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王桥农民画之缘

2022-06-23 14:49王太广
时代报告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民画绘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古老的小镇,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宿鸭湖西岸。这个寂寂无闻的汝南县王桥公社因为有了“王桥农民画”而名声大振。曾经与陕西户县农民画一样,在全国鹤立鸡群。我的家乡水屯公社与王桥公社相邻,我是王桥农民画的参与者和经历者,对此印象颇深。

1970年,我们村的冯文炳叔叔为了给儿子冯平心准备婚事,请木匠做了大立柜、高低柜、床等家具。为了使这些家具更加美观,他从王桥公社胜利大队(现改为双庙村)请来了画匠李学普。李学普用颜料在床围上画的是鸳鸯图,在大立柜门上画的是“喜上眉梢”,在高低柜门上画的是山水图。每幅画的色彩都很鲜艳,非常耐看。我出于对绘画艺术的喜爱,只要放了学,就跑去看李学普画画。我越看越佩服,好奇地问他:“你咋会画画呢?跟谁学的呀?”

“俺王桥那地方自古以来就有剪纸、泥塑、彩绘、墙画、庙画的民间传统绘画艺术。明朝时期,王桥有个解由仁(字云轩,号铁笔先生,出生于1641年),他少读私塾,喜爱绘画、碑刻,经常出入于庙宇殿堂,对墙画、庙画很有一套。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以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风俗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民间绘画。他的作品有关公、老灶爷升天、十八层地狱、阎王故事、七仙女和董永、吕洞宾和瓜子桥等内容,传世作品有《桃园三结义》和《八仙图》。到了清代,同乡的解、李、薛三家结亲。解元庆、李鸿运、薛国友跟随解由仁的儿子解东望学习民间绘画,以解家为代表的农民画在当地逐步发展并传承下来。我是跟他们的后代家住双庙大队俺同村的解振乾学的。”李学普不紧不慢地说,“新中国成立后,翻了身的王桥农民以极大的热情开始绘画,表现的大多是歌颂社会主义和反映农村生活的内容,形成了‘村村有壁画,家家画满墙’的风景线。”

1973年春节后,我考上了水屯公社高中。原来的王桥公社高中被砍掉了,考上学的尚世成、刘恩厚、史建设、王秀华、米广芝、龚仙芝、陈秀兰等新生不得不到我们水屯公社高中上学。与我同桌的肖国学是王桥公社别桥大队楚铺街的。他不但喜爱绘画,几个亲戚还都是有名的画匠。他没事时就给我讲:“小时候爱看表叔薛明亮画灶王爷、财神爷、观音娘娘、五子登科之类的年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些画不让画了,他就给村里老年人画像,闲时就画牛、马、驴、鸡、鸭和农作物、生产工具等。他家的墙壁上到处都是画。前年(即1971年),公社开办了农民画培训班,俺表叔和解振乾、李学普被公社挑去当老师。听说还从汝南县文化馆请了一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徐云当指导老师,现在参加培训的学员可多啦!”我一听有李学普,就问:“是不是胜利大队的那个李学普?”肖国学回答:“是的。”我听了之后,整天就想着怎么能参加王桥公社的农民画培训班。我知道自己不是王桥公社的人,想参加肯定有难度。有一次,我给肖国学商量,让他打听一下暑假期间公社办不办农民画培训班,如果办班的话,我能不能当个旁听生。肖国学说:“俺舅熊凤岭是王桥公社党委副书记,我星期天回去,找他问问再说吧。”过了一个星期,肖国学见我后高兴地说:“俺舅说了,暑假有培训班,他同意让你参加。”

火红的七月,骄阳似火。我和肖国学兴奋地去王桥公社。还没进公社机关大院,就被一街两行院墙上的农民画所吸引。进入公社机关大院后,发现每栋平房的山墙上都画有巨幅农民画——《宿鸭湖畔丰收忙》《公社春早》《育新苗》《故事员在田间》《水面庄稼又丰收》等。

