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量冲击的微博传播和网络文明建设研究

2022-06-27 12:26段昕彤潘千一黎霈融张珺茹苗若尘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8期
关键词:流量网络安全

段昕彤 潘千一 黎霈融 张珺茹 苗若尘

【摘要】文章以后真相时代,流量崛起为背景,以新浪微博中的体育新闻为例,对微博媒体去中心化的推进、话语权不断下放、微博传播特点异变、流量对用户及官方的影响出发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后真相时代下,网民似乎更热衷于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意见,从而导致的传统媒体话语权趋渐式微,网络环境场中舆论“一边倒”,官方主流媒体的信息得不到有效传播,社会舆论的健康引导变得困难。因此,该研究结合“十四五”《建议》的网络安全、舆情管理方面进行详细讨论,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理解后真相时代下流量的特点和影响,也可以为媒体机构与媒介机构的信息传播与构建积极的网络舆论空间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后真相时代;微博传播;流量;网络安全;舆情管理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8.047

新浪微博在2009年正式上线,其官方定义是:为大众提供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平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其特点之一是通过分享与适当营销获得浏览量与关注人群即粉丝,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流量”。随着社交媒体在互聯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爆发出令人眩目的能量,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不仅制造了人们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也使新浪微博成为了大众可以进行具有极高自由度的评论互动的综合性平台。“后真相”一词入选牛津字典2016年年度词,其定义为:“客观事实的陈述,往往不及诉诸情感和煽动信仰更容易影响民意”。“后真相”时代,流量崛起,成为用户争相抢夺的“宠儿”,似乎事件的真实与否变得次要,不同的人群只相信各自所偏好的信息,每个人都更在意传播过程开始之前的情绪和立场,事实的重要性反倒被掩藏在感性的价值判断之下。

2020年9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在官网发布公告,向全社会征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意见和建议,欢迎公众就体育战略规划、体育文化宣传等话题留言。下文选择以新浪微博中的体育新闻为例,正是考虑到大众对体育赛事、体育明星等相关内容关注度愈来愈高,体育传播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体现,体育新闻引发的热议也愈发强烈,其可以成为有代表性的论据。

1. 后真相时代微博传播的特征

1.1 掉入来源陷阱

后真相时代下的微博传播,是“掉入来源陷阱”。在例如“孙杨禁赛事件”“刘国梁卸任总教练”等事件的开始都是对事情不详细、不准确、片面或是当事人个性地表述,众多网友根据看似全面的新闻,理所当然地认同事件的真实性,再加上“大V”及部分媒体的转发和转述,直接将事件在对事实审核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及主观性省去,使片面的陈述变为事实本身,然后迅速决定自己所处立场,而单方面的立场表达将会对另外的反向的事实证据产生消解作用,受众注意力分流,舆论逐渐失焦,真相逐渐被掩盖。

1.2 舆论方向偏离

微博消息在快速和大量的传播时,其受传者和传播者的角色也在不停切换。新闻内容在传播过程中被丰富、被质疑甚至被误传。例如在“孙杨禁赛判决撤销原因官方公布”这一新闻热搜出现的第一时间,下方就出现了众多例如“种族歧视是对孙杨最严重的伤害”“重审胜诉概率不超过7%”“宁泽涛团队是最初造谣者”等言论与文章。许多营销号和微博“大V”自发进行起“媒介审判”。由此,传播成本的下降与微博提供的发言场,都使得众多不明真相的网民跟着吹起来的风造浪,“大V”因此获得流量。后真相时代,原本就缺乏真相的事件愈加难以求得客观性的事实,舆论向着更偏、更斜的方向发展。妄加揣测,不计成本地产出大量观点类的信息,导致真相也渐行渐远。

1.3 先入为主的感情导向和个人观点占据上风

在后真相时代下,许多以第一人称形式表述的新闻,更能引发网民们的同情心,网民们更容易从自身的情感出发而忽略单方面陈述的主观性和事实的重要性,从而造成舆论反馈与事实传播的错位,导致矛盾点长期积累。由于公众的固有偏见,在公众面对片面化、碎片化的信息时,会在无意间无限放大碎片化的信息。事实的延迟造成了受众对媒体传播的信任危机,“后真相”似乎成了一种新常态。在事实不全的情况下,自媒体只能靠其内容的剑走偏锋,观点的特立独行,在稀缺的注意力之中竞争厮杀,争夺关注度。

2. 微博平台下的流量影响力

2.1 流量下的临时把关人

2.1.1 把关人缺失,虚假流量错误引导

随着互联网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泛滥使受众对真相的需求不断消减,即在后真相时代,相对于新闻资讯类,情感类自媒体由部分真相加工成的主观情感输出,更容易引发情绪上的共鸣,满足个体诉诸情绪的需求。

