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斐
编者按:21世纪,摄影技术与艺术飞速发展,全民摄影时代来临,人们对摄影作品的美的追求程度也是日益提升。那么在如此多的摄影作品中,如何体现主观艺术性呢?这篇文章主要从摄影的主观艺术性的构建元素和实践途径来探讨研究如何体现摄影的主观艺术性,旨在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
当今时代,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和摄影设备的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摄影作品层出不穷,摄影已经不是专职摄影师的专利。数据显示,目前拥有手机的人中有70%以上的人在用手机拍摄照片或视频。在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摄影师的全民摄影时代,会拍照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拍摄出好的照片,而要想拍出优秀的作品就需要先行了解摄影的主观艺术性。
摄影的主观艺术性的重要程度在今天似乎不言而喻。谈如何体现摄影的主观艺术性,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几个概念:什么是艺术性?摄影主观艺术性又是指什么?只有先行理解这些概念,我们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体现摄影的主观艺术性,从而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摄影主观艺术性及相关定义艺术性
摄影发展到当代,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那么什么是艺术性?艺术性作为一部艺术作品艺术价值的衡量标准,主要是指在艺术处理、艺术创造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包括艺术形象的鲜明性和典型性,艺术形式的严谨性和完整性,艺术范围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艺术语言的准确性和独特性,艺术手法的恰当性和多样性等等。艺术性对艺术作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艺术性就成不了艺术作品。艺术性包括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艺术品的艺术性最高境界是作品中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摄影的主观艺术性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但又高于生活。这句话在艺术百花齐放的今天是毋庸置疑的。美学家高尔泰也指出,任何人类的创造物,如果它不是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 它就不是艺术……同理,艺术运用于摄影,摄影艺术不仅仅是客观生活的再现,也可以在再现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升华,是对生活更高级、更深层、更集中、更典型的概括,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社会或自然的规律。摄影的主观艺术性,就是摄影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形式、结构、表现技巧来形象地描述对象,创造出一种鲜明、生动、典型的艺术品,同时该艺术品表现了创作者的审美意境和思想感情。在摄影初期, 人们并不承认摄影图片是一种艺术品,它的艺术性受到公开的质疑。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观点才得以改变,那就是“纯影派”摄影的出现。“纯影派”摄影提出“只有通过纯粹的真, 才能得到完美的美”,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摄影作品不能凭空产生,它需要借助一定的内容和形式作为载体,然后在载体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它要求摄影师具备较高的艺术审美修养、精湛的艺术创造能力和敢于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在摄影创作实践中,我们会同时受到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观因素影响是指摄影师在特有的世界观和艺术观指导下进行的艺术创作。
摄影实践中主观艺术性的构建元素
摄影的主观艺术性,要求摄影师在创作实践中突破客观世界的局限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这些主观构成元素去创作个性化的艺术作品。摄影的主观艺术性包括这些元素:思想情感、创造力、想象力、洞察力等。
思想情感元素
摄影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是属于精神层面的创造性行为,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表现在这种艺术创作中,艺术作品有时可以直观反映出创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品如果被赋予了摄影师的思想感情那便会具有深厚的感染力,这也就是摄影的灵魂所在。思想艺术,是一种无形的艺术,散发着内在的魅力。摄影师面对生活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情感,当他被某种思想或情感左右后,便会付之行动,将这些思想和情感投射到他所创作的作品中,从而创作出有灵魂的艺术作品。作者在摄影创作过程中,通常对客观世界形成直观的心理感受和思想情感,而情感又与作者的理想抱负、感情需求、个人意识等息息相关,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摄影师在创造作品的过程中,一般以客观事物为载体,把个人的情感欲望和理想抱负等赋予作品,在摄影作品和情感之间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共鸣关系,值得让读者细细品味。摄影师对某个客观物体按下快门的时刻,就是其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刻,在那一瞬间摄影师普遍会保持紧绷的精神状态,但随后带来的满足感又会充斥着摄影师的内心,而这种心情便是主观艺术性在摄影艺术实践中的真实反映。
创造力元素
摄影是门艺术,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艺术来源生活但高于生活。有时现实世界是杂乱无章、毫无美感的,这就需要摄影师具备独特的眼光、高超的创造力,去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把丑陋的东西经过摄影师镜头的雕琢,拍摄技法的取舍,去创造一个典型、美好、感人的作品。没有创造力,只能创造出千篇一律的作品。而创造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精通摄影技术的基础上,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创新性的思维。如图1,内容为当时中学校园里举办校运会,如果是通过正常视角地面拍摄,画面将会显得杂乱无章,作者发挥创意,换一个视角从天上俯拍,跑道上狭长的影子显得动感十足、创意无限,创造力赋予作品无限的可能性。
想象力元素
