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康迪 何锦章
作为使用天然漆涂料最早的国家,中国对生漆的使用经历了从最初作为涂层使用到装饰为主独立成器的转变。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胎体的材质也在不断演变。文章主要介绍了一件清代纸胎漆盘的陈列性修复。修复部分展示了清葵口朱漆盘的完整修复过程以及方法,为之后纸胎漆器的修复与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此件纸胎漆盘形状为葵花形,直径为27.5厘米,高度为4厘米,周身由12个半圆围成葵口边的样式,漆盘内为明显的明清特有的珊瑚红色、松黄色以及苹果绿色,纹饰周边有描金工艺,盘内使用花草蝴蝶纹饰进行装饰,部分花叶以及蝴蝶纹饰进行了描金处理,不同的蝴蝶形态变换表现出了蝴蝶纷飞于花草中的动态效果,翅膀的飘逸变化更是展现出了漆工高超的画技,十分具有立体感。3只蝴蝶与3支花草构成外圈图案,2只蝴蝶在漆盘中心相对而飞,整个画面疏密有致,具有明显的清代风格,但大多已磨损严重,仅剩轮廓依稀可辨。
病害上,此件器物残损漏胎部位由于缺少了漆面、灰层的保护,胎体呈现稍微卷曲的现象,如为木胎,胎体会较为坚固且缺乏后续可塑性,饱水或经外力影响的木胎多呈现裂隙或者断裂状态,不会呈卷曲状出现,由此便可排除漆盘的胎体为常见的木胎;为深入了解此件器物,除对尺寸、重量进行计量保存数据,拍照留存修复前影像之外,经过仔细观察露出的胎体后发现除仍附着其上的灰体之外,胎体有部分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物体,具有柔韧性。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在器物上取下一小块样本在显微镜下可见不规则状纤维交织排列(图2),而兽皮的纤维呈束状排列紧密分布组成,麻布的纤维呈现有序的编织状分布,由此便可排除兽皮、麻布等同样呈现柔软性质的胎体,确定此件器物是为以纸为原料所制作的胎体。
图2 胎体显微照片
显微镜显示下胎体纤维排布错综复杂,并不是古代常见的以草纸或宣纸直接贴附模具上所制作胎体的工艺,而是使用将纸屑、树皮、布料纤维等揉碎后浸入水中,充分搅拌制成较为浓稠的浆体后将水中的浆体捞出,捏干大部分水分,涂于事先使用黏土制作的模具上,等待纸浆干燥后打磨平整并髹涂生漆,放入荫房等待干固后脱离模具,再对胎体进行修整的纸浆法所制作的。
图1 漆器胎骨的演变
此件器物最大的问题在于各种残缺,天然生漆具有防腐、耐酸碱、密闭性好、耐腐蚀等优点,可以保护其胎体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无论是漆面还是灰层的缺失对于漆器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坏,不仅失去原有的保护作用还会加速它的继续损坏。
此件漆盘侧壁的缺损尤为严重,残损深度极大,已经深入胎体,部分灰层几乎全部脱落,推测此件漆盘曾受到过暴力撞击造成漆面损坏,水分子进入胎体使胎体吸水发生膨胀,降低了灰层的黏合力,造成漆面进一步损坏。故此次修复中的重点便在于对缺损部位的补缺,使其可以恢复完整性,最大程度地体现文物的艺术、历史和科学性,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物的生命存续。
漆盘并无旧修痕迹,虽然历经岁月磨砺,但漆盘表面污垢相对单一,正面多为灰尘堆积和油脂附着,同时存在多处裂隙,花瓣状沿口漆面几乎全部脱落,且多处灰层缺损;背面保存较好,但仍有大量裂隙出现,有深入损坏的风险;侧面则是大量的漆面缺失,灰层裸露在外。整个漆盘损坏较为严重(见图3)。
