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君囡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魅力之城小学校长)
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支德能兼修的教师队伍。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魅力之城小学一直将师资培训作为中心工作,特别是在2021年秋季,“一校两址”启动,教师队伍扩充,年轻教师占比上升。经学校统计,35岁以下教师占总人数的80%,其中,30岁以下占40%,教龄5年以下占48.96%。基于此,学校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魅力教师成长营”,多措并举,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师德决定师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才是教师教学工作获得动力的源泉。
1.全员诵读经典。作为雨花区师德涵养基地校,学校始终践行着“文化养德、知行合一”理念,营造“人人读悟《论语》、人人师德表率”的校园氛围。购置《论语译注》,人手一册,以诵、注、写、讲、悟为主要方式,每日诵读;定期开展《论语》讲堂沙龙,让教师在交流中,将所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坚持爱心送教。学校坚持开展长沙市第二福利院爱心送教活动,通过送教,教师对于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关爱身边学子。
3.撰写“校园情书”。校长坚持撰写“情书”,以书信的方式增进与教师间的感情,融洽彼此关系。而且,在此影响下,不断有教师给校长回信,还有班主任坚持给学生或家长写信,形成系列“校园情书”,厚植教育情怀。
学校依据教师队伍结构,构建魅力教师专业发展“三梯队”——从“基础型教师”到“提升型教师”,再到“卓越骨干教师”。教师稳步成长,激发成长内驱力。
1.任务驱动,明晰成长路径。“卓越骨干教师”定期制定成长目标,并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充分发挥在校内的辐射引领作用;“提升型教师”定期完善“九个一”自我成长计划,教师覆盖到各学科、各年级组,倒逼专业发展;改革“魅力青蓝”评价方式,采取“做任务赢火力值”方式,激励“基础型教师”实现自主成长。
2.分层推进,搭建成长平台。市区级卓越、骨干教师率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四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融合探索,为青年教师常规课堂“打样”;开展学科融合教学研究,形成体育与英语、数学与科学融合课,提高青年教师发展目标;成立全区首个学校少先队名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室,定期开展研训,提高教师管理水平。同时,力荐“提升型教师”成为各学科名师工作室学员,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每月至少一次在教研组、“魅力青蓝”评选或校际交流中展示;定期安排培训,如新进教师培训、班级常规管理培训、课堂技巧培训、家校沟通培训等,引领“基础型教师”成长。
3.直面问题,扫清成长障碍。“魅力青蓝”创新推出赢火力值的“积分结业制”,变自上而下的任务布置为由内到外的主动成长。同时,“师徒结对”点对点帮扶,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如课堂应变能力、课堂评价能力、特殊学生问题处理方式等,利用每周“青蓝夜校”,进行校内“专家”和学员面对面交流,学习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好的教师,是磨出来的;好的学校,是干出来的。要让家长说好,还得自身做好。
1.教材解读人人参与。学期初,学校改变“一人讲,众人听”的教研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教材解读竞赛,以赛促训;两周一次学科组集体备课,定人员、定内容、定主题,常态化开展教材解读,精准把握目标,提升教学质量。
2.教学改革时时研讨。围绕课程改革,分阶段、有主题研讨,重点解决小组合作教学和“四有”课堂教学模式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课堂转变。比如,三年级数学组在课堂上推进小讲师活动,真正将课堂还给孩子;一年级语文教师将拼音教学与绘本阅读相融合,开发了《跟着绘本学拼音》的校本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3.作业设计层层把关。严格落实“双减”政策精神,作业设计着眼时长、形式和学科之间的融合,把好“减负”关;以“五项管理”为核心,“被窝”阅读、“社区”劳动、“庭院”锻炼融进家庭作业,并设计特色实践作业——周一劳动、周二科信、周三音乐、周四体育、周五美术,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体验探究,把好“提质”关;设计分层作业,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把好“全面”关;为让学生爱上作业,主动完成作业,将作业与游艺相结合,如语文学科创设“日记马拉松”,通过积累公里数激励学生自主创作等,把好“激趣”关。
4.教学评价处处创新。学校立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日常评价、阶段性评价与期末评价结合,教师、家长和学生评价结合;以轻松愉悦的主题闯关游戏,探索低年级趣味评价方式。比如,一年级开展“播种希望,收获成长”趣味闯关游园和魔法大转盘、神奇骰子、快乐积木等“小小数学家”闯关游戏;二年级开展“游遍大江南北”语文游艺活动和“森林大冒险”数学游园等。
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魅力教育人将继续以“心存远志,静以修身”为信念,坚守教育初心,践行教育使命,用爱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用心守护学校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