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茂,裴 城
(1.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 2.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不同于平原地区,山区峡谷地区风环境复杂,受地形影响较大,山区风参数的确定也不能按照平原和跨海大桥一样按规范直接计算。另一方面,大跨悬索桥由于跨度大、阻尼低、刚度小,是风致振动的敏感结构,在强风的作用下,容易出现颤振现象,在常见风速下容易出现较大振幅的涡激振动,因此抗风性能成为悬索桥设计和建造中的关键问题之一[1-2]。我国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和日本、美国、英国等相关规范[3],对跨度超过200 m 的大跨度桥梁建议通过专门的抗风性能研究,以确保大桥的抗风安全和运行舒适度,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断面形式,提出可行的抗风措施[4]。
某大跨钢箱梁公路悬索桥,位于红河州建水(个旧)至元阳高速公路上,主桥为单跨悬索桥,主跨700 m,大桥在主梁两端设置竖向支撑支座,为了限制横向静风位移设置了横向抗风支座。为了限制大桥的纵向位移,减小纵向振动对吊杆疲劳的影响和增加伸缩缝的耐久性,在梁端设置了纵向黏滞阻尼器。主桥结构布置和主梁断面如图1 所示。
桥位处于个旧与元阳之间,可以取周边气象站的参考数据,桥位距离规范列举的气象站蒙自、元江、文山距离较近,可以取蒙自或者元江的风速资料之间的较大者,根据国家气象资料2015 年前的气象资料和周边地形环境,可以得到主梁高度处100 a 一遇的10 min 年最大平均风速为32.3 m/s。桥位地处山区峡谷,不能以常规的风速对数律或者指数律换算得到桥面设计基准风速,可以按照峡谷风速放大系数进行折算[5]。具体为:
其中,H为峡谷底部距离桥面的高度;B1为谷底宽度;B2为桥梁的受风长度。桥梁处于山区,可归为D 类地表。根据我国相关桥梁设计规范,施工期可取10 a 重现期,该桥成桥与施工期间的风参数见表1。
表1 大桥设计风参数
大跨桥梁在风的作用下,主风致振动主要是横向、竖向和扭转三个方向,必须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才能全面反映桥梁结构的振动情况。由于大桥属于细长结构,可以利用常见的鱼骨式有限元模型,即整个钢箱梁的刚度、平动质量和转动质量都集中到扭转中心的线性主梁上,主梁与吊杆的连接通过无质量的刚性梁(刚臂)相连。桥塔和辅助墩采用一般的梁单元,吊杆和主缆采用只承受拉力的杆单元,并考虑重力刚度(初始拉力) 的影响。表2 给出了影响该桥抗风性能的几个关键振型的计算结果。
表2 大桥的主要振型、频率和等效质量
主梁静力三分力系数是研究桥梁抗风性能的基础,一般是通过主梁刚体节段模型风洞获取。研究表明,在均匀流中得到的三分力系数偏于安全,因此桥梁三分力系数的试验均在均匀流场中进行。通过节段模型得到模型受到的风力,反算得到主梁的三分力系数。根据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一般试验的风攻角为-10° ~10°。在体轴坐标系中的试验结果如图2 所示。在体轴坐标系中,以试验时的水平方向为横轴,竖向为纵轴。从图2 中可以看出,主梁升力系数斜率为正,说明断面具备气动稳定的必要条件。主梁在0°攻角下阻力系数为0.64,从而表明流线箱型桥梁断面具有较小的风荷载,这也是流线型钢箱梁的主要优点。主梁力矩系数接近于0,受攻角影响较小。
图2 主梁三分力系数随攻角的变化曲线
桥梁的颤振是在平均风作用下的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发散振动,其振动机理为在平均风速下,振动的桥梁与周边气体之间不断的相互作用,并从风中吸收能量,致使振幅越来越大,直至结构破坏。因此主梁的颤振问题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必须保障在大桥遇到的风速范围内不会发生颤振,即颤振临界风速必须大于颤振检验风速。颤振临界风速一般通过有限元分析、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和全桥模型风洞试验进行。一般情况下,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的结果偏于安全,可利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进行气动外形的优化,提出改善颤振性能的气动措施。
