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创新能力仍是重点任务

2022-06-30 05:15
中国自行车 2022年3期
关键词:企业

2021年6月8日,借九届四次理事(常务理事)会召开之机,中国自行车协会正式发布《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十四五”发展系列指导意见》,开创行业先河。行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自2019年12月启动,经过深入调研、多次研讨和广泛听取专家意见,集行业智慧修改打磨,形成了由一个总体发展指导意见,以及细分领域的技术进步指导意见、品牌建设和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走出去”指导意见、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意见。

“十四五”是落实行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新技术、新材料、新业态、新模式迭出,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生态环保和健康生活意识提升、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新型城镇化战略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等,为行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 《中国制造2025》, 以及 《轻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促进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强国建设,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培育核心竞争优势,更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领域需求,中国自行车协会编写了《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十四五”发展系列指导意见》。

“十四五”面临的形势

从国际看,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革,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将对自行车行业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格局也由此产生变化调整,我国外部环境面临严峻挑战,这势必将波及自行车行业。特别是大国间的全面竞合,将成为贯穿“十四五”甚至更长历史阶段的大概率现象;同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贸易摩擦加剧也将延续至“十四五”期间,都给行业下一阶段发展增添更多变数。

从国内看,中央提出“双循环”战略,既是我国经济传统增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应对国际严峻形势的正确选择。在多维度深刻领会“双循环”战略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做好深入贯彻落实,成为行业谋划新未来、部署新格局的重要指导方针。

同时,尽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技和创新要素支撑。“十四五”时期,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以及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也必将推动自行车产业生态加快创新、产业体系加速重构。

此外,超大规模市场正在成为我国新的比较优势,加上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人口结构变化、新型城市建设等带来的国内市场需求潜力不断释放,不仅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更为落实“双循环”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行业看,自身转型升级进入新阶段。后工业化时代和后疫情时代交织,国际产业链和分工体系出现新变化,综合成本持续上升,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的倒逼势必更加强烈。

与此同时,“十四五”时期,我国都市圈、城市群与新型城镇化的区域规划趋势和发展模式将日益明显;城镇化战略和乡村建设将进入新时期;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加强自行车道等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提升慢行交通出行品质将深入推进,都将促使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在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面对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变化,行业在“十四五”期间要紧紧抓住机遇,在更大范围集聚创新要素,在更大空间配置资源,重新塑造产业链与价值链,从而进入新一轮更高水平发展。

“十四五”重点任务

(一)提高创新

能力,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推进行业创新中心建设。支持大型企业和优势企业发挥创新骨干作用,创建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究院、重點实验室、工程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协同创新等创新平台。力争到2025年,新增1~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逐步积累行业基础数据,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实现突破。鼓励优势企业开展联合攻关,以行业科技攻关项目为抓手,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瓶颈。

持续推进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对标先进,聚焦产品、装备、工艺等,有针对性进行改造提升。推动企业对产业链中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共性问题等进行整体技术改造,推广共性适用技术,带动产业整体升级。力争到2025年,行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2%以上,开展技术改造企业比例达80%以上。

(二)融合新一代

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

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产业链信息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力争到“十四五”末,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以上。

加快智能化改造。条件成熟企业可集中资源开展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的改造和示范应用,通过示范应用带动行业整体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力争建立5~10个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或工厂。

推动数字化转型。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产品质量溯源、合同交易防篡改、数字支付等场景,提高行业整体安全性和信用度。加快北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制造、物流仓储、营销售后等环节,不断优化生产方式、创新产品功能。

(三)优化空间

布局,构建新型产业集群

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结合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业现有空间格局,以全球化视野进一步优化布局,推动新一轮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形成。

其中,环渤海地区以天津为中心,辐射河北及山东半岛,突出产业基础深厚、配套体系完备的竞争优势;长三角地区以无锡、台州两翼助推苏浙地区,打造特色鲜明的电动自行车产业;粤港澳大湾区以广州、深圳为重点,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主打产业高端化。依托云南、广西区位优势,打造边贸出口示范区。充分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相关优惠政策,探索孵化行业总部基地,积极推进总部经济发展。

(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引导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提升产品品质和管理水平。支持构建质量分析数据库,推动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深化品牌培育。加快建立健全品牌评价指标体系,树立行业“三品”示范典型。推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推广示范经验。鼓励申报国家和省级品牌类奖项,积极参与“中国品牌日”等活动。引导更多企业制定品牌国际化战略,推动优质品牌国际化,提升“中国制造”影响力。

(五)全面提升标准化水平,提高检测服务能力

加快完善标准化体系。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重点领域和核心部件标准化实现新突破。引导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增加标准有效供给。鼓励有关机构和专家承担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职务,增强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力争到2025年,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96%以上,行业标准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

强化检测基础能力。推动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建立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为行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最大程度减少企业生产研发成本。力争到2025年,新建5~10个CNAS实验室。推进国际行业检测数据互通互认,鼓励和支持建设1~2家与主要出口国和地区实现互认的实验室、检测中心。

(六)培育新消费,升级新业态、新模式

积极引导市场新消费。顺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推动释放休闲健身和运动竞技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老年专用车、新型儿童车等产品消费潜力。围绕新能源、新基建、智能制造、大数据等开展行业应用场景建设。

协同推动新业态健康发展。加快推动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公共租赁自行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统筹发展。鼓励平台企业在条件成熟城市开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试点,及时总结推广经验,争取友好包容的发展环境。