图3 病害示例
以纸作为胎体最大的好处在于减轻了整个器物的重量,直径27.5厘米的漆盘重量仅有316.6克,但也为修复增添了难度。如果是木质胎体,木质的稳定性会使其不发生弯曲、变形的问题,耐打磨且不起绒,也便于使用粘接剂进行粘接。而纸质胎体缺少了这些特性,柔软不耐打磨的特点使其难以使用文物修复常用的环氧树脂作为补缺材料,如果强行使用,后续的打磨中必会对原有完整胎体产生破坏,考虑到这点,采用何种新材料进行修复也是此次修复过程中的重难点。
(1)采集影像资料
(2)记录文物基本信息以及保存现状,填写文物修复档案,对漆盘的来源、年代病害等详细记录。
(3)绘制病害图(见图4)。
图4 保存现状病害图
(4)设计修复方案,建立修复档案。
由于漆盘表面污垢相对单一,正面多为灰尘堆积和油脂附着,且没有旧修痕迹,不需对旧修进行拆解,故秉持着文物修复中的最小干预性原则,并没有选用可能会造成文物二次破坏的化学试剂进行清理,在试验过程使用75%浓度无水乙醇清洗干燥后会留下水痕,难以恢复器物原貌,故选择无水乙醇结合去离子水交替对表面进行清理。
具体操作为:使用棉签蘸取75%浓度无水乙醇,捏去多余试剂后,对污垢处轻轻进行擦拭,完全干燥后,使用棉签蘸取去离子水,捏去棉签中多余水分,防止多余水分浸入漆面裂缝,使胎体膨胀,对漆面进行二次破坏;然后使用适当的力度慢慢地对漆面进行清理,避免长时间清理同一部分,防止漆面彩绘脱落;等待干燥后进行二次清理,如此反复多次后便完成了漆盘的清理。同时也要注意点到为止,以保持漆盘原有韵味。
(1)补缺前的准备
由于器物缺损部位多为漆面脱落或灰层脱落,且大部分与完好漆面相连,直接进行填补时必将会对完好漆面造成污染,所以补缺之前使用粘度较低的纸胶带对完好部分进行遮盖,仅露出缺损部位,便于对残缺部分的补缺,同时又保护了其他部位不会被污染(见图5)。
图5 使用纸胶带保护完好部位
(2)补缺材料的选择
常规情况下对于文物缺损部分的补缺较常使用的是环氧树脂加入填充物充分混合制成的环氧类材料,其优点是坚固、黏合性好、耐久度高,但是也有固化时容易变形、需要后续打磨、打磨较为困难等缺点。对于漆木器类文物的补配常使用大漆混合瓦灰或者各种粉末调制成漆灰来进行填补,这种方法虽然牢固但是缺点在于难以拆解,对原本器物也会造成污染,不符合可逆性原则与最小干预原则,不适宜对此件文物进行补缺。经过多次试验以及总结前人经验发现使用水性腻子膏可以有效规避这些问题。相比于环氧树脂,水性腻子膏具有黏合度较低、干燥较快、易于打磨的优点,也更加易于拆解,在今后拥有性能更加优越的新材料之后便于对其拆解,更加符合文物修复中的可逆性原则。
(3)补缺
由于此件器物为手工制作且经过长时间的岁月蹉跎,一些花瓣状盘壁已经变形,造成每个花瓣都是不同的弧度以及大小,无法进行翻模补缺,只能使用批刀刮取水性腻子膏对残缺部分进行小心填补,等待干燥后使用600目水砂纸适度进行打磨而后再次进行二次补缺。如此重复之后便可对残缺部位补缺完整,达到与完好部位凹凸一致、光滑平整的效果。
对于已经完全残缺胎体的部分,使用红蜡片在弧度一致的完好部分进行翻模之后,使用纸胶带在缺失部位进行固定再用批刀慢慢进行补缺,同样需进行多次才能达到平整的效果,同时由于没有骨架支撑且水性腻子膏坚固度较差,只能使用更大目数砂纸进行小心打磨才能达到最终效果。
经过长时间的磨损以及空气中酸碱盐物质的腐蚀,老旧漆器的漆面色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氧化,失去原本的色彩而变得黯淡或变色,与原色彩相差很大,难以使用现有材料进行漆面色彩还原。所以使用现有色漆进行试验,找到最适宜的温湿度调整漆色对器物进行作色处理。