我们一幅幅地驻足观看,仔细欣赏。正看得入迷时,一位身材魁梧、满面红光、目光炯炯有神的干部,突然拍了一下肖国学的肩膀,说:“这不是小社(肖国学的乳名)吗?”肖国学笑笑,用手指了一下我,我猜想这肯定是熊凤岭书记。他把我们领到住室里。他坐在外间办公桌旁鹅黄色的塑料藤椅上,我们坐在小木凳上聊了起来。我问他:“您这坡(地方)的农民画咋办恁好呢?”熊书记说:“根据文化大革命的需要,宣传毛泽东思想和农业学大寨运动,我们号召一些有绘画基础的农民忙时拿锄头、闲时握画笔,创作了一些反映政治形势的宣传画。后来又创作了以本地风土人情和常见的动植物为题材的作品。这些农民画立意简单,线条单纯,着笔轻快,质朴纯真,表现了农村的劳动场面和丰收后的景象,很受群众欢迎。事情传开后,相邻的上蔡县黄埠、遂平县石寨铺和你们水屯公社为紧跟政治形势,曾派人到我们王桥公社邀请具有绘画特长的农民前去绘画。这事引起了我们王桥公社党委书记冀世清的高度重视。冀书记是个文人,他热爱民间群众文化,还会拉曲胡。每次开会之前,他拉着曲胡,会唱的人跟着伴唱,我们欣赏,痛快得很。等人到齐了,他把弦子一收,开始开会。他对群众文化工作很重视,每个大队都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培养了故事讲解员、新闻报道员,公社成立了农民画培训学校。冀书记提的口号是:‘干出来、画出来、写出来、说出来、唱出来。’其中的画出来就是农民画。”当说到农民学绘画的积极性为什么这么高时,熊书记笑笑:“说实话,有点文化和绘画基础的人只要参加培训班和从事绘画工作,生产队就记工分,比在地里干活强,你说他咋不想学画画呢……”正在这时,公社机关通讯员胡全生到他房间里送开水,他就让我们跟着去文化站了。

王桥公社文化站共3间房子,四面的墙壁上贴满了学员们的习作。中间放有10张对面摆的三斗桌。一位工作人员给我俩各一套铅笔、毛笔和白纸。经过交谈,得知他叫袁宝华,是胜利大队的社员,王橋公社农民画培训班的第一期学员,学习结束后,公社党委就决定把他留下来任教。他给我们讲:“参加第一期培训班时,天上下着鹅毛大雪,连个授课的地点都没有,更没有专门的创作室,俺7个人挤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夜间,凛冽的寒风顺着墙洞一个劲地往里面吹。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发现被子上都落了一层雪花。然而,就是在这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虽然公社只给大家提供一些纸、笔、墨等绘画用具,生产队每天记几个工分,并没有什么待遇,但参加农民画培训的学员焕发了极大的创作热情。大家趴在各自简陋的木床上、伏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展开薄薄的画纸,拿起小小的画笔,夜以继日地画呀、描呀、绘呀,描出了心中的万丈豪情,绘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

到了第二天上午,王桥农民画学校培训班开班时,汝南师范美术班,驻马店师范美术班,开封师院美术系,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版画系的学生也到教室里旁听。一位中年男子走上讲台说:“我叫解振乾,今天的第一节课本来是徐云老师,他到县里参加会议去了,让我来代讲。”他停顿了一下说:“王桥公社农民画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众多画家的亲切指导下,已举办7期,超过千人了。请大家一定记住,我们都是农民,要画的是农民画,是乡土风俗画,不是西洋画,不是阳春白雪。公社、大队这么重视,生产队记着工分,请大家不要辜负党和贫下中农的期望,要利用自己手中的笔,画我们身边的人、景、物,画社会主义大好形势,画农业学大寨后出现的新气象,画农村浓郁的生活情趣。要通过自己的作品,抒发对党、对毛主席、对祖国的爱,展现社员们幸福美好的生活。”解振乾在讲到如何画农民画时说:“农民画虽然不强调透视法则、三度空间、光度和人物比例,但要画出来好看、耐看。要按照徐云老师制定的教学方案,多写生、练素描,打好基本功。”学员们按老师的要求,对牛、马、农具和农村风景进行写生、素描和速写,先用铅笔在统一发放的图画纸上起线。起稿不好的老师帮助修改,之后是勾线,然后是设色,用毛笔兑水后蘸普通的水粉颜料,等定型了再上色。虽然才一个星期,我就学到了不少知识,结业时交的习作是《农家乐》。

我自从在王桥公社参加了农民画培训班后,感觉美术知识增长了不少,更加喜爱绘画艺术了。我不仅购买了《报头图案集》《美术知识读本》和许多连环画册,还经常到我们水屯高中美术教师刘侠的住室里翻看《人民画报》《河南画报》《美术》等报纸杂志。对好的美术作品仔细观看,认真学习、反复揣摩。在水屯高中上学期间,学校的每期黑板报、墙报上的刊头画大部分是我创作的。1974年,我在《河南日报》一版显要位置曾看到过《高昂的赞歌·火红的画卷》,报道王桥公社农民画发展的长篇通讯;次年,又以《火红画卷更火红》为题报道了王桥农民画经过洪水严峻考验后取得的新成就。这年秋天,水屯公社机关挑选通讯员时,我就是因有绘画特长而被选中的。

