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刘跃龙 画的情感叫故乡

2022-06-25 01:28刘永健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央美院美院油画

刘永健(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刘跃龙,1958年出生于湖南娄底,1986年至1988年在中央美院学习,师从钱绍武、李俊、戴泽、王沂东等美术大师。曾任职娄底市五中,多年来致力于美术教学,培养的学生中有数百名考取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江南大学等各大美院。现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娄底市油画艺委员会副主任。油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级画展,多幅作品被私人收藏。

认识刘跃龙,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了。记得那时候他刚从中央美院深造回到家乡,长发飘逸,眼神坚毅,意气风发。

这些年,作为市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他一直低调作画;这些年,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刻师,他一直默默付出。

由于他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并且得到了钱绍武、赵友萍、李俊、戴泽、王沂东等前辈的精心指导,再加上他自身的艺术修养及扎实的素描基本功,以及他对色彩独到的见解和敏锐的观察力,他的油画既继承了苏派画风又不同于传统画派,只能从某种层面说这是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绘画语言和符号。

他的画融合了古典主义典雅的风格,在注重精神层面的同时,构图均衡完整,注重笔触,一如梵高在世。而与梵高相反的却是在用色方面,他把色差压缩到有限的空间范围,使画面简单清晰、庄重典雅,这是古典主义的体现,恰恰这点证明,他是运用色彩的高手。

他是一个纯朴无华的现实主义者。他的作品题材绝大多数来自于他的家乡,中国南方最常见的田园风光,农田村舍、木房子。这也许是他对家乡的热爱,作品能清晰涌动着激情,他的画立足于身边的人和事,展现现实的家乡状态。他又是一位独特神秘的画者,总能在一些不经意、不被人们所察觉的极为普通的生活场景中寻找到诱发自己写生、创作的激情,总能给人带来新的审美视觉。这些都是现实主义的直接表现,也是他的绘画价值体现。

刘跃龙的色彩,有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美,他往往能把一些不被看好的实景,设计成一种理想的境界,用他自己的一套娴熟的技巧,移植到布面的画上,个性鲜明而且强烈。

他的画面效果往往带着一种出乎意料的深邃的装饰效果,或纤细或粗放的黑色、蓝色,非常讲究的深色的装饰线条,使其作品或儒雅、或静止、或动感,古典而富有神韵。这种画面里没有太多的视觉冲击,灰调子占领整个画面,给人以温馨怀旧之感,就像品尝一杯上等的葡萄美酒,清晰温柔,又像是舒婷、席慕蓉的一首首抒情诗,让人观之入境、流连忘返。不像有的画家的作品只浅露抒情模式,他的作品始终饱含一种深刻的内涵,它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灵魂。

艺术必须是饱含深情、打动人心的。刘跃龙的画作,没有刻意地去雕饰,自然流露出的是种本真与质朴,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绚烂之极,反归于平淡,在刘跃龙看来,艺术并不应是高冷得让人望而生畏,而应是亲切得平易近人。看他的画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一种人性的温柔,不媚态,不浮夸,即使是冷色调也能勾勒出暖的氛围。

刘跃龙的画有一种气质叫宁静,源于一份与世无争的从容淡定。他笔下的风景在静默中传递着一份浅淡的温暖,不矫情,不做作,不迷心。守住内心的本真,从而将心安顿。

我们的人生都有过蓬勃、欢欣,经历过蹉跎、失意,那些不可言说的人生滋味在千回百转之后,被时光淬炼成天边的一抹斜阳,美丽、祥和。我们为之动容的正是艰难跋涉之后寻找一处安顿之所,穿过世间百相、风雨阴晴,一切终究归于平静,而我们会从他的画中看到这种平和。

刘跃龙的画有一种情感叫故乡,不论你走多远,你的心都在归家的路上,身居闹市,情系故乡。故乡就是他笔下破败沧桑的士砖屋,就是他笔下细雨轻笼的石板路,就是他画面上一弯清浅的小溪流……点点愁、淡淡伤、深深情,都浸染在他那一抹抹如烟的色彩里,让观者也能跟着灰砖青瓦去寻觅童年的足迹……

刘跃龙的画,有一种品质叫朴实。他是一个内心纯净善良的人,几十年来潜心钻研,宠辱不惊,淡泊名利,看尽繁华,却依然能守护一份质朴,实在难得可贵。他谦逊低调,心如止水,修行在光阴如水的流年里,将生活的禅意晕染成一幅幅画卷。从他的画里我们能看见真实的自我,能窥见我们曾经历的心境,并有所回味、感悟。这就是他的藝术带给我们的真正意义。

今夜,美丽的太行山,山风呼啸,穿过树梢侵入窗前,我忽然感觉有一丝丝凉意,毕竟又是深秋了。而在这异乡的山风中,我回味着刘跃龙的画,如太行老农的包谷玉米酒,沁人心脾、醇香绵长,更如沉默坚实的太行山,生生不息、悠远流传。我们期待他有更多更美的作品,我们坚信刘跃龙的艺途会走得更宽更远。

2016年8月28日于太行山脉85158BD9-46AB-4E3B-9A62-065FE0D25840

猜你喜欢
中央美院美院油画
万类霜天(油画)
桑坤利作品选登
乐志婷作品
时代墨章
用务实的态度、创新的方式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
油画去哪了
张建霖
中央美院展现“传统的维度”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