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但现实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儿童却面临伤害与困境。其中,部分在国外生活的华裔儿童遭受校园欺凌及种族歧视现象较为严重。而父母在国外,被寄养在国内的“洋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成长也容易面临诸多问题。这两个儿童群体具有一定特殊性,其权益保护与成长值得关注。
华裔儿童:对校园欺凌和种族歧视说“不”
由于在海外语言不通等原因,很多华裔儿童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和种族歧视等问题,使得他们的身心健康面临威胁。
2017年,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一位澳大利亚华裔母亲,在澳洲日带年幼儿子参加烧烤午餐时,她年仅19个月大的孩子竟遭遇人生第一次种族歧视。在本该是一个以爱国热情凝聚民众与增进各民族和睦团结的日子,他们却遭遇这一状况。
这位华裔母亲说,当日她一家人参加澳广(ABC)的年度庆祝活动,两名脸上贴着澳大利亚国旗图案的男童走近,两名男童盯着她儿子一会后,其中一男童转身走开,同行男童却问他,“这是一个ching-chong(模仿粤语发音嘲笑华人)吗?我认为是个ching-chong。”
这位母亲表示,这虽然不是一种身体伤害或构成风险,但这是一种消极的言论,“有时孩子本身并不明白这些话的影响有多大,但它们确实伤害力强。”
除了言语上的种族歧视,更有华裔儿童遭受到身心上的校园欺凌。在一些华裔学生属“绝对少数”的学区,他们被列入“边缘群体”,受到大多数学生的孤立;即便是华裔学生众多的学区,他们的午餐钱被抢,搭校车时遭遇加塞儿也是司空见惯;更有不少新移民华人学生在校园被公开称作“土包子”,遭受歧视。
2018年,据美国侨报网报道,布鲁克林发生针对华人的种族主义霸凌,一名华裔幼童在校车上遭非裔女同学当众辱骂,污言秽语抹黑华裔社群。据了解,受害儿童从当年9月开学后,便在学校几次三番被同学欺负,偷拿、偷吃、霸占物品,家长向学校多次投诉却毫无结果。该儿童母亲形容,光她知道的类似情况在9月24、27、28日多次发生,包括10月2日,儿子带到学校的饼干、点心都被人偷吃一空。儿子还因为被同学用球砸伤胳膊进过医务室,明显遭到针对,猖狂恶行令人气愤。
面对校园欺凌及种族歧视的现象,很多华裔儿童的身心遭到了伤害。今年29岁的新西兰华裔女生Julie Zhu曾因被歧视不想当中国人。Julie Zhu的老家在中国西安,她4岁便随父母移民到了新西兰。在20多年的成长过程中,Julie Zhu遭遇过很多歧视。
为了与周围的人一样,Julie Zhu曾刻意改变,试图将自己“本土化”,从而融入新西兰社会。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大后的她逐渐明白,面对歧视,首先要做的是勇敢站出来,不要沉默。同时要做自己,无需刻意去融入。
有研究表明,欺凌对学生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被欺凌者抑郁的概率是常人的4.8倍,焦慮为4.3倍,自杀概率高达18.5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生理问题,比如情绪失控、胃痛、头痛、失眠等。在长期遭受同伴的羞辱又无力自卫时,他们往往会产生对世界的极度不信任感,有的受害者默默承受,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导致身心深受煎熬。
甚至有的受害者可能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反向攻击他人;也可能诱发一些极端自我报复行为,如吸毒、酗酒、自残、自杀等。
由于大部分儿童在面临欺凌时会选择保持沉默,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成为守护孩子的第一道防线。
如果孩子身上出现一些解释不通的伤痕;衣物、书籍、电子产品等损坏或遗失;经常性梦靥、失眠;成绩下降,对学业产生厌恶心理,不想去上学;避免参加社交活动;一些自残性的行为,或是提到自杀等情况,父母要引起重视,了解孩子是否正在遭受校园欺凌,并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有教育专家表示,遭遇欺凌的华人学生应及时向学校反映,寻求学校相关部门的帮助。但部分学校对校园欺凌案并不重视。如果学校置之不理,还可以向当地华人社团或执法部门求助,切勿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洋留守”儿童:让缺失的爱归位
“洋留守”儿童一般是指侨乡具有外国国籍的留守儿童。当前,在我国多个省份,尤其是浙江、广东、福建等省份,“洋留守”儿童数量偏多。安徽、江西等省份近年来也出现较多农村侨乡和侨乡留守儿童群体。
由于“洋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海外,往返成本较大,有的甚至多年未回国看望孩子。因此“洋留守”儿童普遍缺失父母的陪伴与关爱,使得他们的成长面临诸多问题。
浙江青田县是著名侨乡,约有33万华侨华人,分布于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当地约有8000个儿童的父母远在大洋彼岸。
中国新闻社在2019年曾对该地区的“洋留守”儿童话题进行深入报道,在与这些儿童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与父母交流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视频或者电话,有些人对父母的印象非常模糊。
陈丽是时任青田县方山乡的团委书记,也是当地“洋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没有接触他们前,我以为华侨华人每年总能回一趟家。但事实上,许多人三四年才能回来一次,对孩子的陪伴确实太少了。”
有学者指出,受限于空间距离,很多“洋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概念是模糊的,有的甚至认为父母只是在过年时来送礼物的大人。由于父母的长期缺位,“洋留守”儿童思想和情感培养都处于“真空”状态。正处于生理心理变化期和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关键期的他们,因此更容易产生焦虑、孤独、无助、厌倦、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诱发各种不良行为和心理疾病。
由于父母教育缺位,祖孙隔代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存在诸多弊端,并且学校教育方面无特殊措施,多数学校对“洋留守”儿童无任何特殊照顾安排,任其发展,导致部分孩子由于环境、成绩等原因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
此外,“洋留守”儿童还在一定程度上面临身份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惑,对于未来的选择也会存在一定的迷茫。
政府及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洋留守”儿童的宣传与关注,通过解决好“洋留守”儿童问题,增强其对家乡及祖(籍)国的认同感。
从具体操作来看,要开展“洋”专题研究,适时微调“洋”政策。针对“洋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医疗、保险、出入境等方面的急迫性现实问题,基层侨务部门应及时上报,引起上级部门重视,政府侨务研究部门应牵头加强研究,协同公安、教育、妇联等其它相关部门,及时修订相关政策法规,适当照顾“洋留守”儿童利益。
在学校教育方面,也要因“洋”施教,开展“洋”特色教育。近年来,青田县就实施了华侨新生代“培根”工程,如以“同心暖侨工程”为抓手,开展关爱华侨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并设立华侨留守儿童“爱心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等。
最后,要化解问题根源,发展侨乡经济。“洋留守”儿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归根结底还是经济问题。各级政府在侨乡发展政策上应予以一定倾斜,结合侨乡独特的海外侨务资源,挖掘自身优势,提升侨乡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减少移民外出,吸引侨胞回乡。
“对‘洋留守’儿童来说,政府的保障、关心很温暖,但他们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厄瓜多尔青田同乡会荣誉会长杨小爱也表示,通过出台措施,吸引“进退两难”的华侨华人回国发展,是缓解“洋留守”现状的“治本之策”。她建议借鉴国外城市化经验,树立“住在乡村是更好的生活”观念,吸引侨胞回乡发展。
(责编 郭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