在传统把关人缺失的微博平台上,信息发布对自媒体的限制较少,言论自由度更大,更易造成信息泛滥与虚假信息的传播。一般受众难以辨别真伪,被假象利用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被情感驱动对意见不同的网友进行谩骂、被虚假宣传蒙蔽双眼骗取钱财等情况层出不穷。

2.1.2 “临时”把关人应运而生

如何使流量发挥其正面作用,需要正确履行把关概念。

传统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环节中设立专门把关人对信息进行筛选,受众只单一接收信息。而在新媒体时代,微博平台给了每个用户参与信息的生产、传播的机会,用户成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不同程度起到了把关人作用,承担了相应责任。而在此之中,一些更具专业性,更具影响力的大V用户在爆炸的信息中做起了筛选、梳理、把关的工作,充当起“临时”把关人。

2.2 流量引导沉默的螺旋

在网络热议的过程中,人们害怕自己的意见与他人不同而被攻击,因此他们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前,首先会通过观察周围的意见环境来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为“优势意见”,如果是“优势意见”,那么他们会勇于发表个人的观点;如果是“劣势意见”,发声所带来的代价极有可能是被敌对孤立,甚至被网暴,他们在发声的意义与所需代价之间的平衡中做出取舍,继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优势意见”的力量越来越大,并且反作用于更多的不同意见者,迫使持有少数意见的人变得附和或沉默,形成“沉默的螺旋”。

2.2.1 螺旋的倾向趋势

后真相时代的影响下,人们仿佛对某些事实视而不见,而更容易被情感性发言所鼓动,点赞与自己想法相同的评论并将其顶上热评。同时又对意见不同的发言进行攻击,使其沉默或删除之前发言。同时,在流量当道的微博平台上,其产生的意见极化所带来的攻击性,因网络暴力与人肉搜索让不同意见用户感受到线上与线下带来的双重压力,螺旋“倾倒”的趋势不断加剧。

2.2.2 单一意见场的造势

一部分对事件真实度抱有思考、认为过程细节尚有疑问的人无法发声,形成单一意见场。意见环境又再次制造讨论,“优势意见”的用户秉持着伸张正义的原则,但却对某些不符合逻辑的事件过程不予理会,当有人询问细节的真实性与逻辑性时,单一意见场所形成的信息极化,让他们遭到了过激的评论甚至于谩骂。因此,他们不得不开始删微博、关私信,这使处于“劣势意见”的用户声音越来越弱,“沉默的螺旋”由此展开。

在后真相时代的大背景下,意见不同所带来的矛盾更易激化,群体意见更易极化,这种极具压力的意见气候使得持有少数意见者更加害怕发声,优势意见更易获得拥簇与传播,情绪爆发,意见场失控。

2.3 官媒的引流效力

2.3.1 官媒的正向引流

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官方媒体、权威人士甚至国家领导人选择在新浪微博用流行的语言方式发布消息或进行互动,官媒的引流作用也潜移默化在其中。2018年2月,一则“德国留学生遭遇邪教死亡威胁”的谣言通过某微博大V迅速扩散,引起了在德国和欧洲的中国留学生群体的恐慌。事发后,外交部、共青团中央、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对此事第一时间进行调查处置,最终证实其为虚假消息并发微博声明。流量因其可变现的特质,某些时候会被恶意利用,妄图引起网友恐慌,以获得利益。而官方媒体对于普通用户较为可靠,信服度较高,更易在微博间传播,此时及时对信息做出正确反映,正向引导流量向合理方向发展。

2.3.2 官媒是流量的指向标

对于官方媒体,应当确实了解事情全貌,客观谨慎编辑文本,不造势,不煽动,如在上海地铁侧碰事故、雨雪致民航停航、以及广州韶关劳工群殴等社会公共事件上,官媒及时发布相关消息使全国人民及时获取有效信息,了解相关情况,这就使妄图利用这些事件流量造成不良舆论场的发言无处遁形。

虽然在人人皆是生产者的微博平台下,传统议程设置有所减弱,但官媒仍需积极参与事件流量的正向引导,不仅在于作为媒体对时间的专业性反应还是带有权威色彩的官方头衔,流量需要进行有效反馈必然需要良好的讨论环境,官媒所引导构建的讨论平台则契合这一需求,使网友意见可以多面发展,从而促进用户的独立思考,形成有效流量,促成流量的正向发展,形成清明的微博舆论场。

