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
Zhou Jun
上海大学 上海 200072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奥迪隆·雷东(Odilon Redon,1840-1916)是活跃于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期的法国艺术家,他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代表画家之一。雷东出生在法国的波尔多地区,幼时体弱多病,出生不久便被送到乡间,离开了家人。陪伴他童年的是佩尔勒瓦德乡间的田园与万千变化的流云,孤寂的时光使雷东形成了内向与忧郁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对雷东日后的色彩创作产生了莫大的影响。1855 年,雷东十五岁时在波尔多艺术学院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他的第一位绘画老师是斯坦尼斯拉斯·柯蓝(Stanislas Gorin),他教授雷东自我的重要性,“不画没有感觉没有个人意味的单纯铅笔线条。”即使是单调的黑白画面也应当倾注自己的主观感受,因此,雷东的素描或是碳画色彩都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暗示意味。在1857 这一年,雷东认识了好友植物学家阿尔芒·克拉沃(Armand Clavaud)。他引导雷东阅读达尔文的《进化论》,带领他熟悉当代文学,如波德莱尔的颓废阴暗的诗篇《恶之花》、爱伦·坡的怪诞小说、福楼拜的玄想世界和斯贝诺莎等等的作品,以及印度诗歌和佛教等等。雷东被十九世纪的象征主义文学以及科学知识默默地浸染着,这些都为日后雷东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题材,也使得他在作画时对黑白色彩的布局掌握更加精妙。
在三十岁之前,雷东的幻想世界即呈现自然与文学同内心的悲情所生发出来的黑色。但在三十到五十岁之间,雷东所经历的普法战争和儿子的死亡,使他的创作走向更黑暗的深处。他呈现给人们的作品充满了晦涩难懂的奇诡图像、梦境、悲伤恐怖的气氛,这类作品雷东自命名为“黑色”(Noirs),这一时期被称为黑色时期。在五十岁左右,雷东迎来了他第二个孩子的诞生,喜悦的心情带来的是创作上的全新转变。彩色时期的画面被鲜花与缤纷的色彩环绕,使观者仿佛置身于诗意的美妙幻境之中。观其一生的画作,雷东总是倾注想象去暗示自己内心的细腻之处,他的画面总能以含蓄地或以强烈的感受打动笔者,并能产生深厚的影响。
在黑色时期,雷东主要从事石板画和木炭素描的创作,那些木炭和石版画是雷东的第一个风格。“黑色是最基本的颜色……对于眼睛他不是令人愉快的且没有感官享受。它是精神的代言人,远远超过调色板和棱镜的精美颜色。”1913 年,也就是他去世三年前,奥迪隆·雷东这样写道。由此可见,黑色对于雷东来说是特别的。童年的成长经历和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性格能成就画家的风格,雷东内心沉积的“黑色”促使他寻找到自己的独特画面。在1870 到1890 年代,生活的环境与经历使得雷东在自己的“阴影”中停留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很少尝试色彩,在这段时间里他总是用木炭来绘画。从达芬奇和伦勃朗身上汲取技术灵感,并且看到后者使用明暗对照法,不是一种全面描绘身体和物体的手段,而是一种精神和非物质的表达。他从中慢慢感悟到由明暗中生发出来的那一丝震颤心灵的东西,他挥舞着木炭,在黑暗中寻找自己的灵魂。
在雷东一生的艺术创作中,黑色时期和彩色时期的划分从画面上来看是比较明显的,黑色时期由于作画材料的因素,画面可以感受到的只有明暗的色彩关系。仔细观看和对比雷东黑色时期的画作,不难发现其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只有黑白两种色彩,画作的底色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中有黄色底、粉色底和白色底(图1、2)。雷东的黑色画作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它是雷东完全个人精神的内在表达。黑色本身也蕴含着丰富且独特的象征性,一些由黑色产生的联系会是悲哀、死亡和罪恶,但黑色还可以呈现出神秘、权利和力量。雷东总共创作了近一千幅黑色画作,包括木炭、石板画和早期蚀刻画,这些画作充分展示了艺术家独特的视觉审美。在早期的两张版画专辑《在梦里》(1879)、《埃德加·坡》(1882)中,有许多画面都重复表达了热气球的形象,它们悬浮于空中又似乎在向上升起。而之后热气球的形象逐渐都被眼球或人头所替代,眼白的大面积空白与眼珠的浓黑形成鲜明对比,给人的感觉非常地神秘且恐怖。这样的画面甚至延伸出了更丰富的含义与效果。若要探寻这些漂浮的眼球和人头的含义,也就需要我们首先认识到雷东在画面中描绘热气球的原因,以及其所隐喻的事物。
