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祥 郝素梅 刘丽丽
柿蒂纹作为中国早期植物纹样之一,被学者称其为“方花纹”“侯纹”“莲花纹”“四叶纹”。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均出现过柿蒂纹最原始的形象,此时仅为写实风格,在后来不断发展中,其造型变得丰富,内涵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但最基础的形状均为“十”字模式,以此为母体,从而衍生出不同的形式,此“十”字模式反映了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和他们的宇宙观。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柿蒂纹内涵也从最原始的自然崇拜演变为对宇宙的认知,大兴道教的汉代成为该纹样发展应用的鼎盛时期,其作为主题纹饰在青铜器、玉器、漆器、墓室、绘画、服饰等装饰纹样中被广泛使用,且在不同的载体中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体遵循从繁复转变为简洁这一规律。现以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出土文物为例,简述柿蒂纹所蕴含的意义及其在现代生活的传承与应用。
葬具上的四叶柿蒂形铜装饰
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期间,四叶柿蒂形铜饰在葬具上广泛使用。如济南市魏家庄墓地出土了一批汉代柿蒂形铜饰件,以M128为例,在棺南侧的器物箱里,出土了3件形制一致的四叶柿蒂形铜饰件,整体呈扁平四瓣柿蒂状,四瓣大小一致,整体近方形,中部一长方形孔,内置较长桥形纽,正面纽内衔一圆环,穿过柿蒂背面后兼有插榫作用,边长约3.8厘米,环径1.9厘米(图1)。其他墓葬出土的此种饰件外形均一致,呈方形,仅有少数近长方形,如M55出土的一件四叶柿蒂形铜饰,两瓣较大,两瓣较小,整体较扁长,长8.5厘米,宽5.65厘米(图2)。
根据发掘出土时情况得知,这些饰件均用在棺木和器物箱上。四叶柿蒂形铜饰,是以圆形中心为基点,向四面均匀衍射出四片叶片,中间的圆点作为饰片和被装饰物的固定点,在孔中插上泡钉。这种造型寓意深奥,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四”在古人的心中具有神秘非凡的含义。在《礼记·孔子闲居》《管子·四时》《周月》等篇幅中,记载了“四”最初的含义,它产生了四象、四时、四神、四帝等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而阴阳学家用四方四时循环反复的自然规律阐释了世间万物减少和增长的现象,把自然、人文世界构筑完整。在葬棺或陪葬用的器物箱上装饰四叶柿蒂形铜片正是运用了这种规则。中间的圆形代表天,四片叶代表四方。四时四方的循环往复、轮回交替预示着生命灵魂的轮回,意为引领逝去的亲人能够借助它们的力量得以顺利升天。
铜镜上的柿蒂纹图案
柿蒂纹作为铜镜纽座出现在西汉早期,盛行于西汉中期,西汉末期则趋于减少。根据组合纹饰的不同分为三类简单介绍如下。
第一类是草叶纹与柿蒂纹纽座组合。如西汉日光对称单层草叶镜2件,M105:6,直径13.91厘米,缘厚 0.51 厘米(图3);M126:5,直径 13.22厘米,缘厚 0.42 厘米(图4)。这2件铜镜均在柿蒂形纽座外配“见日之光,天下大明”铭文。西汉日有熹对称连叠草叶镜2件,M111:6,直径 16.21厘米,缘厚 0.51厘米,此铜镜的柿蒂纹钮座外铭文为“日有熹,宜酒食,长贵富,乐毋事”(图5)。M167:4,直径18.22厘米,缘厚 0.46 厘米,柿蒂纹钮座外铭文带为“日有熹,长贵富,□君喜,乐毋事”(图6)。
此4件草叶纹镜均为魏家庄墓地出土,其柿蒂纹钮座中,四瓣花叶中心的叶尖呈放射性向外伸展直至外围方格的四角,每片花叶两边下垂内凹,在镜背面的外围均饰以草叶纹和桃形花苞纹,镜缘为内向十六连弧纹。
第二类是神兽纹与柿蒂纹纽座组合。西汉四乳四虺镜1件, M27:3,直径 15.41厘米,缘厚 0.64 厘米,此纽座的柿蒂纹叶尖呈短小的小桃叶状,四叶间各饰一桃形花苞,靠近镜缘四周饰有虺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飞鸟(图7)。西汉四乳禽兽铭文镜1件,M144:5,直径 12.71厘米,缘厚 0.58 厘米,四瓣柿蒂纹叶间有“长宜子孙” 四字,最外围的四区内分别为有翼龙、朱雀、带翼虎和长尾蟾蜍,在禽兽前后均布卷草纹和云气(图8)。以上2件铜镜均为魏家庄墓地出土。
第三类是博局纹与柿蒂纹纽座组合。章丘于家埠墓地出土的西漢八禽博局镜,M6:3,直径12.67厘米,缘厚 0.41 厘米,在柿蒂纹、博局纹的基础上饰禽鸟纹和涡纹(图9)。
