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整为零,分布作战:美空军敏捷作战部署概念的现状和展望

2022-06-25 06:08孟浩瀚程宇博
军事文摘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全域演练空军

孟浩瀚 程宇博

2018年美国发布的《国防战略》明确将大国竞争定为优先事项,把中国与俄罗斯视为第一假想敌,并将全域多线作战设为美军能力建设的重点内容。与此同时,美国全球治理能力下降,政治掌控力不足且军费支出受到约束,造成其空军基地数量大减且分布分散,最前沿主要作战基地(MOB)的抗毁能力劣态尽显,无法成为高效能的作战资产。于是,美空军开始重视“化整为零,分布作战”的敏捷作战部署概念,并针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演练。

概念及特点分析

2015年9月,美前任空军部长黛博拉·李·詹姆斯联合当时的美空军参谋长威尔什签发了《空军未来作战概念》,首次提出了敏捷作战新概念,称“2035年,空军部队将作战敏捷性作为一种迅速适应任何情况或敌对行动的方法”,旨在为美空军能够实现“全球警戒、全球到达和全球机动”的目标提供核心保障。2017年,为响应特朗普政府发布的《印太战略》,确保空军基地在与中俄设想的冲突中保全自身,快速在全球范围内投射力量,美空军正式将“敏捷作战部署”引入顶层设计概念,内容是实施“化整为零”的分布式作战部署,从而增强美军作战体系的抗毁性。2021年12月,美空军发布《敏捷作战部署》条令说明1-21,将该概念定义为“在威胁时段内执行主动和被动的机动作战方案,以增强弹性和生存能力,在持续性的综合威慑中生成战斗力”,并且分析了概念的特点,为其进一步发展运用并融入条令体系奠定了基础。

受科技进步的影响,高新技术的军事化应用让突发性冲突和中远程导弹袭击变得难以预料且阻击困难,因此,敏捷作战部署出台的初衷是应对突发性的大规模冲突以及全域中远程导弹突袭。经过了复杂敌情下想定设计以及演练实施,相比传统集中部署,敏捷作战部署具有诸多特点。

敏捷作战部署的要点是将集中的军事基础设施转移到分散的中小型基地群,快速搭建便于转移的简易设施满足最低的作战要求,以广泛分布且自由移动的作战资产干扰对手进攻计划。概念实施过程中,传统集中部署的空军力量会经由统一的信息指挥平台被模块化分割、组合处理,任务也被分配至小型作战飞机编队,从而对地面平台依赖程度将达到最低。这不仅能极大程度提高基地本身的抗毁伤能力,还可以利用灵活的战术布局争夺空域的控制点。

美军的技术发展始终致力于实现“发现即摧毁”,这对其本身军队的信息化程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指挥控制过程中,为最大化敏捷作战部署效果,美军目前正将新一代作战管理系统“ABMS”融入空军作战体系,通过云计算、大数据、5G技术等手段实现对分散化力量点对点的指挥控制,代替以往的链式指挥模式,此举将极大程度缩短战略决策与战术选择的沟通延迟,从而保证决策层面的迅速响应。

正在演练敏捷作战部署战术的F-15C

高新技术条件下,任何战术行动都难逃先进的侦察手段监视,行动隐蔽并不意味完全进入对方监视盲区。如能够超越对方的反应速度,让其摸不清己方的行动意图,便已达到行动隐蔽的效果。敏捷作战部署将实现单一作战任务的资产分散化,通过小型战机编队的战术配合,以不同的路线和作战样式于同一时段集中火力攻击目标。复杂化的战术甚至可能超越现有的侦察技术载荷,直接扰乱对方指挥员的作战思维,使其处于“分析瘫痪”的状态,从而大大提升了机动部署的隐蔽性。

敏捷作战部署以动态指挥控制连接所有区域的行动编队,在集中控制与分散执行之间自由转换,以动态机种搭配、交叉任务编组、联合后勤保障促成战局点联动改变局面形势,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作战效果。与此同时,在职能配合方面,分散性的战局点要求后勤保障能够针对性地以合理的资源输出,持续支撑作战进程,情报机构亦需实时连通远征部队提供应急情报产品,与太空、海上、网络空间等领域的部队实现全域效能融合。

联合全域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设想图

敏捷作战部署的作战框架

美智库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2021年9月发布报告《打造能打赢的作战力量——2022年国防战略谏言》指出美军应当将全域多线作战作为重点建设方向,而空军将会是未来冲突的前锋。因此,形成一个高效的作战框架成为了敏捷作战部署投入实战的迫切需求。《敏捷作战部署》条令说明将5个核心要素定为其作战框架的支撑,即态势、指挥控制、移动和机动、防护以及保障要素。

