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者采访的非规范性看新闻采访冲突

2022-06-25 22:35刘敏
南北桥 2022年4期
关键词:规范性冲突对象

[ 作者简介 ]

刘敏,女,山东聊城人,聊城日报社,初级,记者,大专,研究方向:高考志愿填报。

[ 摘要 ]

纵观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社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媒体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记者在复杂的新闻环境中工作将面临各种挑战与难题。为了在媒体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记者应该牢牢把握住受众需求,报道能吸引读者的新闻。然而,在新闻非规范性采访过程中,由于大众对隐私权与个人合法权益的重视不断提高,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阻碍重重。媒体既要承担自身的责任义务,同时应该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积极遵循新闻道德伦理,规范言行举止,正确处理生活中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于记者与采访人之间产生的一些冲突事件来说,要总结发生这种事情的原因,采取正确的采访方式,减少冲突,促进新闻事业的长远发展。

[ 关键词 ]

记者采访;非规范性;新闻采访;冲突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4.007

科学技术迅速更迭,促进了新闻体制深化变革,媒体市场中不断涌现出自媒体等新兴主体,加剧了竞争的激烈性。所以,记者在开展非规范性新闻采访这项工作时,会涉及一些采访伦理问题,这对记者本身的新闻敏感度、采访技巧、应变能力等素质要求相对较高。通过在新闻采访中发生的冲突事件统计来看,主要集中于监督性新闻、隐性采访新闻、娱乐新闻等。所以,记者需要掌握一定的采访方式与采访尺度,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控制非规范性采访的尺度,把握采访细节,遵循采访规范,并且要充分尊重采访的对象,减少冲突事件的产生。

1 引发新闻采访冲突的几种类型

1.1 隐性采访,侵犯采访对象的隐私权

所谓隐性采访,即是指记者通过暗访的形式,对受采访对象偷拍或者录取一些音频等。眾所周知,记者本身的职业要求相对较高,一旦群众的权益受到侵害,记者则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从正义的角度来揭露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将掌握的真实信息公之于众。在这过程中,记者难免需要通过暗访的形式来获取信息,但是这种隐性采访一旦尺度把握不好,就会侵犯采访对象的隐私权,所以应该加强约束与管制,绝对不能乱用暗访。举例来说,记者如果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会构成侵犯隐私权,违背社会道德,导致大众对记者这一职业产生质疑。

1.2 监督类新闻,采访难度大

新闻媒体作为响应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民生的重要主体,加强舆论监督是其本身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一些舆论监督新闻与群众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能有效解决监督问题,提高社会的赞誉,建立起更专业的媒体形象。所以,记者的采访行为,将会直接对新闻传播效果与受众的认可度产生影响,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由于记者采访过程方式不合理而引发冲突的事件屡次见诸报端,削弱了新闻报道的效果,引发各种民事法律纠纷。事实上,监督类新闻对记者业务能力要求较高,既要求记者文字理论知识基础扎实,同时要求记者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得出一针见血、有理有据的独到见解,保证新闻的立意正确而深刻且影响力较大。但是,监督类新闻往往涉及一些违规或违法行为等,这对记者的采访技巧要求更高,一旦方式不当,便会产生新闻冲突。

1.3 娱乐新闻产生冲突,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纵观当前的媒体行业中,“流量为王”的理念深入人心,媒体对明星流量分外观注,同时大众对于娱乐新闻抱有极高的兴趣。一些记者为了抢占娱乐新闻的头条,不惜深入挖掘公众人物的背后故事与隐私新闻,由此会引发出各种新闻采访冲突。比如,一些明星因记者报道自己的孩子家人等,与记者发生冲突。可见,一些媒体记者不尊重采访对象,不仅违背了职业伦理道德,同时会受到社会的严重谴责。所以,记者应该控制好新闻采访的尺度,才能保证采访效果。