节段模型一般用8 根弹簧模拟竖向和扭转两个自由度,模拟主梁的竖向和扭转振动。模型缩尺比一般采用1∶50,模型本身必须有一定的刚度,防止局部振动,并保证长宽比大于2。试验装置和试验照片如图3 所示。
图3 动力节段模型试验
流线箱梁悬索桥的成桥状态由竖弯基频和扭转基频控制; 同时受扭弯频率比影响显著,扭弯频率比越小,发生颤振的可能性更大。为选择正确的计算参数,需要针对桥梁的对称振型和反对称振型进行对比。经计算,该桥的正对称扭转频率与正对称竖弯频率的比值较小,试验只针对正对称振型进行。
模型模拟的试验参数见表3。
表3 振动力节段模型试验参数
动力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包含成桥状态和施工阶段。在均匀来流情况下,针对主梁断面分别进行了五种风攻角(α为0°,±3°,±5°) 情况下的试验。颤振临界风速测试结果如表4 所示。可知: 无论是成桥状态还是施工阶段,在各试验风攻角下,主梁的颤振临界风速均大于颤振检验风速,证明结构安全。
当气流绕过物体时会在物体两侧及尾流中产生周期性脱落的漩涡,并对物体产生上下交替的作用力。该周期性漩涡脱落的频率与风速成正比,即随着风速的变化,漩涡脱落的频率也随之变化,当漩涡脱落频率与结构某阶自振频率相同时,会发生共振,这种振动被称为涡激共振[6-8]。为研究该桥主梁涡激振动性能,考虑了大桥成桥状态和100%施工状态。涡激振动的试验模型试验参数与颤振略有不同,表5 列出部分试验参数,其他参数同表4。
表4 节段模型得出的颤振临界风速结果
表5 涡振性能风洞试验参数
节段模型试验针对成桥状态和施工状态的主梁断面,均分别进行了五种风攻角(0°,±3°,±5°) 条件下的涡激振动性能试验。试验在均匀流场中进行,风速范围为1 m/s ~18 m/s。试验起始,风速步长以0.5 m/s 取值进行递增,找到其涡振区域后,再适当降低风速增加步长,继而确定出涡激共振起始风速和最大振幅。
根据我国有关规范,红河特大桥在成桥状态时的一阶对称竖弯、扭转涡振的振幅容许值分别为:
竖向:[ha]=0.04/fh=167 mm。
扭转:[θa]=4.56/(fαB) =0.299°。
同样,施工状态时的涡振振幅容许值分别为:
竖向:[ha]=0.04/fh=157 mm。
扭转:[θa]=4.56/fαB=0.286°。
试验表明:该桥在施工状态在所有试验攻角下均没有发生涡激振动现象。成桥态主梁在- 5°,- 3°,0°,+3°四种攻角情况下,没有发现明显的涡激振动。
在+5°风攻角下均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竖向涡激振动和扭转涡激振动,竖向振动锁定风速17.8 m/s,振幅为46 mm;扭转锁定风速为23.4 m/s,振幅为0.097°,竖向和扭转振幅均没有超出规范容许值,具体如图4 所示。
图4 主梁成桥状态涡振振幅
1) 本桥钢箱梁升力系数斜率为正,说明断面具备气动稳定的必要条件。主梁在0°攻角下阻力系数为0.64,从而表明流线箱型桥梁断面具有较小的风荷载。2) 主梁设计成抗风性能较好的钢箱梁,节段模型颤振稳定性试验表明该桥成桥态及施工态在0°,+3°,-3°,+5°,-5°五种攻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大于桥梁结构的颤振检验风速,颤振安全性能够保证。3) 由于本桥是流线型箱梁,施工状态在所有试验攻角下均没有发生涡激振动现象。成桥态主梁在-5°,-3°,0°,+3°四种攻角情况下,均没有发现明显的涡激振动。在+5°风攻角下均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竖向涡激振动和扭转涡激振动,竖向和扭转涡振振幅均没有超出规范容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