图1 奥迪隆·雷东《囚犯》 1881年53.3×37.1cm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图2 奥迪隆·雷东《或许自然首次尝试在花上长眼睛》1883年 22.3×17.2cm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
在1870-1890 年间,雷东所画的有关气球的专辑主要是以黑色的炭笔或是黑白版画来作画,用黑色作为画面主要颜色进行创作与当时他的经历带给他的影响不无关系。雷东反复在画面中表现气球,以此现实物象为基础加以想象化再表现出来,且运用象征的手法隐喻出当时的社会时事与内心的想法等。促成雷东对气球描绘的因素有很多,有来自现实或主观的各个层面的原因,笔者简要从三个较为明显的方面来叙述气球色彩所代表的隐喻,且结合其背景来解读他画面中的黑色:
使用气球把人送到天空,这个大胆的想法是蒙特哥菲兄弟提出来的。最开始,他们用载有山羊、鸭子和公鸡的热气球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非常乐观。此后,又开始了载人飞行的实验,实现了人类首次无系绳热气球飞行(如图3)。
图3 蒙特哥菲尔气球飞行试验 绘画:Claude-Louis Desrais(1746-1816)
载人热气球的成功使得它很快就被运用于军事领域,当时主要用来观察敌军,围城后则用于运送邮件和人。在同年的普法战争期间,巴黎由于通信、电报线路和铁路交通均被中断,气球邮件成为与外面联络的唯一途径。巴黎人把少量私人信件和一些印刷品装载于热气球上,并由该气球的拥有者朱尔斯·杜鲁夫驾驶。在气球飞越普鲁士总部所在地凡尔赛时,杜鲁夫从空中扔下四百张寄给威廉一世国王和首相俾斯麦的卡片。被围困的巴黎人由此与外界得到联络,大胆逃离了首都,热气球也得到了极大地推动。雷东同样也经历了普法战争,同时间热气球的流行对雷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观察雷东画有热气球的作品,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在1970 年之后热气球就开始不断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这一时期也正是普法战争之后的时期,热气球在军事领域取得功效之后,又流行于市民的娱乐冒险生活之中。显然,气球的飞行激发了雷东的想象力。并且,飞行在当时本就是一件极其有魅力的事情,甚至与神话联系在一起,这无不刺激着人们对于飞行的向往与想象。从气球的色彩来看,因为是悬浮在空中,因此气球的受光面占大部分,都是充满朝气的白色,黑色作为阴影的表现只占很小一部分。而从雷东作品中热气球的结构来看,与蒙特哥菲尔兄弟发明的气球非常相似。甚至在1875 年雷东绘制的一幅有关气球的画作的名字就是《蒙特哥菲尔气球》(如图4),画面中的气球气囊浑圆,黑色的阴影排列为旋涡状,与气囊连接处有较长的伞圈,这也是早期蒙特哥菲尔气球所带有的特征。从以上角度的分析得出,雷东所绘的热气球隐喻了当时社会所流行的现实事物,画面中混沌的黑色同样也侧面地反应了那一段动荡的历史。
图4 奥迪隆·雷东《蒙戈菲尔气球》 1875-1880年 50×35cm阜美术博物馆岐
爱伦·坡是美国十九世纪“天才般”的作家。他既是哥特小说大师、侦探小说的鼻祖、科幻小说的巨匠,也是诗人以及评论家。他命运多舛,仅40 岁便抑郁而终。黑色于他的故事画面而言显得十分适宜。他悲惨的人生经历是构成他作品的情感源头,作品常常充满着死亡与神秘的气氛。在地球的另一端,有着同样悲惨命运的波德莱尔看到坡的作品,立马被吸引了。波德莱尔大量翻译了坡的作品,使其在法国乃至欧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推动了法国象征主义的发展。波德莱尔作为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丰富和发展了坡的艺术创作理念,并影响到了雷东。雷东当时虽然是一位不起眼的画家,但是他交际于象征主义文学圈,深受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追根溯源,雷东阅读坡的作品,并以他的书中的故事为原形绘制了一些版画,献给这位作家,且专辑的名字叫《埃德加·坡》。该专辑中描绘的热气球形象以及画面故事情节来自坡的三个关于气球的故事:《气球骗局》《梅隆塔劳塔》《一个汉斯·帕斯尔的无与伦比的冒险》。
