凶与气候关系》一书,而这一批论文的发现,不仅补充了更多邵尧年教授的研究内容,更是进一步体现了邵尧年教授在农业和农学教育领域的研究之广、耕耘之深。在农业和农学教育领域的成就有如邵尧年教授的岭大农学院教师还有杜树材、李沛文、李德铨等等。

三十多年的努力,岭大农学院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毕业生,他们有的接受岭大精英教育,成长成才后反哺母校,终身从事农业高等教育,形成了良性循环许多毕业生在学业结束后,继续为中国农业和农学教育的发展献力,其中也不乏在农业领域颇有建树的人士。他们中有人毕业后在广东或其他地区农林机关单位任职,如在琼崖实业局任技正兼科长的1936年毕业生何伯平;有人引领了一方中学教育事业,如协助庄竹林博士创办了新加坡中正中学的1938年毕业生林明伦和多次为台山培英中学捐资建楼的1943年毕业生黄国熙;由岭大农学院培养,后又在各处从事农业教学的学生更是不在少数,毕业后留在岭大农学院从事教学,或毕业后留学归国,被岭大聘请为教授的就有1931年毕业生黄伟胜和1935年毕业生霍葆强等几位。以上毕业生在获取学士学位时撰写的毕业论文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而岭大农学院毕业生中,终身成就最高的当属1948年毕业生傅家瑞先生和1949年毕业生曹安邦先生。他们对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四)对现代大学生的教育作用

论文本身工整的字迹、优美的书写以及严谨漂亮的图表、图画就值得本科论文一学。由于历年来高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部分学生把上大学当作理所当然,没有付出应有的努力,在对待获取学位的最后关卡—毕业论文的写作时也经常敷衍了事,或是采取学术不端的手段试图蒙混过关,严重影响了当代高校的学术氛围。反观这一批岭大农学院的本科毕业论文,虽然社会动荡、条件艰苦,学生在做研究时仍然一丝不苟,他们既有紧跟国际前沿的开阔视野,也有解决实际农业问题的忧国忧民的抱负。他们有人日复一日坚持了或半年或一年的田间试验,有人不畏路途艰辛长期在外走访调查,有人孜孜不倦观察、绘图、记录了数百种植物生态。他们以认真和热忱对待自己的毕业论文,他们的辛劳汗水和精神风貌都凝结在了字里行间,是为当代大学生论文写作时的榜样。

四、结语

现今的农业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是建设“新农科”。在这面临农业高等教育改革的时期,岭大农学院毕业论文中体现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思路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即在高科技更新传统农业、多学科专业知识交叉融合的“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如何让当代准大学生正确认识“新农科”、选择“新农科”,或是传承半个多世纪前的岭大农学研究精神,如何让农学学生满怀信心和热忱,自发为农业和农业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不懈努力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农学院农学毕业论文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北京农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立西北农学院的农学教育研究
农学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农业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天津农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