任何艺术品的创作都离不开想象力的支撑,丰富的想象力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内在源泉,摄影艺术也尤其需要良好的想象力。往往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着共同的特性,即充满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摄影这门艺术有它的特殊性,从摄影诞生开始,它便拥有了纪实的第一属性。由于这一特殊属性,摄影師在创作过程中会受到一种无形的束缚,给摄影师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限制了摄影艺术的发展。这时需要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去突破常规,在主观意识的指导下,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客观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抽离出来,提取事物的艺术性,使得作品更具有观赏性和审美性。如图2所示,本来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粉刷匠在工作,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从正上方拍摄,影子似乎在演奏或舞动,让人浮想联翩。
洞察力元素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但是如果想要将这种美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的话还需要摄影师有敏锐的洞察力。一件好的摄影艺术作品往往都是需要创作者在寻常的生活中发现不寻常的一面进而拍摄下来。生活中的很多美就在一瞬间,如果没有良好的洞察力,就不可能及时有效地把美的短暂瞬间记录下来。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洞察能力,将直接影响其创作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效果。例如摄影家解海龙的名作《大眼睛的希望》给人们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山村孩子的特点,相信人们都司空见惯,但是能在那一瞬间把孩子的这种独特眼神捕捉下来,是需要非常敏锐的洞察力的。作为一个摄影家,要保持对生活的热忱,要善于观察事物,善于捕捉生活里的典型意象。也正是因为解海龙敏锐的洞察力,他所创作的作品唤起了社会良知,引起了全社会对失学儿童这个群体的关注,这就是摄影影像的艺术价值所在。
摄影的主观艺术性的实践路径
摄影的表现手法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纪实性摄影,重再现写实,手法相对简单朴实,采用自然光,一般在生活中抓拍、抢拍;二是创意性摄影,重表现写意,用光一般是人造光源,很多是特地设计和摆拍的。纪实摄影强调纪实性,创意摄影强调艺术性。作为艺术, 摄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并不单一,还可以通过对妆容、色彩、光线、滤镜、构图的控制或画面裁剪,甚至后期处理等等,不断增强摄影作品的主观艺术性,使摄影艺术作品传达的信息量,远远超过画面本身的容量。这些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艺术思想必不可少的载体。下面,本文將分别从相机技术参数、色彩、构图、后期制作等四个方面来分别阐述如何在摄影实践中体现主观艺术性。
相机技术参数
这里所说的技术参数是指相机本身的自带的一些技术参数,比如快门和光圈参数等。拍摄中通过调节快门或光圈的参数,从而取得一些特定的效果。我们都知道,在摄影中,光圈大小、快门速度影响着曝光,但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是,这两者不仅影响着曝光,还有其他更微妙的作用。例如通过调节快门速度可以拍出一些特殊效果,慢速快门可以将流水、瀑布等拍摄得唯美柔顺,如梦似幻的感觉。如图3中的凤凰沱江流水效果。又如光圈可以影响景深,光圈越大景深就越小,小景深可以虚化杂乱的背景,使得主体更加突出,如果是夜间用大光圈还可以拍出唯美的五彩光斑效果。如图4,舞台灯光成为一种非常漂亮的光斑背景。通过以上举例我们可以发现,调节相机一些参数来拍摄,已经不是对事物的简单记录了,通过创意组合不同参数,它赋予了事物更高、更集中的艺术美,也体现了创作者的创意和审美情操。
色彩
对于色彩而言,有黑白和彩色之分。在过去,由于技术限制,只有黑白照片。现在的人们也会采用后期制作的手段来取得黑白的艺术效果。这是因为黑白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色调了,黑白包含了更多的可能性:黑白照能去除杂色从而突出主体,能创造极简风格,能控制画面氛围,用低影调营造沉重、压抑的画面氛围等等,这也就是黑白照片的艺术性体现。后来,有了彩色照片后,彩色照片的艺术表现可谓登峰造极,现实中的色彩不仅可以被还原,也可以提升饱和度,显得更加饱满、绚丽。色彩,这个美丽的词语本身就包含了大千世界不同的颜色,五颜六色代表着世界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意境。色彩本身就是视觉的艺术,加上摄影者丰富的创造力,摄影的主观艺术性便会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构图
摄影构图是指画面中物体的布局和结构。具体是指作者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运用恰当的摄影造型手段,把表现的对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画面,使得表现对象相比现实生活更富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常见的摄影构图有三分法(见图5)、居中法、引导线、对角线(见图6)、画框等等。下面以三分法为例说明构图如何体现主观艺术性,三分法符合黄金分割点的原理。视觉研究发现,当我们在观察一张照片时,目光首先关注到的不是画面的正中心,而是三分法的趣味中心位置,而且使用这样的构图方法会使照片更美观,避免呆板、刻意,照片也会显得活泼、大方,赋予其一种美好的情愫和思想。其他构图也有各自的审美角度,表现的审美意境和思想也不一样,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而言之,构图的目的是:强调、突出画面中的主体,适当地安排陪体,舍弃一般、没必要的东西,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强烈、更突出、更典型、更集中,以增强艺术效果。因此,作者通过合理的构图把审美思想传递给了艺术作品。
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也是摄影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摄影中,前期拍摄固然重要,但是后期技术可以还原肉眼所见的真实,可以区分出不同摄影师的风格,可以让作品表现出更加奇特的艺术魅力。图片后期处理包括修剪、调节(包括亮度、饱和度、对比度、锐度、色温等)、滤镜等等一些处理效果。摄影后期处理,对作品进行审美艺术重构,是作品意境和氛围表达的重要途径,体现的是作者的主观性、审美性和创造性。摄影后期处理的作品,是创作者审美、情感、观念、人生观等意识形态的思想结晶,是更加集中、精炼的艺术作品。
结语
通过以上所述,我们大致了解在摄影实践中如何体现主观艺术性。但是要想创造出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除了拥有精湛的摄影技术、充沛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力,还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够感知和洞察生活,见人所不见,能够随时挖掘美、捕捉美、创造美。这些也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艺术积淀和素质培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