适宜的温湿度不仅是天然生漆干燥的关键,而且是掌控色漆明度、色相发生变化的关键。对于有色漆,干燥时的温湿度的转变会影响到其本身颜色的转变,干燥时间也会对大漆的颜色产生影响。经过试验发现:在控制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湿度越大漆膜干燥越快且颜色越暗沉,反之亦然,所以漆膜干燥过程中就需要控制好荫房的温度并且尽量降低荫房中的水分,尽可能的延长漆膜干燥时间,以控制颜色的变化最小。经过使用漆板进行试验后发现控制温度为25℃并控制荫房水分维持在60%-65%之间,时漆面颜色不至于发生大的改变,可以大概保持调制时的颜色,较好地呈现髹涂的效果。
由于器物年代为清晚期,与现在时间相隔并不十分久远,黑色漆面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故现有黑色色漆可以直接使用,而红色漆面已经与现有色漆相差甚远,只能使用矿物质色粉对漆色进行调整,以求还原色彩。调整了荫房温湿度后在试验板上不断调整推光漆与色粉的比例之后,发现朱红色推光漆与黄色矿物质色粉混合比例为5.5:4.5时与漆面颜色最为接近,可以较好模仿器物现有颜色。
在找到合适的推光漆之后对于补缺部分要使用小笔进行小心髹涂,以免对其余部分造成污染违反保存现状原则。
对于漆器工艺品,髹涂完成之后经过打磨就可以进行抛光工序,这不仅可以使漆器工艺品更加美观而且表面更加光滑,可以防止灰尘的堆积。而原有器物抛光层几乎磨损殆尽,仅存些许光亮,根据文物修复中的修旧如旧原则,对于修复的器物并不需要进行抛光处理。一方面抛光中所需使用的力气过大可能会对文物脆弱部分进行破坏,对补缺部位造成二次脱落或者断裂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保存时间较久,器物本身的光泽感已经降低,进行抛光处理不符合器物本身的标准。所以使用擦漆方法对器物进行复原以及保护,这样一来不仅模拟了原本的光泽感而且可以留下一层漆膜,有利于保护文物。
使用纱布包裹脱脂棉球蘸取生漆以免棉丝脱落难以去除,使用松节油进行稀释之后对器物背部黑漆部分进行擦拭,使生漆覆盖整个漆面,等待生漆渗入漆面后使用干净的纸巾擦拭擦漆部分,仅留下一层薄薄的漆雾,放入荫房等待干燥,漆层干固之后使用极细瓦灰进行做旧处理,既对器物进行了保护且模仿了器物原本的亮度。
所有修复步骤完成之后,对修复器物要进行拍摄留存影像,同时完善修复报告的填写,以便之后对于器物的再次修缮,为今后留下便利(图6)。
图6 修复前后
修复之后的小心的保存才能更好地保护文物,适宜的保存环境对于纸胎这种较为脆弱的胎体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纸纤维更易吸水,而环境过于干燥便会造成漆膜起翘干裂的特性,不适宜的保存便会对文物造成二次破坏,故要对保存环境的温湿度严格管控,保存的条件为:
恒温恒湿
防虫、防菌。
避免阳光直射,防止紫外线对文物的损害。
处于密封空间,防止环境突然变化。
纸胎漆器的独特工艺,古朴韵味具有较高的艺术、历史价值,以上对于纸胎漆器的修复保护研究体现出纸胎工艺中的特殊内涵以及背后所代表的社会历史发展情况。
纸胎工艺虽然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良,但由于可见实物少且多为小型生活实用器物,所以在历史记载中的分量并不重,即使在漆艺经典《髹饰录》中也仅仅将纸胎放在棬素胎的范围之下以寥寥数语进行记载,使后世难以了解其产生以及发展的全貌。目前可以确定的是纸胎的出现与夹纻技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纸胎工艺的产品虽不多见,但其独特的性质恰恰是值得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