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1号公路:通往共同富裕的幸福路

2022-06-30 15:40叶明华
群众 2022年12期
关键词:溧阳全域公路

叶明华

溧阳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宁杭生态经济带中心节点,千年古邑、绿色仙境、红色沃土,有着良好的生态本底、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要求,坚持“交通先行”战略不动摇,把生态涵养、全域旅游、文化传承、乡村建设等新时代元素融入全国一流、全省示范的“四好农村路”,高标准打造365公里“溧阳1号公路”,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通道,在使之成为溧阳80万老百姓的幸福路、致富路上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引领乡村振兴、资源整合推动共同富裕的绿色发展路子。

以路为笔,构架“人人可感”的开放空间

为全面彰显交通先行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富民效应,我们在建设“溧阳1号公路”的过程中,坚持以路为笔、以路引景、串珠成链,致力构建开放共享的场景和空间,将自然山水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资源。

在规划建设上注重融合带动、串联全市。把“溧阳1号公路”建设规划与全市“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镇村建设布局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对内连接“三山两湖宋团城”、98个行政村、312个自然村和220多个乡村旅游点,对外通达周边7个县市,以“内联外引”的路网格局形成“自然通透”的开放空间,为资源引入、产业植入创优条件。

在环境提升上注重品质为上、覆盖全域。坚持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为先决条件,推动“溧阳1号公路”与沿线山水风光、乡村风情亲近融合,近三年“一河一策”整治沿线河塘598处,232个村庄布局得到优化,沿线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垃圾“日产日清”实现全覆盖,“田园陌上、乡村野趣”的生态景观全面展现。

在功能配置上注重节点支撑、勾画全景。依托“溧阳1号公路”建设,把旅游服务功能和农村居民交通出行功能充分整合起来,在沿线打造63处房车营地、休闲驿站、观景平台和86个共享汽车出行点,让游客领略生态之美、乡村风韵;在周边实现所有镇村、15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通达率100%,城乡“一元制”公交全覆盖,方便广大村民“走出去”,驱动要素资源“引进来”,全力打通乡村振兴的“双向道”。

以路为引,构造“人人可享”的产业平台

空间的打开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产业的壮大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全面打通资源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通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我们始终把赋予“溧阳1号公路”产业培育、植入和孵化功能作为核心要求,依托青山绿水,全力打通文旅、农旅、康旅、工旅融合发展通道,为每一个热爱和向往溧阳这座城市的人搭建奋斗成就梦想的舞台。

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把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作为重点方向,在“溧阳1号公路”沿线布局了65万亩优质粮油、4.5万亩白茶、6万亩特色果品,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各1个,吸引21家省级以上休闲旅游和农业精品企业、35家常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天目湖白茶、白芹,曹山蓝莓、杨梅,社渚青虾、软米成为游客竞相购买的“爆款”,全市农旅融合年收入突破40亿元,带动近10万农民人年均增收1万余元。

丰富全域旅游产品供给。把“溧阳1号公路”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黄金纽带”,依托全市6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高标打造17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和11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全域集聚266家星级旅游农庄和42家星级“清风朗月·溧阳茶舍”,带动沿线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70万元,吸纳农民“家门口”就业近1.25万人。“薯愿”牛马塘、“荷塘”礼诗圩、“蓝城”杨家村等网红乡村远近闻名。

拓展优秀历史文化传承。深入挖掘“溧阳1号公路”沿线历史文化元素,依托东汉蔡邕“读书台”、“中华第一诗”《游子吟》故里等遗存遗迹,传播溧阳“忠勇、信义、慈孝、明慧”的精神气质;依托新四军“铁军东进”策源地等红色资源,建好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水西村“长三角红色研学第一村”;依托代表史前文明的“中华曙猿”、马家浜文化的“神墩遗址”、良渚文化的“梅岭玉”,融合傩戏、马灯、丝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化之魂丰乡愁底蕴,让“溧阳1号公路”成为凸显地方特色文化、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体验之路。

以路为媒,构筑“人人可及”的绿色高地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吸纳城市群、都市圈优质资源为我所用。为进一步放大比较优势、拓展发展格局,我们坚持把“溧阳1号公路”作为溧阳优美生态、美丽产业、美好生活的鲜明代言,以革命的红色基因、生态的蓝色守护和丰收的黄色憧憬合力擘画溧阳高质量发展美好未来。

集聚优质资源提级赋能。通过建设“溧阳1号公路”,打破了传统的景区景点开发线性思维,也为激活资源带动一系列重量级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利条件,曹山未来城、瓦屋山低碳城、中德富尔达康颐社区、蓝城悠然南山等重大文旅项目开工建设,施柏阁、悦榕庄、万豪、瑞吉等13家国际品牌酒店相继入驻,全市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高达13.4%,休闲康养融合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

集聚创新要素打响品牌。依托“溧阳1号公路”,显山水之美、激创新之力、扬城市之光,连续举办“中国溧阳茶叶节暨天目湖旅游节”,深入开展“院士专家溧阳行”等创新合作,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重庆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等10余个一流科创平台纷至沓来,动力电池产业质效跃居全国县级城市之首,先进制造、高端休闲、现代健康、新型智慧“四大经济”占比提高到54.5%。

集聚试点释放人才活力。把“溧阳1号公路”的融合带动效应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等国家级试点效应糅合起来,通过打通宅基地资格权退出置换通道,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引导和激励人才下乡、资本下沉,近三年年均引进高层次人才1000余名,累计吸引“三资”70余亿元投向“三农”,日日春、白露山、玉枝茶果等农业企业点亮乡村,美岕树屋、神马农场、火车莱斯等文旅项目扮靓山水,青峰仙居、轻度、芷岚秋等精品民宿成为溧阳人才扎根乡村、创新创业的新代言。

以路为基,构建“人人可为”的治理格局

乡村要发展振兴,产业是基础,治理是关键。我们在打造“溧阳1号公路”的过程中,始终把统筹县域治理特别是乡村治理作为关键支撑,在延长道路的同时推动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努力把“溧阳1号公路”打造成溧阳乡村治理的坚实载体和制度通道。

强化全方位党建引领。发挥“溧阳1号公路”串联全市、联结镇村的基础作用,按照“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全域建强”的思路,打造12个“非公党建30分钟示范圈”,搭建40个“党员先锋驿站”,组建城市党建馆和南山片区民宿党建联盟,充实农村基层黨建力量,在疫情防控、防汛防洪、农村电子商务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多元化社会治理。立足“四好农村路”、城乡公交一体化等现实基础,因地制宜为镇村公交赋予物流配送、物资输送等功能,方便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网格化治理单元向农村延伸;“百姓议事堂”基层治理模式入选首届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十大优秀案例。

拓展普惠式公共服务。沿“溧阳1号公路”,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下沉,扎实推进民生实事补短板。近年来,全市偏远乡村交通出行、优质供水等服务保障日趋完善,被撤并乡镇环境面貌普遍提升,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优质达标率达95.6%,乡村卫生室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一幅“乡居秀美、乡业富美、乡治和美”的幸福图景梯次展现。

(作者系中共溧阳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段培华

3B07C8FC-B918-4C58-BC2A-B1B86894886D

猜你喜欢
溧阳全域公路
海归吴凡:激情追梦的“新溧阳人”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走进溧阳忘记四季
公路断想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溧阳中材重型机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