《气球骗局》是坡采用新闻报道的形式,成功地骗取了他人的眼球,使之相信一伙英国人乘坐热气球想要飞越英吉利海峡,但是却被风吹得偏离了航向,三天后在美国的查尔斯顿着陆的故事。《梅 隆·塔劳塔》的主角是Pundita 女士,故事中为了克服在热气球飞行中的无聊,她给朋友写了很多的信。写信的日期是2848 年的4 月1 日,坡利用愚人节的节日幽默性,脑洞大开的描绘了一千年之后的时代。汉斯·帕斯尔的故事记录了一个鹿特丹居民逃离债权人的奇妙故事,他没有自杀,而是在晚上偷偷准备一个气球,离开了地球,到达月球。这三个故事都带有冒险的意味,是乘坐热气球的冒险之旅,并且还带有新鲜的科幻感,这无不刺激着雷东的想象。
在有热气球的画作中(如图5),背景的黑色几乎布满整个画面,在黑色营造的空间里像人头的热气球载着一个带翅膀的骷髅头悬浮于空中。画面超现实的形象与大块压抑的黑色渗透着奇诡恐怖的气氛,这是雷东参照坡的小说加以幻想而来的画面。虽然他的画作被认为是插图,但是雷东在画面中强调了个人的内在,他将心中的思想赋予感性的外表来呈现。同时,黑色也契合坡的文学作品的背景色,坡的作品常常充满着悲伤孤寂的情感和幽暗的氛围。雷东的黑色使得其刻画的故事充满更多的不安幻想。
图5 奥迪隆·雷东《伦敦金融时报》 1879年 26.7×20cm伦敦英国博物馆
雷东一生将虚幻与梦境作为自己绘画的表现形式,塔迪·纳坦森称雷东为“梦之王子”。象征主义的文学以及哲学基础促使了雷东对于幻境与梦境的描绘,他无情地捍卫想象力,而不是传统的表现形式。文学与绘画的关系是密切的,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相互诠释。在十九世纪象征主义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波德莱尔对象征主义绘画理念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他具体的观念表现为:反对传统诗歌直观地反映自然对象,主张表达主观意识,竭力寻找客观世界与内心观念的相似性,且主张表现自我的“梦幻”,而不是现实的重演。超现实主义者所向往的对于无意识与潜意识的探索,以及其所形成的一套超现实的创作理论,一定程度上是对于象征主义创作观念的继承。在雷东以及其他象征主义画家的画面中能直观地感受到,他们不致力于忠实地描绘外部世界,而是要通过象征的、隐喻的手法凭“直觉”来表达对于现实的内心体验。在雷东的画面中,自由气球、眼球和头在碗上的令人不安的组合被解释为一个梦。“他没有必要为他的感觉寻找图像的对等物,”雷瓦尔德写道,“因为他的作品不是将思想从一种媒介转移到另一种媒介。雷东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里。令人不安的梦境与现实无法区分。因为它们对他来说是真实的,他没有费心去解读它们的含义:他唯一想要的就是让它们通过最有力或最精细的黑白对比来表达。”
雷东常说自己是被梦包围的人,艺术灵感来自于梦境。19 世纪的精神分析学说在弗洛伊德的带领下,探索人们的潜意识,雷东的创作亦深受其影响。弗洛伊德曾说正常人的梦中只有黑白以及灰色,当我们回忆曾做过的梦时,在回想起情境时一般都不会注意它的色彩。雷东是少数使用黑色以及单纯的线条去描绘梦和表达感官的画家,黑色使人们沉浸于不确定的气氛中,抛弃理性的束缚,在幻想中自在地遨游。
雷东以独特的黑色视角带我们领略了他内心的神秘世界,在黑色图像中隐秘地展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知识。黑色,对于雷东来说,不只是构成画面形式和内容的一种颜色,更是精神的深度与广度。透过对气球的表达,雷东以静止、上升的气球,以及像眼球或头部的气球,去暗示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所受到的影响,更多的是表达他的精神性诉求。艺术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社会是艺术创作的载体,两者是统一的。雷东的成功也是基于他迎合了时代的趋势,时代才能定位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