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2022-06-29 04:23廖志敏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

廖志敏

摘 要: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实际施工时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在建筑高度逐渐增高和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获得了广泛应用。混凝土质量对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的影响较大,为保证工程质量,工作人员需要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各个行业都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是使用量大并且最常见的一种材料,关系着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但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方面较多,作为施工企业要加以重视,从而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

1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

土木建筑工程建设具有不可逆性,当质量出现问题或者建设项目不具有可行性时,工程难以恢复到原始状态,产生的经济损失较大。除此之外,土木建筑工程还具有明显的固定性和生产流动性。在一般情况下,土木建筑工程会建设在指定地点,工程施工结束以后,施工单位将其交给使用单位。这一过程表明建筑生产具有流动性,即生产要素流动于同一工程或不同工程中,这也就导致了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方式具有复杂性。土木建筑工程实体是由材料、设备组成的实体,工程体积比较庞大,外部空间也较为宽敞;土木建筑工程需进行露天生产作业,往往会受到环境因素与气候因素的影响。在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时,由于对施工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优化升级施工技术。另外,甲方对浇筑的连续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只有保证浇筑的连续性,才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对材料的依赖性较大,在实际施工时,工作人员需把握以下材料的功能性和结构性。(1)功能性。在评估、分析模型以后,根据建筑施工要求,制订具有可行性的建设方案,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建筑生态功能。(2)结构性。土木建筑工程需要与现代化发展需求相适应。

2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2.1选择适合的材料

在建设工程施工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设计和场地,选择合适的钢筋混凝土原材料。选择材料时,应优化原材料,使骨料不含过多杂质,避免有机物和可降解物质的存在。选择砾石时,要确保砾石的粒度均匀,才能使熔合有效。此外,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直径的合理选择,以提高整体性能。施工混凝土时,也应降低内部含水量,并在内部使用发泡剂。配料时还应注意避免形成裂纹。在混凝土正式使用之前,必须科学地进行搅拌并进行测试。如果所有信息都符合标准,我们就可以在大面积上进行构建。在搅拌过程中,也保证了内部的均匀性,同时适当添加外加剂,合理控制放热,提高了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2.2配合比的合理计算

具体来说,合理计算配比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不同施工要求的组合导致不同的混合率,但无论数值如何变化,都必须保证材料的耐用性,并结合实际施工条件,合理计算混合率。在测试过程中,通过对数据和实践的广泛分析来确定正确的组合,科学地选择必要的材料,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在设计混合料时,应明确规定水/质量比的要求,同时保证合理控制。还需要控制硬度和强度,以避免出现裂缝,提高混凝土质量。

2.3混凝土运输技术

在应用混凝土技术过程中,运输和泵送环节也是同样重要的,施工人员要将重点放在运送的时间、路线上,按照具体情况来调整,确保混凝土质量。通常情况下,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会受到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即运输路程和运输的方式,因此作为施工人员要首先进行模拟试验,确定出最佳的运输路线和时间,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最终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另外,运输要和施工现场做好对接工作,要确保混凝土在初凝之前能够有效地运输到施工现场。除此之外,在施工现场浇筑过程中,要防止大面积的浇筑,要重点放在混凝土的厚度上,目的是降低材料的约束力,如果混凝土的厚度下降,会影响到地基的外部约束力。因此,在浇筑中还要单独设置滑动层。在浇筑完成之后,施工人员要结合标准确保模板的严密性,检查模板是否存在污垢,并及时地作出处理。

2.4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格外的重视浇筑作业,浇筑作业要确保连贯性,不能在浇筑环节发中断等,要发挥出混凝土的性能。如果在浇筑施工中有中断情况,就要及时做出处理,防止混凝土和之前浇筑的混凝土融合。另外,对于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需要严格的控制,在完成浇筑后,应用专业的工作人员展开质量方面的检测。若在检查中出现了浇筑的密实度不符合规定或者是钢筋偏移等情况,此时施工人员就要重新浇筑,要确保浇筑的质量,符合施工的标准。与此同时,在浇筑中振捣的操作要按照规定,在振捣中要避免和钢筋、模板之间出现碰撞,才能让浇筑作业顺利完成。除此之外,在浇筑混凝土方式的选择上,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尤其是混凝土体积较大,需要在夜间开展浇筑,白天容易受到湿度因素的影响,因为混凝土极易产生热胀冷缩的情况。如果在高温的天气情况下进行混凝土浇筑,就要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做好降温的处理,浇筑中混凝土的要通过冷却,才能有效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2.5振捣施工控制

在实施振捣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使混凝土覆盖模板的各个角落,进而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与均匀性。振捣方式包括人工振捣、机械振捣。一般来讲,当振捣对象是塑性混凝土或者工程量较小时,工作人员应采用人工振捣方式;振捣棒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插点位置要均匀,避免漏振。在插入振捣棒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保证其能够进入下层混凝土中,避免混凝土中间产生缝隙;每个插点位置振捣的时间应在20秒左右,混凝土需达到无气泡、无下沉、水平、泛浆的状态。

2.6加强混凝土养护作业

在进行浇筑之前,因为混凝土材质的不同会关系到施工质量,因此就要做好监测,尤其是质量的监测,主要是检测整体的结构质量。与此同时,要认识到养护作业的重要性,良好的養护工作可以防止裂缝的产生,要重点把控养护作业环节。通常,养护作业进行,都是在完成浇筑之后的12个小时之后,首先要进行拆模。养护的方式可以是喷水,或者是覆盖塑料薄膜等,避免天气等因素造成开裂问题,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混凝土的表面要进行2~3次的涂抹,同时要进行养护,采用塑料薄膜或者是保鲜膜进行覆盖,等待混凝土完成初凝之后,每天要适时洒水,通常普通的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养护时间一般是7天,如果养护不到位,会导致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裂缝;未按照规定时间将模板拆除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要确保混凝土结构符合强度要求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想要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的作用,提高施工质量,工作人员就必须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保证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建设要求,科学制定施工流程,确保土木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具体实施时,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环境,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中各个复杂的环节,充分发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作用,从而推动建筑工程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志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13).

[2]张海星.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砖瓦,2020(5).

[3]景永宁.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0(8).

[4]李海平.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居业,2020(1).

猜你喜欢
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
土木建筑工程建设的现场施工管理
浅谈土木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
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无裂缝大坝混凝土施工若干关键工艺
论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