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敬东 杨菲 唐攀 朱琰
小麦种植
农业始终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播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小麦,其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目前世界上1/3的人口是以小麦为主食,小麦在中国占据世界上17%的产量和16%的消费量。作为农业大国,提高小麦种植水平和提升小麦产品质量更是和人们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同时,提升小麦产业种植效率对改善农户收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1996年以来,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开始加快,国家农业农村部门以及各地方农业农村部门也加大了农业方面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力度。覆盖了粮食、油料、棉花、水果、蔬菜、水产品、禽畜产品、林业和烤烟等种植领域,根据估算,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每年给我国新增产值总计达40亿元以上。
作为农业大国的主要农产品,小麦种植标准化的工作发展相对较快,内容主要涉及无公害小麦种植标准化、优质小麦种植标准化和小麦种植标准化基地等方面,并且大部分是按照地区性、区域性的标准,集中在小麦种植的主要省和县。近几年,各地结合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项目,不断增加建立小麦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的数量。小麦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促进了小麦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示范带头作用非常明显。
标准化是实现小麦种植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前提,是加强小麦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小麦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首要条件,是提升经济效益、增加小麦农户收入及实现种植科技化的保障。加速实现小麦种植标准化,是当今时代推进小麦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现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产品消费安全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小麦标准化种植。因产品农药残留及其他有毒物质指标超过国家标准,发生的小麦产品污染甚至中毒事件,会严重侵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小麦种植全过程标准体系的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科技是第一位的。标准是科学技术的实践的总结,同时反过来标准又促进小麦种植水平的提高。科技专利或成果的标准转化,可以提升标准的应用覆盖面。而且,标准使用范围的扩大又会有利于科技创新水平。周而复始实现一个良性的循环。小麦农户遵照标准种植的过程,也是小麦农户种植行为规范化的过程。
加速小麦种植标准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小麦标准化种植是实现农业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推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要求小麦种子品种的选择、种植技术的科技程度、种植管理的效率等从源头到收割全过程的规范。可以说,没有小麦标准化种植,现代农业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
现代农业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标准化,因此,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小麦种植标准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大量超标准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小麦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就无法实现走向市场向商品的转化。
由此可见,小麦种植不论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标准化。这也是由传统小麦种植向现代科技种植转变的一个关键。实现小麦种植与标准体系的融合是现代农村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实现农业农村振兴战略的先决条件。
小麦收割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日趋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希望买到的小麦产品能够符合一定的标准并由质量认证机构认可。小麦种植户也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达到更高的标准并且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要想使小麦产品达到质量要求就必须按照技术标准种植,变农业种植的数量型为质量型、健康型,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对小麦产品质量的需求。
小麦标准化种植体系,是从源头种子的选择开始:包括农药、化肥等投入品选用,以及种植管理技术等每个小麦种植环节纳入标准化体系,通过制定和执行标准,按照小麦标准化种植技术的要求,把小麦种植全过程加以规范化,使小麦种植户种植的产品在不同生长阶段都可以达到标准规定的技术参数,使得小麦种植从单纯的追求产量转变为标准化、高质量的种植方式,提升了高标准、优质小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小麦标准化的产业结构既有利于种植规模的迅速扩大,又有利于争取市场。同时,利用标准实现规范种植又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我国的农产品种植过程中滥用农药、化肥等情形非常普遍,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农产品有毒有害残留超标,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并对小麦农业种植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小麦种植高标准的制、修订是加快农业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促进加速农村的经济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前提。只有制定和实施相关的小麦种植标准,进行标准化种植,规范农民的用药用肥剂量、规范农民的种植管理,才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意识薄弱。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农民的科技程度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市场意识依然薄弱,甚至某些地方政府也缺少对发展高质量高标准小麦品种的重视,这就导致小麦产品依旧以数量为主要种植目的,靠高标准来获取经济效益的观念淡薄,相应部门和农户缺乏通过标准化来规范种植的主动性。
当前我国小麦种植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滞后于小麦产业的发展,标准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而且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目的性不强,缺少统一管理,出现了一些盲目制定标准、忽视标准实施的情形,不能适应小麦种植规模化的高质量发展。而且还有不少种植标准实施年份太久,各项技术参数落后,修订不及时,和市场的需求严重脱节,无法满足当前消费者对小麦产品的需求。同时,我国小麦种植标准化与其他国家状况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小麦标准化体系的不完善,对小麦种植不能起到规范化引领的作用。以至于高质量的小麦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比较少,大多数产品靠进口,结果是国内小麦积压,农民卖不出,而企业又必须大量进口优质小麦,这样就大大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易造成粮食安全问题。
结合小麦标准化种植实际,围绕小麦标准化种植建设示范推广工作重点,通过扩大宣传科技政策、普及科学技术、实时更新内容形式多样化的相关培训活动,提高广大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促进农户和科技有机衔接,引导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步入标准化轨道。同时对小麦主产区标准化管理和技术人员、有关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农民开展小麦全产业链标准化、标准编写、标准宣贯、质量管理等培训服务,提高相关人员的标准化意识和技能。
发挥品牌产品带动作用,创建小麦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重点小麦种植示范区及小麦品牌,探索小麦品牌的评价标准,开展小麦种植的品牌评价和宣传推广,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升小麦标准化种植能力和水平,有效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区域小麦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随着国家对产品追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建立小麦追溯标准体系的必要也日益凸显。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种植提升行动,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为百姓提供高质量、快速的追溯服务,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小麦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通过小麦产品追溯标准体系制定,促进小麦种植户与二三产业交叉渗透、融合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拓展小麦产品发展空间。
小麦种植全部节点实现标准化,目前需要做到:加快完善标准体系,重点制定标准化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实现小麦种植标准的有效实施;提高实施标准的层次。鼓励尤其是种植环节采用国际标准;加快推进小麦产品质量和产地认定,加快产品商标注册。
高标准才能高质量,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加速小麦产业科技化的实现。推进小麦种植标准体系建设,及时将先进的小麦种植技术转化为标准,促进小麦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可以大大提高小麦种植户的种植效率,提升小麦科技化种植水平,使农业科技服务更加便捷,加快小麦种植标准化、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