2 分析记者非规范性采访的方式与原因

2.1 记者非规范性采访行为方式

一是采取暗访偷拍形式。对于记者行业来说,暗访、隐性采访的方式,主要是为了揭露一些社会新闻中的不良行为,保护大多数公民的合法权益,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监督方式。但是,近几年,一些娱乐记者将这种暗访形式应用得“如鱼得水”,过分报道明星的隐私事件与新闻,由此产生的冲突事件屡见不鲜。一些重大报道,确实需要通过暗访的形式来揭示背后的种种行为,以便于查明新闻事件中的真相,但是暗访报道需要遵循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一些媒体胡乱运用暗访的行为,特别是娱乐记者采取偷拍跟拍的方式,既影响了受采访对象的正常生活,又严重冲击了新闻伦理道德底线。

二是采取审问式采访。一些记者对于采访对象始终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甚至不断质疑采访对象的回答。在采访过程中,个别记者以类似审判的行为,使大众极其反感,甚至影响了采访人的情绪。举例来说,一些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断打断受采访者的言语,通过询问诱导,想让采访者说出自己心中的答案,由此引发舆论探讨,这种行为是极其不道德的。举例来说,就“孙海洋14年成功寻子”事件,一些记者通过对符某某母亲就20万奖金采用审问式采访,并且后来将恶意剪辑的采访报道出来,引发公众的不满,严重影响了采访人的正常生活,对采访人造成极大的创伤。

三是暴力式采访。在一些新闻事件中,采访对象会选择回避一些基本的采访,但是一些媒体记者咄咄逼人,通过强迫的方式来报道采访对象。一些媒体甚至冲击道德底线,为了报道出有看点的新闻,利用摄像机、话筒、录音笔等工具对新闻当事人进行暴力式逼问,不在意采访人的精神状态与态度等,引发事件冲突。殊不知,新闻媒体是传播社会信息的主体,应该作为当代文化的塑造者与公众话语表达的载体,应为群众争取最大利益,但是这种暴力采访的方式严重违背伦理道德。举例来说,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冠军全红婵横空出世,一举成名之后,一些记者和自媒体运营者到广州她的老家进行蹲点,暴力式采访,不仅影响到全红婵家人的正常生活,还恶意消费奥运冠军,令大众异常反感,降低了媒体人的信誉与形象。

2.2 记者产生非规范性采访的原因

一是受媒体霸权主义影响。处于当今信息化社会当中,大众接收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政府、社会知识分子、媒体等。而新闻媒体本身具有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并通过成熟的传播机制,对信息进行加工后进行传播。一些媒体甚至按照自己的意愿,影响着当下舆论的建构。这种情况下,记者本身承担着重要的舆论传播导向作用,一旦产生舆论引导的行为,将会直接导致大众的舆论偏离正确的方向。而一些记者利欲熏心,为了博取眼球,蛮横霸道,进行非规范采访。

二是媒体不良竞争。为了在众多媒体中抢占头条,一些媒体希望通过新闻的报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建立独特的新闻视角与媒体品牌忠诚度。为抢占先机,记者通过率先发布新闻或者报道恶意新闻话题等,引发社会中的各种讨论。运用这种不良的竞争手段来进行暗访、偷拍和强迫采访等行为,丧失了新闻职业道德,也会在采访过程中引发一些恶意冲突。

三是媒体记者流动性较强。这些年,由于抖音、快手、微博等软件平台的兴起,一些媒体人纷纷转到自媒体当中。记者的流动性不断提高,一些新闻媒体中缺乏专业的新闻记者。同时,由于个别记者的伦理道德素质低,专业技能与素质相对较差,一旦遇到一些突发类的新闻采访,这些记者只能按照自身的经验随意采访,导致在采访过程中出现非规范性采访的行为。

3 探究记者非规范性采访新闻的有效策略

3.1 摸清采访对象的心理,提高应变能力

一是一些采访对象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由于新闻媒体要将采访内容公之于众,所以一些采访对象不愿意配合记者完成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同时,由于记者过分主动,采访意图明显,所以在实际采访过程中增加了采访对象的焦虑感,为此记者应该控制采访的尺度与提问的态度,观察采访对象的情绪变化。

二是一些采访对象出现戒备心理。如果一些采访对象对记者产生戒备心理,将会无法如实将信息呈现给记者,表现为不配合记者采访,不参与采访。所以,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该善于使用采访话语,引导采访对象,敢于说出一些事情的真实信息与意见看法等,记者应该根据采访者的情绪变化与反应控制好采访的进度,让采访者消除戒备心理。