打造跨界融合新模式。联手快递、外卖物流行业开展专项产品标准和管理办法的制修订。联合多方研究制定集中充电设施安全防护技术和应急预案,支持打造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换电试点示范城市。

(七)推广绿色

制造,构建低碳循环发展体系

加快能源结构优化调整。鼓励企业采用节能装备、清洁能源,实现清洁生产,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生产设备和工艺,推动重点企业开展能耗效果评价。尽快制定行业节能降耗、能源综合利用团体标准。开展行业碳达峰工作专项研究,对已达峰的重点企业开展降低碳排放与碳中和试点示范。力争到2025年,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以上。

绿色制造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实施绿色采购、打造绿色制造工艺、推行绿色包装,实现产品全周期的绿色制造。引导行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鼓励企业开展或参与绿色技术研发项目和创新项目。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完善铅酸电池回收体系,探索锂电池回收再利用价值。构建区域性或集聚区再生资源利用体系,争创1~2个省级循环示范园区。

(八)强化人才

支撑,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

全方位实施人才战略。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战略视野、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家队伍。探索开展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以学科设置、定向培养、职前培训等方式,打造后备人才基地。组织实施行业知识更新工程,加大行业技术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力度,重点引进智能制造、互联网、金融、新材料、营销等方面人才。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常态化、规范化、学分化,加强培训中心、实训中心、技师工作室、技能竞赛等多单位多形式的有机结合,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建立健全人才可持续发展体系。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基础,构筑行业职业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推动构建行业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引导开展人才需求评测、供给对接,鼓励推行关键岗位薪酬对标。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国际化学习交流平台,建设培训综合服务平台,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构建长效、多元的激励机制,激发释放人才活力,坚定人才发展信心。传播爱才、惜才、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九)加强对外

交流,打造合作共赢格局

持续加强对外交流。继续巩固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重点地区的行业联系,重视并深化与东南亚、东欧、中亚及南美地区国家的行业合作。研究建立定期沟通的长效工作联系机制,推动多边和双边经贸、技术、标准、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推进贸易促进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品牌专业展会、跨境电商平台等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支持企业创新服务渠道,推进国际营销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数字化水平。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产能输出。鼓励园区、集聚地、企业创新合作方式,充分利用双边、多边、区域性自由贸易政策红利,积极探索“走出去”发展新模式。培育一批产业定位清晰、发展前景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构建高效跨境物流体系,推动运输便利化和大通关协作。

开展海外资本合作。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渠道,研究产业对外合作支持政策,重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企业集团,推动在重点目标市场布局生产基地、运营中心、研发中心等,加快产业资本“走出去”。

(十)深化行业文化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提升行业文化感染力。继承和发扬行业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全行业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营造加快建设自行车强国的浓厚舆论氛围。创新行业文化建设载体,推动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博工程建设和数字化建设。编制主题科普丛书,促进行业与文化、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发掘培育行业先进典型,优化完善學习推荐体系。有效利用主流媒体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建设并管好行业媒体阵地,加强融合传播、国际传播,讲好行业故事,不断提升行业新闻舆论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正确引导,研究制定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相关标准,搭建行业社会责任交流平台,促进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倡导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持续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发挥多方作用,加快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责任推动、监督和激励机制。

(十一)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培育行业大型骨干企业。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利用资源,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力争到2025年,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头部企业增至10家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超20亿元的骨干企业增至50家左右。

发展成长型中小企业。推动重点中小微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主要业务环节持续改进,加快向“专精特新”方向转型,培育一批细分领域“单项冠军”。完善产业生态链,推动大中小型企业共同创新发展,引导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形成鼓励企业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力争“十四五”期间,再培育一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

(十二)优化升级会展平台,助力行业协同发展

培育重点品牌展会。研究出台促进会展平台优化升级的措施办法。支持开展跨城市、跨区域办展合作。重点培育1~2个产业带动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推进展会业态创新。大力推动行业传统展会项目数字化转型,鼓励和支持线下品牌展会率先开通线上展览,探索线上线下同步互动、有机融合的办展新模式。积极引导、动员企业充分利用线上展会新平台,扩大“生意圈”,多元开拓市场。

深化展会国际合作。加强重点品牌展会国际营销和对外宣传推广,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大与国际相关展会项目和境外专业展览机构合作,优化境外参展环境和结构。争取培育和创办1~2个重点境外自办展会。

“十三五”发展成就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有所突破

5年来,行业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相继被认定。据行业统计,截至目前,由政府相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149 家,较“十二五”增加52%,其中国家级33家,省级85家,市级31家。“十三五”末,全行业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1.73%,比2015年提高0.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行业专利申请数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十三五”期间,行业还进一步掌握关键核心生产技术。新材料应用实现产业化,钛合金、镁合金、碳纤维等高档自行车架实现量产,镁合金压铸自行车轮毂增长明显。核心零部件有所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行车变速器、中置电机及力矩传感器研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主要生产工艺实现自动化,自动焊接机器人、自动涂装、半自动化组装生产线等在骨干企业中得到普及。

面对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变化,

行业在“十四五”期间要紧紧抓住机遇,

在更大范围集聚创新要素,

在更大空间配置资源,

重新塑造产业链与价值链,

从而进入新一轮更高水平发展。

推进行业创新中心建设。

支持大型企业和优势企业

发挥创新骨干作用,

创建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究院、

重點实验室、工程中心、工业设计中心、

协同创新等创新平台。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我心中的企业文化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