3. 反省

在后真相时代的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迭代发展与市场资本的推动,互联网体系结构逐渐小有轮廓。从上文所提到的案例中,因传播媒介的普及化与发言门槛逐渐降低,导致受众在传播与接收信息上拥有了较强的独立性与自主選择性,由此便观照出许多问题。传统媒体话语权式微,异变后的“沉默的螺旋”,临时把关人的出现等等。因此,对于网络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如何正确引导舆论,新浪微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思考。

3.1 建立健全媒体惩戒机制

在由新媒体时代下的流量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新闻内容的生产门槛逐渐变低,每个人都拥有了发声的权利。因此仅由主流媒体来进行正向引流是不够的,还应该由主流媒体牵头建立起一套媒体惩戒机制。这项惩戒机制不单是对进行不良舆论引导和发表不良言论的媒体(如公众号、营销号、自媒体“大V”等)进行惩戒或者是在这个机制建立起来后形成一个对于不良媒体的界定标准,而是借用这个机制引导媒体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3.2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因为每个微博用户在微博中都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产生出无法磨灭的痕迹,这些痕迹在无形记录着用户隐私的相关信息,半透明的网络空间将现实空间投射在互联网上。(例如:生活琐事中投射出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情绪分享投射出用户的近期心理状态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人不仅失去了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权、管理权与删除权,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微博数字画像。但这个数字画像在生成时,因为网络空间信息的半透明性,有些画像可能会因信息在传播途中被恶意加工处理从而对此画像的原主人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平台和用户都应该学会保护人的个性化数据、行为习惯、地理位置、心理状态和兴趣爱好等,以此来构建更加具有隐私性的互联网空间。同时,应做好对用户的个人账号数据收集、管理、保护,对有不当行为的个人实施相应惩处办法。

3.3 引导受众提高个人判断能力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动自媒体的发展,互联网的沟通交流使多元化的思想文化互相冲击,微博用户掌握了发言的自主权利,但由于每个人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受教育水平、思想道德素质高低各不相同,网络舆情呈现出纷杂繁复的状态。许多受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容易受到不良言论的煽动和影响,从而相信不实的新闻消息并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畸形的微博社群,这样的社群严重影响着微博的舆论管理和舆情生态。因此引导受众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使受众拥有对消息的正确判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后真相的“流量至上”会造成文章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形成更为复杂的社会语境,导致传统媒体话语权式微,异变“沉默的螺旋”,同时,临时把关人的出现可能侵占公共资源,使官方主流媒体的信息得不到有效传播,社会舆论的健康引导变得困难等等。因此,对基于流量冲击的微博传播和网络文明建设的研究讨论,是对公共文明秩序构建的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官方更应引导建设安全和谐绿色的网络舆论空间,“大V”应当正视流量,正向营利,不刻意造成话题,积极参与建设文明网络社区;用户个人应时刻保持理性客观,独立思考,理智发言,不站队、不跟风。

新浪微博永远只会是一个平台,无论是否处在后真相时代,我们都应握紧真相,不随波追赶“流量”,共同构建更加健康、积极的网络舆论空间。

参考文献:

[1]王亚婷.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应改变传播语态[J].视听.2019,(07):125-126

[2]王凤娇.后真相时代的网络传播特征与影响分析——以2017年网络热点事件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4(09):21-22

[3]王毅.“意见领袖”在微博时代的异化[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4):55-56

[4]乔铃.浅析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反转频发的原因及舆论引导策略[J].城市党报研究.2020,(07),55-58

[5]杨天吉.《浅谈博客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J].《东南传播》,2006,(9):6-7

[6]汪抒.青年記者[J].前沿报告,2019,(8):27.

[7]吉卫华、杜丽婷.《从微博看数字媒体时代信息把关的变化》[J].《东南传播》,2010,(12):63.

[8]缔元信万瑞数据.微博媒体特性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DB/OL].2010,17.http://wenku.baidu.com/view/359dc428915f804d2b16c165.html.

[9]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4

[10]杨祺.微博意见领袖的行为失范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6.

作者简介:段昕彤,云南昆明人,研究方向:传播学;潘千一,河南开封人,研究方向:传播学;黎霈融,云南昆明人,研究方向:传播学;张珺茹,四川成都人,研究方向:传播学;苗若尘,四川成都人,研究方向:传播学。

猜你喜欢
流量网络安全
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实现途径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教你找到更多免费的4G移动流量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过去的一年开启了“流量”明星的凛冬时代?
流量大变局
全省教育行业网络安全培训班在武汉举办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三大运营商联手阿里巴巴酝酿推出“流量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