态势贯穿在所有要素和作战职能中,是一切作战行动的出发点。各作战单元必须具备跨核心职能部门的融合能力以及互操作性,在不同的作战区域迅速展开行动。高效的态势准备,包括扩大同盟关系、识别战场环境、整合作战协议、战场情报整编等,可以为指挥官提供更多的部队部署选择,帮助指挥官化解作战风险,同时通过扩大友军力量的规模和范围以及敏捷作战部署本身的“部署灵活”“响应迅速”等特点,形成一种“战略上可预测,战役上不可预测”的威慑力。

复杂的电磁环境要求敏捷作战部署具有生存能力足够强且可持续的指挥控制链,因此集中指挥、分布式控制和分散化执行的联合全域指挥控制模式(JADC2)构成了敏捷作战部署的指挥控制基础。联合全域指挥控制模式整合各域力量,充分发挥联合部队的优势,提升任务指挥官在杀伤链之间快速执行、转换的能力。鉴于分布式控制固有的复杂性,在通信降级和无法持续通畅的情况下,战斗员需要基于指挥官的态势感知执行作战任务,为适应分散式阻断、无法联通、间隙性和限定频段的通信环境,需要形成具备弹性和韧性的指挥控制链。

美军第6特战中队队员在佛罗里达州杜克机场使用ABMS系统上传坐标

敏捷作战部署要求的机动是指将主要作战基地里集中的空中力量分散成任务型作战单元投送至预定的地点,并从各个分散地点回流至主要作战基地,从而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组成作战编队进攻目标,通过这种灵活的机动使战场环境复杂化,以此干扰对方的决策周期。这种机动需要扩大作战范围和规模,同时在战区内和跨战区之间充分协调运输职能,提前制定预案和形成态势来确保陆运、空运和海运能够以足够的数量、速度和灵活性实现最佳机动效果。

敏捷作战部署重视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防护模式。该概念强调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一体化空中和导弹分层防御系统,以此来阻断对方的定位打击。此外,所有设施装备以及战斗员都应在冲突过程中保持战备状态,预防可能来自空中、太空和地面的打击,并在打击之后具备快速恢复、持续作战的能力。聚焦主要作战基地的防护计划和战略已不再能满足分布式作战的需求,因而精准的情报保障对敏捷作战部署防护行动十分重要,未来将会对来自情报部门、反情报部门、各军种情报机构、执法部门、友军情报机构的情报产品进行融合,最大化支撑敏捷作战部署的防护能力。

当前后勤保障系统和运输节点已无法保证在敏捷作战部署行动中动态的、竞争性强的战场环境里投送保障部队。无论是扩大作战范围还是实施部队机动,都需要具有弹性且迅速响应的后勤保障,因而供给和分发系统将会从环环相扣的“拉”(pull)模式转型为聚焦需求的“推”(push)模式,以此来适应变化多样的作战样式。与此同时,应用多样化保障(如联合军事承包商、使用同盟国资源等)能够有效地减轻传统后勤系统的压力。

演练实施情况

敏捷作战部署按态势紧急情况可分为稳态敏捷作战部署和生存性敏捷作战部署两类。前者为按照日常既定防御任务将美国和盟军的作战力量分散投送到不同规模的前沿作战地点,以期起到威慑作用或形成战力,后者为获取敌方行动的情报后进行紧急性作战力量疏散与重组,以期在基地受到攻击后迅速恢复作战力量。为实现既定规划目标与战斗效果,需要不同的主战机型和不同层级指挥官参与实际部署与作战。为提升实战效果,自2015年开始,为完善敏捷作战部署理论,美军密集地开展了一系列演练。

2015年与2016年,美空军进行了快速猛禽计划演练。首次将F-22战机部署到欧洲,测试并展现了美空军的机动性与快速部署能力。但是由于敏捷作战部署理论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指导性不足,使得本次演练的力量融合度较低。

“推”模式和“拉”模式对比图

从2019年8月1日开始,美、英、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阿拉斯加艾尔森空军基地开展了为期14天的演练。演练中部署的2架F-15飞机落地后不到1小时内,迅速开展了2次起飞的准备工作。本次演练中参与的人员仅为4 名地勤人员,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地空配合,但是未参与涉及深层次的保障体系中。而为了提高保障体系的配合程度,美空军在2019年10月10日到12日派遣2架B-1B轰炸机从德克萨斯州沃斯堡联合后备基地海军航空站起飞,同时动用3架C-130J超级大力神运输机运送保障装备和相关人员。