第三类铜镜中的柿蒂纹均与草叶纹、神兽纹、连弧纹、涡云纹、博局纹及寓意美好的铭文一起组合使用,这些纹饰均富有象征意义。柿蒂纹作为天穹之花,预示着整个家族和国家等的坚实牢固,并且期望人丁兴旺、传承祥瑞;神兽或者云纹连成天文象图案更是道教的不老思想、升仙所倡导,匠人把人们理想的仙山天国通过这种方式表现出来;博局纹表达了汉人“天人合一”的观念,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草叶纹里既有“青翠欲滴的嫩芽”,又有“颗粒饱满的麦穗” ,呈现出汉代农业经济高度发展的繁荣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富足、五谷丰登的期盼;象征富贵、吉祥如意的铭文一同出现在铜镜上,除了上述铭文,还有诸如“位师命长”“君宜高官”“买者大吉祥”“延年益寿”“长乐未央”等,其传达了汉代人们对高官厚禄、富贵长寿、长久欢乐等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因此,经过对柿蒂纹组合纹饰的分析得知,其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铜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它不仅承载着人们丰富的精神内涵,也反映了汉代人相信生命永恒的生死观念。
画像砖上的柿蒂纹图案
作为植物纹样的代表,柿蒂纹常常出现在汉画像中,而汉墓建造的形制大都为“天圆地方”,这种宇宙认知观与柿蒂纹所蕴含的意义是一致的、相通的。
济南莱芜口镇古墓群出土的东汉柿蒂纹七星月宫砖,残长23厘米,宽18.5厘米,厚8.2厘米。在墓砖的侧面,上方为四叶柿蒂纹图案,下方依次为北斗七星、月亮,玉兔和蟾蜍在月亮中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此砖上的柿蒂纹浮雕图案,整体造型浑圆、饱满,花瓣呈桃花形状,垂直伸向四方。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刘向在《五经通义》中说道:“月中有兔与蟾蜍者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阳也。”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灵宪》中也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墓砖上的月亮、玉兔和蟾蜍恰恰印证了文献中记载的月宫神话传说。柿蒂纹与神话题材的组合,不仅视觉上能感受到一种灵动的形态美和旺盛的生命活力,而且精神上表达了人们对神仙生活、天国仙境的向往。而他们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对升仙得道的希望能通过丧葬来实现。
除此之外,柿蒂纹也常常被用在建筑上,唐代小说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书中写道:“木中根固,柿为最。俗谓之柿盘 。” 这里的柿盘即指柿蒂,柿蒂纹应用到建筑上寓意结实、牢固。不论柿蒂纹用在何处,都因为它承载着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美好愿望。
现代生活中柿蒂纹的创新应用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地域性差别越来越小,为了更好地发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文化自信,传统元素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现代生活中。柿蒂纹作为中国传统的纹样,不仅拥有美丽、简洁大方的造型,还具有吉祥这一美好寓意,这恰恰符合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美好祈愿。所以,柿蒂纹依托现代材质,把其文化内涵融入其中,运用当下设计理念和新科技,透过物质载体把艺术魅力和精神文化进行了充分的诠释。比如现代室内的设计,把壁纸、室内不同材质的隔断、地板、陈设品灯作为物质载体,将柿蒂纹或其变异纹样、组合纹饰运用其中。室内最为典型的当属灯具,把灯的外形做成柿蒂纹形状,再融进去现代艺术手法,绘制出不同的颜色反衬冷暖色调的差异,尽显温馨典雅的同时又透露出出时尚的气息,可谓是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兼容并蓄的完美体现。此外,随着国潮文化的兴起,为了更好的传播民族文化,在网购盛行的时代,笔者建议在快递箱或者包装袋上面加进去传统纹样元素,在增加了外观的美感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