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逸君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Amartya Sen在其著作《惯于争鸣的印度人》中,提到印度人充满自信的交流习惯——争鸣,通过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生活历练,成为印度文化的固有成分。
硅谷三巨头“苹果、谷歌、微软”中两家CEO为印裔,印度媒体曾宣称“印度向全球出产CEO”。
一个生动案例:总部位于波士顿的某公司Desk Search部门,有项目需中国、印度两组员工,分别进行数据收集和整合工作。
一周时间,中国组员收集了约30条数据,整理成干净利索的Excel表格,并在邮件中回复:“Please see attached(请参阅附件)。”这句回复语意正确,但在英文里其口气较僵硬。
同样一周时间,总部也收到印度组员的邮件,大致意思是:
感谢您的耐心和宝贵指导!
继上封邮件之后,在过去两周里,我们浏览了多个数据源,包括Factiva、彭博社、路透社、分析师报告、行业报告和当地新闻媒体,寻找关于此话题的重要更新,研究了很多有趣的方面……
请查看更新后的附件Excel表,其中包含按照您要求收集的所有信息。此外,在随附的电子表格中,已经包括了每个新闻来源的关键字和链接,突出显示了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期间,其新添加记录的单元格。
请务必让我知道您对共享Excel表的宝贵建议,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
看后甚为感慨啊,根据多年在职场、外企的经验,我感觉:中国员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好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但最终,上级可能会对印度员工的工作印象更深,这名印度年轻员工,向职业经理人成长过程中,在细节方面赢了小小一步。
前一份报告,工作量堆积得较多,但仅有数据,缺乏思考、总结、整合、沟通,而且交流方式很生硬。很多年轻同事,会把海量的但逻辑关系不清的数据,堆到主管面前,以显示自己工作量很大,但却不考虑整件事的概况如何,自己的工作在整件事情中,是哪个部分,上下环节之间应怎样沟通、衔接。
而印度组员的报告,在工作总量方面,没有中国员工做得多,但如其所述:在项目调查方面,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业内相关缘由、外界舆论声音、关键要素提炼等等,都做得更深入。这就使数据收集和整合有利于工作的方向,领导拿到报告,几分钟就能基本掌握其要旨,有助于作出决定。
本人亲身经历:在国企做管理时,PPT越写越长,若少于200页,领导会怀疑我们工作不细致、不深入。其实,领导也不会把那一指多厚的PPT看完。后来到外企,第一次介绍方案,上层听了约十分钟,提出:你的方案能否在20页左右提出明确想法?后来我改变思考与工作方法,用30页左右,把方案介绍尽可能简化,但一定要强化逻辑的紧密、连贯性,提出明确的观点,把逻辑重点和关键词加大、加粗,遂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美国,华人华裔约530万,印裔约460万,而在美国500强大企业的外裔CEO中,印裔数量高居首位,而华裔不到印裔的1/6。硅谷新创企业CEO超过25%为印裔,硅谷三巨头“苹果、谷歌、微软”中两家CEO为印裔,印度媒体曾宣称“印度向全球出产CEO”。
除CEO之外,《哈佛商业评论》研究表明:在世界500强企业中,30%管理者是印裔。在美国的科技行业,亚裔员工占比超过30%,主要技术岗位管理者占比约15%,其中绝大部分是印裔。而华裔员工,主要在基层各类技术岗位,鲜有能晋升到管理层的。
为何印裔成为高管的人数那么多,而华裔高管却屈指可数?
麻省理工下属的斯隆管理学院提交调研报告指出:印裔在职场上的沟通方式,比华裔更直率、更主动、更有魄力和声势,更符合西方文化对“领导者”的认知理念。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Amartya Sen在其著作《惯于争鸣的印度人》中,提到印度人充满自信的交流习惯——争鸣,通过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生活历练,成为印度文化的固有成分。
因此,印裔员工在沟通中能较快掌握领导意图、把握项目进程、提出自己见解,使上级认识到自己的才能,在职场上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而华裔因受传统文化影响,推崇“温良恭俭让”,父母教导孩子“少说话多做事、祸从口出、沉默是金”等“人生哲学”,普遍较为讷言、不习惯辩论、不太提出不同见解、更善于服从……在职场上,普遍不太善于思考事物的整体进程、难以把握上下游环节衔接、对潜在问题不敏感、即便发现潜在危机也不敢指出来、缺乏沟通技巧。
因此,很多青年往往经过长时间艰苦学习,通过艰难考试、严苛筛选淘汰之后,却被“玻璃天花板”封印在基层技术岗位,较难得到晋升。因为对于上级而言,收到一份罗列大量數据、却缺乏结论、难以辅佐管理决策的文件,以及那生硬的沟通感,确实会感到心里很堵,易忽视其能力。
而这些小能力,在一名普通员工逐渐成长为职业经理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聚沙成塔”的效应,与个人“钱途”真是息息相关。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