3.2 科学使用新闻采访技巧,减少采访冲突

首先,记者应该提前做好采访准备。所谓新闻采访,主要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思想层面的交流。所以,在采访之前记者应该了解采访对象的具体行业、性别、兴趣、职业、年龄等基础信息,以及在采访中需要提出的问题等。在采访之前记者要准备好相关资料,了解采访对象的一些重要事迹与采访事件中的关联信息等,并且制订采访计划,一旦在实际采访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可以轻松化解。同时,记者要建立起开放性、多元性的采访思维,实现采访目的,

其次,要找准采访的时机。在采访时,记者应该善于抓住采访的最佳时机,比如一些采访对象精力集中于某件事情时,不能轻易打破采访对象的工作状态或者生活状态等。记者要注重采访对象的情绪,如果采访对象出现失落或者疲惫的状态,则应该调整采访进度,选择在采访对象状态好的情况下进行采访。

再次,建立起舒适的采访环境。记者在非规范性采访过程中,建立一个合适的环境氛围也至关重要。记者可以通过与采访对象建立起情感沟通的桥梁,走进采访对象的心灵深处,获取到更多的采访信息。记者要主动融入采访氛围当中,在采访开始时要善于从一些小事入手,降低采访对象的警备心理,在采访之前要明确采访目的,消除采访对象的疑虑。

最后,与采访对象紧密联系。在采访过程中,为了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记者可以通过聊天或者讨论的方式来建立一种舒适的采访关系,从心灵上与采访对象保持沟通。在采访过程中,要树立一个具有亲和力的形象,便于开启采访对象的心灵大门,引导采访对象表达出想要采访的信息。

3.3 遵循新闻采访伦理,树立良好的美体形象。

一是严格遵守新闻采访中的公序良俗。对于新闻采访来说,由于这份工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系相对紧密,所以在采访过程中要遵循法律法规,同时应该遵循新闻伦理。举例来说,现阶段,一些恶意炒作、不合规的偷拍现象较为常见,为了减少这类不良情况,记者应该遵循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自身对新闻媒体行业的认知,明确采访的界限与相关概念等,细化职业规范,保证在采访过程中的尺度。同时,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应该出台相关的规范,严格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使用正确采访方式。记者一旦违背职业道德将会被整个行业抛弃,记者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民谋事,约束日常采访行为,保证新闻采访事业的稳定良性发展。

二是树立新闻媒体正面的公关形象。媒体的形象主要是社会群众对媒体产生的意见看法等,包括对媒体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新闻传播真实性、社会责任感等相关方面的评价。为了树立正确的公关形象,记者应该遵循政府部门所下发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义务,以社会公众为核心,切实维护社会大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应该不断夯实基础,提高采访能力,善于沟通,减少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正面冲突,报道出更多真实的新闻信息。

4 结束语

新闻采访是保证新闻内容制作精良的重要过程。在实际采访过程中,由于不同媒体竞争激烈,采访方式存在差异性,导致一些采访对象出现排斥、抵触心理,由此引发一些冲突事件。为了减少这类冲突事件,提高媒体的社会公信力,记者应该创新采访方式,尊重受访对象,积极履行新闻媒体人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为百姓提供尽职的服务,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该不断完善采访技巧,加强财新闻采访的规范与行业自律,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为促进新闻报道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泰曦. 融媒体时代下广播记者采编技巧——以福建新闻广播为例[J]. 传媒论坛,2021,4(21):62-64.

[2]楚琳. 探析新闻采访中出镜记者如何把握尺度及采访技巧[J]. 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0):137-139.

[3]郭福林. 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策划意识的创新培养策略分析[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九),2019:456-457.

[4]李丹. 偏向与挑战:自媒体新闻的失范困境研究[C]. 何微新闻奖”优秀文选第二辑.,2018:121-134.

[5]张丹丹. 从记者采访的非规范性看新聞采访冲突[J]. 新闻传播,2018(16):84-85.

[6]王红荣. 从新闻采访冲突看对记者采访的挑战[J]. 电视指南,2018(13):123.

猜你喜欢
规范性冲突对象
神秘来电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自然资源部第三批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作为非规范性学科的法教义学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我国知识产权判例的规范性探讨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