1976年春天的一天下午,公社党委秘书赵玺把我叫到办公室里,指着一位个子不高、身材稍胖、浓眉大眼的中年男子说:“这是王桥公社革委会副主任,专抓农民画创作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徐云,他急等着回王桥,班车没有了,你骑自行车把他送过去。”我早就仰慕此人,欣然接受。自行车行驶在黄土路上,坑坑洼洼,把徐云老师颠簸得不轻。他说:“听说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要到王桥公社参观农民画,县里马上就要修从水屯到王桥的柏油路,到那时候路就平坦了。”他又说:“省文化厅明天在王桥公社召开农村文化工作现场会,倪宝成、邓邦振、吴祥安、马国强等省市的好几个知名画家都已经赶到王桥公社了。”我知道,说这话是嫌我骑车的速度慢。他接着从提兜里掏出一本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王桥公社农民画选》,说:“这一本送给你。”

我当然高兴极了,虽然是顶头风,我蹬得更有劲儿了。当讲到王桥公社党委书记赵道梅时,我说:“她是俺高中时的外语老师,听说前年调到团县委当副书记,去年又到王桥当公社书记了。”徐云说:“赵书记年轻、漂亮、人品好、能力强,对农民画工作很支持。”说来也巧,当我们走到了王桥公社大门口时,赵道梅老师正与几个干部站在那里说话。我连忙刹闸,徐云迅速从自行车后衣架上蹦了下来。我慌着喊:“赵老师好!”赵道梅老师半开玩笑地对徐云说:“徐主任回来了,还让俺的学生‘专车’送。”说得徐云脸上顿时红了起来。他回应道:“如果不用‘专车’送,耽误了事,你不怪我吗?”说得在场的人都笑了。赵道梅用手指着旁边站着的几位向我一一介绍道:“这是大画家吴懋祥、阎文俊,这是版画家陈天然,这是雕塑家卢波,这是开封师院(后改为河南大学)美术系的教授屈凤、王威、丁中一……”我向他们一一握手。我说:“我也是美术爱好者,久仰各位老师,欢迎你们抽时间到我们水屯公社指导。”之后,我推起自行车掉头就返回了。

我虽然不在王桥公社工作,但一直关注王桥农民画的发展和变化。当我从报纸上看到王桥农民画家袁宝华创作的《春回大地》《芦荡晨曲》《丰收在望》《牧鸭》、张国安的《多种经营气象新》、姜守典的《斗牛》《渔歌》《雁归》《春潮》《秋韵》、乔新河的《宿鸭湖上打渔船》、姚锡真的《湖畔鸭群》等作品在第一届、第二届全国农民画作品展览中获奖,当我得知大李大队的张国安的《一网捕来千斤鱼》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当我听到王桥公社农民画骨干王锦华当选为全国四届人大代表,当我听到青年农民画骨干关秀云、李长新、王明月、刘恒振等相继考上大学时,真心佩服。

農村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也给王桥农民画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1984年8月,我被调到汝南县委宣传部从事专职新闻报道工作后,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配合河南电视台记者刘长贺、王振友到罗店乡(王桥公社已改为罗店乡)采访王桥农民画。为拍摄农民在室内作画的镜头,我手持碘钨灯两个多小时。农民画作者袁宝华、乔新河、姚锡真等都认真地描绘,热得满头大汗。最后以《宿鸭湖畔农民画》为题,在河南电视台《中州风情》节目中播出。随后,县委宣传部又接到《河南日报》的通知,为庆祝建国35周年,约我到罗店乡围绕王桥农民画写一篇《画乡行》的散文。

1989年夏天,我与《驻马店报》首席记者王忠民专程到罗店乡为农民通讯员培训新闻写作业务,其中讲的大部分内容是如何报道好、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宣传好王桥农民画这一品牌和优势。我们还联合采写了一篇《绽放在宿鸭湖畔的艺术奇葩》,发表在《农民日报》《河南农民报》《河南宣传》等报刊上。

1992年春天,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省文化厅、省群艺馆、省民间美术家协会与汝南县人民政府决定在郑州联合举办“王桥农民画展”。我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学杰,副部长于国平,县政府副县长赵香花,县文化局局长王志明,罗店乡乡长商松林,乡党委宣传委员李同勋一起在河南省博物馆进行认真筹备。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领导和著名画家、书法家出席了展览仪式,共展出作品91幅。1993年,王桥农民画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经省文化厅批准,汝南县创办了全国首家农民画院——河南王桥农民画院,随之成立了王桥农民画协会(时任乡文化站站长袁宝华任院长和主席)。1993年,农民画家李国喜的《牧归》、李珍的《荷塘蛙鸣》荣获1993年“香港之窗”杯中国农民画大奖赛优秀奖。

