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科生遭遇Python

2022-06-24 01:49谢华可仲泽涵杨雨萱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生 2022年6期
关键词:芋头南山本科生

文/谢华可 仲泽涵 杨雨萱(中国人民大学)

2020级本科生南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与了朋友圈频繁出现的“3天试听讲,1元学Python”活动。试听期刚结束,培训老师便开始反复劝说她报名Python学习课程。

黑漆漆的编程界面、严谨的输入形式,南山无法确定自己能否真正热爱上它们。她想用“有用与否”来衡量这项技能,但她暂时无法得到答案。

去学Python吗?无法预知的门槛与投入令她望而却步。

放弃学Python吗?可好像在她的世界里,Python早已成为人们口中高校学生的“必备技能”,即使,是人文社科的学生。

选择

消消乐游戏15秒的加载间隙中,反复出现的Python学习广告,使得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本科生夕林学习Python的念头变得更加迫切。对她来说,Python这个词并不陌生,学习Python的想法已经在她的脑海中盘绕了许久。

在夕林看来,定量研究似乎是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对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分析,能够让她更容易地做出完成度较高的学术论文或是新闻作品。但大一时,数据是她完全未知的领域。SPSS、Stata、R语言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Python更是出现在社交网络的各个角落里。闲暇时,夕林会想,学会了Python是不是真的可以让自己“快人一步”,从而在某种竞争中获得优势。

某次刷朋友圈时,一位历史学院的师兄带给纠结中的夕林莫大的冲击。看着朋友圈晒出的Python证书,夕林知道这位文科出身的师兄从编程小白变成了一名熟练掌握Python语言的高手。Python是不是一项人文社科类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呢?Python学习是不是也比想象中容易呢?2021年寒假,中国人民大学统计调查协会举办了一个面向Python小白的“假期Python修行”活动,通过8天的打卡系统学习Python知识。夕林自然而然地扫码入群了。

起初的两节课相对顺利——安装Anaconda、Pycharm(Python中的一款集成开发软件)等相对简易的程序,进行初始的入门学习。即使在这个入门的阶段,夕林也总是向身边学习过Python的理科朋友请教。但当课程进行到中期,题目的难度开始逐渐上升时,她觉得自己不太能理解学习的体系。慢慢地,她就不再点开那个打卡的界面了。

如今回忆起那个寒假失败的打卡活动,夕林觉得是因为自己当时学习Python没有明确的导向,“我好像在学,但又不清楚学出来能做什么,而且一段时间不用就会忘记”。

直到这个学期开始,夕林发现新闻学院开设了一门“编程语言基础”课程,课纲中明确写着“旨在通过Python的学习,掌握数据可视化的技巧和数据新闻的制作”。这句话一下子戳中了夕林的心,她觉得或许这次会有动力学习这项技能。然而这是一门开设在被课程占满的工作日上午和下午之间的“午课”,面对排得密密麻麻的课程表,一门非双选认证跨专业选修课着实是一种负担。夕林觉得没有必要,“生活里还有许多优先级更高的事情”。在她看来,Python还是要学,只是还没到恰当的时期。

纠结

面临纠结与抉择的,不仅仅只有夕林一人。

在3天试听期内,培训老师会要求南山和其他学员在学习Python的同时,额外阅读许多如 “再不学Python就会被时代抛弃” “Python才是未来的风口”的文章,并在课程群里分享阅读感受。3天试听结束,培训老师便开始了对学员的轮番“劝导”:“不学Python可是要被淘汰的!”

事实上,培训营销在这场席卷全国的Python热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市面上常见的Python课程营销模式,以基础介绍为引流,选课成功后,页面会推送几百至数千元不等的进阶课程链接,而免费观看的直播课程也仅仅只涉及一部分基础知识。此类Python课程往往采用嵌套营销的模式,后续学习需不断追加费用,获取完整技能往往需要3000~5000元的费用,以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满满的课程规划,可以接受的价格,那时的南山几乎要被培训老师说服了。但在真正付款之前,一丝犹豫涌上心头。“按照课程规划每天大概要花费一两个小时,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跟着学下去。”南山后来从论坛上得知,这家培训公司的口碑并不好,课程的设计也相对较差。她犹豫再三,最终选择了放弃。

但南山并没有就此打消学习Python的念头。在上大一前一个月内,她零零散散地看了一些Python相关的学习视频。进入大学后,陡然上升的数学课程难度、与周围人的英语口语差距和补充资料极多的专业课程,都让南山分身乏术,她逐渐淡忘了Python。半个学期后,第一次微积分考试的失利,让她陷入低落与自我怀疑中,“突然就想到自己是不是一直都在逃避一些做不好的事情,比如Python?”

进入大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Python都是南山的一块心结,对Python的逃避,曾让她一度陷入自我否定当中。南山一直认为编程是一项必备的实用技能。这似乎是一种多见的现象:在对数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65.9%的人认为当初选择学习Python是看中Python的实用性。

但这种实用性最终会用在他们人生的何处,目前无从得知。

前行

对数据新闻的兴趣,使新闻学院2020级本科生芋头迈出了学习Python的第一步。先前对定量研究的小范围学习,使她了解到Python的广泛应用性。恰逢新闻学院开设了“编程语言基础”的选修课,在学长学姐的推荐和男友的支持下,选课时的她没有丝毫犹豫。理解课程的原理后,她每周的作业基本都能够通过参照PPT与CSDN社区(IT技术交流平台)上的案例照猫画虎地完成。

“起初没觉得难。”这个想法持续了一个月,直到最新的排序作业让芋头挣扎了两个小时后仍束手无策,只得求助于男朋友。对于统计学院学过C语言的男友来说,Python的使用几乎驾轻就熟,他“几乎全程辅助”芋头完成了当周的作业。

“Python对于逻辑和耐心有很高的要求。”芋头坦言。作为新闻学院的选修课,该课程后期会进入社交媒体数据分析、融媒体报道、数据可视化等这些对于新闻学子较为实用的专题。她相信这门课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也对学好这门课程怀有信心与热情。

与芋头的经历相似,一本游戏编程书开启了2020级本科生包子的Python学习之旅。这是他自主购买的第一本Python编程书。大二的专业课要求包子暑假自学掌握一定的Python基础,焦虑随着炎炎夏日缓慢增长。但当真正开学之后,包子惊喜地发现,他可以在专业课的深入学习中逐渐梳理清楚这门语言。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直面Python学习,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实际行动中克服焦虑。

一些有过Python学习经历的人文社科专业学生表示,“快逃”“听不懂没学会”“束手无策”“一团乱麻”,而像芋头和包子一样认为“热爱可以克服焦虑”的人却寥寥无几。

未来

经历了漫长的大学时光,南山终于认识到,“Python只是个工具”,而她有选择不使用的权利。完成大创课题时,面对用Python抓取数据的需要,她坦然求助于擅长编程的队员。她逐渐发现,原本对Python的焦虑很大程度来自对编程语言的无知,以及不确定的未来。而她已能够从容面对未知,从焦虑的漩涡中抽离。

夕林同样搁置了Python学习计划。对于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大小创等科研项目(尤其是定量研究)是学习Python的重要驱动力。但夕林在经历了3年的历练后,发现在处理大多数任务的过程中,Python都并不是唯一的解决途径。诸如“Stata”“八爪鱼”等数据分析软件,同样能起到数据抓取与采集的功能,Python只是一种选择。

芋头则继续钻研着Python。每个周二中午,她都会走向明德新闻楼,为一周一次的Python学习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芋头南山本科生
香糯芋头花样吃
胃有恙者最好常把芋头吃
秋食芋头正当时
南山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