美国为增强与同盟国应对战场突发情况的配合程度,驻欧洲空军总部在2020年1月组织了名为“敏捷秃鹰”的演练。在演练中4架F-16与意大利空军相配合,参演部队在容量和支援水平各异的地点执行任务,提高了美空军在欧洲预防潜在突发事件的准备水平。

进入2021年,美空军欲将模块化分布作战应用于实战化演练中。例如,在2021年2月3日的兰利-尤斯蒂斯联合基地演练中动用了第103空运联队、第139空运联队和空战司令部的第1战斗机联队,完成了对C-130H运输机和F-22战斗机的作战能力整合,此次演习是C-130系列运输机和第五代战斗机之间的首次合作;在2021年2月22日,美军在穆迪空军基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马赛克虎”演习,演习中动用整个23联队,这是自进行演练以来首次融合分配整个联队的火力单位。

此外,关于敏捷作战部署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行动演习也不断开展,试验中的技术和战术正不断形成战力。例如2021年12月6日至13日,由美空战敏捷作战实验室领导,在弗吉尼亚州兰利-尤斯蒂斯联合基地举行了联合演练。人员包含空中作战司令部、美国驻欧洲空军、美国驻太平洋空军和民间飞行员。演练内容具有创新性,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通信网络辅助决策,专注于与飞机的通信、接收情报数据,并用这些信息辅助先遣部队指挥官决策;二是设备与软件集成,专注于开发全球联合情报通信系统、新型战术和商业卫星通信系统、传统军用卫星通信系统、智能路由设备和跨域设备;三是七项标准化能力的演示,专注于敏捷作战部署环境中执行七项作战职能所需的标准化能力,即指挥控制、火力、部队防护、信息、情报、后勤和机动。

2021年12月6日至8日,美空军与海军联合执行任务,在名为“轰炸机敏捷作战部署”(BACE)的演习中,命令北达科他州迈诺特空军基地第5轰炸机联队的两架B-52轰炸机在加拿大执行任务后,火速飞往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配合海军一同执行了第二次任务。这也创造了关于轰炸机敏捷作战部署的里程碑,将轰炸机的执行任务准备时间缩短至20分钟,将投掷炸弹并装载水雷的时间缩短至1个小时。

未来展望

美空军敏捷作战概念未来将会对战术概念进行优化,并且还将通过增加演习人员和武器规模,提高作战队伍的配合程度,进一步缩短部署时间、加快反应速度。除此以外,还会整合潜在作战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从而解决在分布式作战中的保障难度大、设施轻量化模块化不足等问题。并且还将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加大对空军飞行员的心理、战术攻防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与盟国相关部队的务实合作,通过经验共享推动概念由理论化向实战化转型。

快速猛禽计划演练中的F-22战机

另外,未来美空军还将找准该部署在作战中的闪光点、培育部队的杀手锏,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打造多能型空军。空军未来将着重培养在主要作战基地之外作战所需的远征技能,具备多样化的基本技能,能够适应对抗性升级或作战受限的战场环境,最终通过训练执行分布式作战任务来提高生存能力及战斗力。二是定制部队组合。为满足战区要求,敏捷作战部署将实现部队组合的高度定制,并缩减组合间相互熟悉的流程与时间,助力在不同的作战地点执行任务。同时国家职能部门将与指挥官合作,按照作战态势和获取的不同情报,即时针对任务进行力量分配与分布式投送。三是整合运营框架。未来美军将进一步使态势、指挥控制、移动与机动、防护与保障这5个核心要素与信息获取、情报分析和火力分布等重要要素融合,完善敏捷作战部署作战框架,利用该部署的优势给对手制造决策困境、拉长反应时间。

结语

2022年2月,拜登政府发布了新版的《印太战略》,旨在于印太地区形成足够的军事威慑,遏制中国崛起,为其设想的联合全域作战做准备。基于此,美空军不断优化敏捷作战部署概念,完善其作战框架,并针对此持续开展相关实兵演练,加大力度挖掘新型作战理念潜力。但同时该概念距离真正形成战力还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如保障资源不确定性大,设备陈旧等。

猜你喜欢
全域演练空军
“一碗面经济”是怎么“擀”成的?——县域经济应当精于全域“链条”
岁末话“空军”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草原+”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