李学普的《放河灯》在日本展出中荣获国际金奖。王桥农民画先后在美国、挪威、瑞典及香港等7个国家和地区展出。罗店乡选送的200多幅农民画作品赴日本进行艺术交流,创汇20多万日元。1994年,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王桥农民画册》,共入选21幅。这年8月,我担任汝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后,专门到罗店乡调研在新形势下如何發展、壮大、巩固、提升农民画产业的专稿,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信息》(1995年第10期)采用。1995年11月,河南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汝南县召开,与会人员到罗店乡参观了王桥农民画展,罗店乡领导介绍了经验和做法。1996年,罗店乡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这年4月,我任驻马店电视台台长后,就立即派新闻部的记者对王桥农民画进行系列报道。2004年10月,我任市委政研室主任后,首先带领有关人员赴罗店乡进行专题调研,以《从王桥农民画的发展看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为题,先后在《学习与研究》《调查研究》等刊物上发表。2006年,我从媒体上得知汝南县王桥农民画入选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心里特别高兴。

2011年4月,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马正跃到驻马店任市委书记后,非常关心王桥农民画,我作为市委常务副秘书长曾多次向他介绍王桥农民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2012年春季的一天,马正跃书记喊着我和司机周维峰专程到罗店镇文化站私访,时任镇党委书记马红敏和老宣传委员李同勋详细介绍了王桥农民画的发展情况。在王桥农民画展览大厅的前言中,我看到:“罗店镇共有国家级美术家协会会员4人、省级3人、市级32人,中国农民书画集体会员186人、个人会员32人。目前,农民画家队伍逐步发展到1200多人,创作出优秀作品4800余幅。王桥农民画在国家级展览中有39幅作品获奖,在省级展览及发表的作品有750幅……”马正跃对王桥农民画的保护和发展工作非常重视,回到市里就安排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焕之做好此项工作。5月23日,赵焕之迅速带领市文联、市美术家协会有关负责同志深入到汝南县罗店镇对王桥农民画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困难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她强调:“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保护、开发和传承力度,做大做强王桥农民画。”

2012年4月28日,曾经在王桥公社蹲过点,指导过农民画创作的省文联主席、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马国强在家乡驻马店市群艺馆举办“故乡情缘”个人画展期间,我们在一起谈到了王桥农民画。他深有感触地说:“驻马店是我生长的地方,王桥公社是我扎根基层、创作农村题材最多的地方。那时的王桥农民画大都是靠农民纯真的想象、朴实的感情,把他们的所见所闻、亲身实践和熟悉的生活环境以大红大绿的色彩融入画中,真实地描绘了农村生活风貌。近年来的农民画与过去相比有了一些变化,题材更广泛、内容更丰富了,大多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真实地再现了新时期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他们以现在农村常见的雁、鸟、鸡、鸭、鹅、牛、羊、猪、水、鱼、芦苇以及湖光山水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反映了农民的现实生活和切身感受。时代感强、生活气息浓、表现手法新颖、笔触生动、构图饱满、形象夸张、线条精细流畅、色彩鲜艳,所表现的人物无媚态,既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又具有现实与浪漫主义风格。”

后来,我在一个权威性的学术刊物上看到一则对王桥农民画的评价:“王桥农民画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生产生活状况的最具代表性的历史绘画资料,他们从多种美术种类中获取基因,在多种艺术形式的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一枝奇葩,对于研究民俗民风、丰富和完善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史具有重大意义。”

2016年底,我去了一趟罗店镇。说起王桥农民画今后的发展时,镇党委书记李迎彬说:“汝南县委、县政府很重视,为进一步挖掘和传承王桥农民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强县’建设,制订了《汝南县王桥农民画保护开发工作实施方案》,计划在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的扶持下,通过我省知名画家、非遗项目传承人及广大绘画爱好者的共同努力,达到下列目标:一是解决农民绘画资金及绘画收入问题;二是提高农民绘画技巧水平,塑造特色人物,形成良好的文化产业链,开拓农民画产业市场;三是扶持非遗传承人(市级非遗传承人陈鑫清、赵栋梁等)发挥带头人作用,加强对专业人才和民间文化人才的教育培养;四是力争三至五年,破解‘后继乏人’的窘境,打造坚实的文化品牌,建立一支素质高、技术硬的文化保护和传承队伍,支持民间艺人创新题材,掌握知识产权,开拓市场,引进竞争机制,使王桥农民画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我听了之后,很欣慰。

作者简介:

王太广,男, 汉族。1957年生,河南汝南人。中共党员,主任编辑,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历任汝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驻马店电视台台长、正阳县委副书记、驻马店市委常务副秘书长。现任驻马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淮学院特聘专家。主要著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锦绣天中》、12集电视连续剧《颜真卿》、散文集《回望乡村》等。

责任编辑/董海燕

猜你喜欢
农民画绘画
博里农民画——老淮安的文化艺术名片
金山农民画矢量图库的建设与应用
农民画火遍世界
青州农民画绘出新生活
金山农民画
全国首家农民画美术学院揭牌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