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山东枣庄 277100
胎盘早剥(placental abruption,PA)是孕晚期严重并发症,是产后大出血的主要诱因之一,产妇出血量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会引起母婴死亡。有研究表明,大部分产后出血与宫缩乏力有关[1]。因此,为了保障母婴结局,有必要提前采取措施防治产后出血。目前,临床上防治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是药物治疗,其中缩宫素和米索是常用的缩宫药,但是药效较差[2]。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作为一种常用缩宫药,相较于前两种药物而言,半衰期短,进入人体后能立即发挥作用,而且药效持久[3]。该研究便利抽取该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产妇50例为研究对象,联合使用缩宫素、米索、卡前列素氨丁三醇3 种缩宫药物,探究其对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产妇的疗效、止血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便利抽取该院收治的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产后24 h出血量>500 mL 者;②符合《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第一版)》[4]中关于胎盘早剥的诊断标准者;③年龄≥21岁患者。排除标准:①双胎患者;②有药物过敏史和不良反应史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④胎盘残留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1~40 岁,平均(29.04±2.65)岁;分娩类型:初产妇28 例、经产妇22例;分娩方式:经阴分娩21例、剖宫产29例;胎盘早剥分离度:Ⅰ度29例、Ⅱ度15例、Ⅲ度6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1~40 岁,平均(29.37±2.61)岁;分娩类型:初产妇29例、经产妇21例;分娩方式:经阴分娩18例、剖宫产32例;胎盘早剥分离度:Ⅰ度28例,Ⅱ度17例,Ⅲ度5例。两组产妇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参与研究的所有产妇及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完成知情同意书签订。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对照组:根据产妇的生产方式,在新生儿分娩后立即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予以不同剂量的缩宫素(国药准字H44025245;规格:1 mL:5 U)治疗,自然分娩者肌内注射20 U,剖宫产者静脉注射20 U+宫体内注射20 U。除此之外,所有的孕妇手术结束后均通过直肠予以米索(国药准字H20000668;规格:0.2 mg×3片)200 μg。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国药准字H20094183;规格:1 mL:250 μg)250 μg治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同时于宫体内注射。
(1)疗效:产后第2 天,统计两组产妇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的比例。①治愈:给药1 次,10 min后子宫显著收缩,可有效控制出血量;②显效:给药1次,20 min后子宫明显收缩,可明显控制出血量;③有效:给药2 次,30 min 后子宫收缩有所改善,出血量减少;④无效:子宫收缩和出血量在多次给药后无变化。总有效率=1-无效率。
(2)出血:分别于术中和术后10 min、60 min、2 h、24 h 记录两组产妇的出血量,以及持续出血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其中出血量通过纱布称重法计算,1.05 g血液为1 mL出血量。
(3)生命体征:监测产妇用药前、用药30 min 的心率及血压的变化。
(4)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产妇恶心呕吐、腹泻、感染和头痛的发生率。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产妇用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6%,高于对照组产妇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uerperae[n(%)]
两组产妇术前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术后10 min、60 min、2 h、24 h 出血量均低于同时期对照组术后出血量,观察组产妇持续出血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出血情况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maternal hemorrha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2 两组产妇出血情况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maternal hemorrha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
两组产妇用药前、用药30 min后同时期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生命体征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maternal vital sig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3 两组产妇生命体征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maternal vital sig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
观察组产妇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低于对照组的18%,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maternal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阴道出血和腹痛是胎盘早剥的主要临床表现,除此之外,常伴随子宫张力高和子宫压痛、胎心异常等症,随着孕周期的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也会降低。子宫会因为大出血而缺血缺氧,从而降低对药物的生物学反应,减弱药物治疗作用。因此,为保障药物的有效性,对胎盘早剥进行防治时需把握最佳时间,遵从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用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6%,高于对照组的64%(P<0.05),予以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术后10 min、60 min、2 h、24 h出血量均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持续出血时间(29.08±3.59)h、止血时间(19.45±4.17)min 及住院时间(6.16±1.22)d 均低于对照组(35.17±4.23)h、(29.88±8.95)min、(9.68±2.01)d(P<0.05),提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可提升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产后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和产妇住院时间。这和谷琳等[5]学者研究结果一致,该学者发现,缩宫素、米索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用后,胎盘早剥产出大出血持续时间(28.12±6.51)d和住院时间(6.28±1.31)d均短于对照组(36.57±4.43)、(9.29±2.62)d(P<0.05)。赵彩虹等[6]对产后出血孕妇使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术后2、24 h 出血量(184±17)、(278±11)mL 均低于对照组(264±15)、(431±13)mL(P<0.05),与该研究结果类似。分析其原因,孕妇出血程度不一样,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且缩宫素发挥止血作用依赖于缩宫素受体[7]。而且,当缩宫素用量饱和后,随着用量的增加,产妇会出现中毒症状。除此之外,缩宫素静脉注射速度过快还会导致低血压和心律失常[8]。因此临床上多联合使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可直接经黏膜吸收,给药后子宫收缩力迅速增强,不会因剂量、使用方法等增加产妇的不良反应[9]。而且米索前列醇可抑制血清和胎盘中缩宫素酶活性,提高肌细胞中钙离子浓度,积极控制产后出血[10]。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含有抑制腺苷酸作用的环化酶,可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使宫腔内开放血窦闭合,达到最终的止血目的。故当产妇使用缩宫素止血无效后,可立即增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量[11-12]。有研究表明,产妇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会出现短暂的恶心、呕吐症状,随着治疗的结束,不良反应也随之消失[13]。当上述3 种药物联用后,有效缓解产妇出血。基于上述原因,该研究还得出,两组产妇用药前、用药30 min 后同时期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岑谋娟等[14]对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1 d,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15.82±11.28)、(79.31±9.32)mmHg,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113.67±12.03)、(77.62±10.01)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研究结果类似。张淑红等[15]研究发现,产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还发现,两组产妇用药后血压、心率均有所上升,可能是孕妇吸收缩宫素含量过多所致。因此可使用氯化钠将缩宫素稀释至一定浓度后再用药。
综上所述,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可以提升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产后出血量,缩短产妇住院时间,而且不会使产妇的心率、血压快速升高,也不会增加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